2022-2023 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完成时间:60 分钟)
一、静心思考,认真填写。(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阅读以下短文,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三年 1 班的王希同学身高 136(
),体重 28(
)。他喜欢运动,50 米跑他
用时 9(
),1(
)可以跳绳 132 下,每天放学后,他会绕着小区里长约 1
(
(
)的健康步道跑一圈;他还喜欢阅读,最喜欢的数学绘本《奇遇记》 厚 5
),一星期他的阅读时间累计大约为 4(
)。
【答案】 ①. 厘米##cm
②. 千克##kg
③. 秒##s
④. 分##min
⑤. 千米
##km
⑥. 厘米##cm
⑦. 小时##h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王
希同学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王希同学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 50 米跑的用
时用“秒”作单位,计量跳绳 132 下的用时用“分”作单位,计量绕着健康步道跑一圈的路
程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奇遇记》 厚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星期他的阅读时间
用“小时”作单位。
【详解】三年 1 班的王希同学身高 136 厘米,体重 28 千克。他喜欢运动,50 米跑他用时 9
秒,1 分可以跳绳 132 下,每天放学后,他会绕着小区里长约 1 千米的健康步道跑一圈;他
还喜欢阅读,最喜欢的数学绘本《奇遇记》 厚 5 厘米,一星期他的阅读时间累计大约为 4
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2. 周六,明明上网查阅有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资料,他中午 12:40 上网,下午 1:
15 查完资料,他上网查资料一共花了(
)分钟。
【答案】35
【解析】
【分析】先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 24 时计时法,然后用明明查完资料的时刻减开始上网时刻,
就是他上网查资料用的时间。
【详解】中午 12:40 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12:40
1 时 15 分+12 时=13 时 15 分
下午 1:15 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13:15
13 时 15 分-12 时 40 分=35(分钟)
他上网查资料一共花了 35 分钟。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时间的计算,以及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结束时
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3. 新星小学三年级同学要举行艺术节表彰大会,学校多功能厅里有 700 个座位,男生 327
人,女生 336 人,这些座位(
)坐。(填“够”或“不够”)
【答案】够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加起来,然后与 700 进行比较,大于 700,座位
就不够,小于 700,座位就够。
【详解】327+336=663(人)
663<700
这些座位够坐。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4. 萍萍有 5 颗黄珠子,36 颗红珠子。要使红珠子的数量是黄珠子的 6 倍,可以增加
(
)颗黄珠子或减少(
)颗红珠子。
【答案】
①. 1
②. 6
【解析】
【分析】用红珠子的数量除以 6,即可计算出需要黄珠子的数量,然后用需要黄珠子的数量
减实际已经有黄珠子的数量即可。
用黄珠子的数量乘 6,即可计算出需要红珠子的数量,然后用有红珠子的数量减需要红珠子
的数量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36÷6=6(颗)
6-5=1(颗)
5×6=30(颗)
36-30=6(颗)
要使红珠子的数量是黄珠子的 6 倍,可以增加 1 颗黄珠子或减少 6 颗红珠子。
【点睛】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猴园的有 28 人,参观大象馆的有 26 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
16 人。请根据题意填写完整下面的集合图。本次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
【答案】12;16;10
38
【解析】
【分析】用参观猴园的人数减去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求出只参观猴园的人数。用参观大象
园的人数减去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求出只参观大象园的人数。用参观猴园的人数加上参观
大象馆的人数,再减去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求出本次去动物园的人数。
【详解】28-16=12(人)
26-16=10(人)
28+26-16=38(人)
本次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38 人。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各部分的总和减去重叠部分,求出实际总量。
二、反复比较,精挑细选。(每题 2 分,共 20 分)
6.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
)。
A. 1 小格
B. 1 大格
C. 6 大格
D. 12 大
格
【答案】B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 12 大格,60 小格,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钟,走 1 大格是 5 分钟,走 1 圈
是 60 分钟,即 1 小时;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走 1 圈是 12 小时;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分针走一圈是 60 分,即 1 小时,这时时针走 1 大格。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钟表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
格。
7.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接近 700 的是(
)。
A. 462+308
B. 498+105
C. 816-197
D. 403+
302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看哪个得数最接近 700。
【详解】A.462+308=770
B.498+105=603
C.816-197=619
D.403+302=705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 乐乐用竖式计算一道题(如图),竖式中的“1”表示(
)。
B. 1 个十
C. 1 个百
D. 1 个千
A. 1 个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两个加数十位上的 60 加上 70 得 130,所以结果要向百位进 1,所以竖式中的“1”
表示 1 个百;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竖式中的“1”表示 1 个百。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笔算,明确笔算加法各步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一辆货车到仓库拉货,这辆货车载重质量可能是(
)。
B. 5 吨
C. 6 吨
D. 8 吨
A. 4 吨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每台机器的重量乘已经装的台数,即可计算出这些机器的总重量,
1 吨=1000 千克,依此计算并选择即可。
【详解】800×6=4800(千克)
4800 千克=4 吨 800 千克
800×7=5600(千克)
5600 千克=5 吨 600 千克
4 吨 800 千克<5 吨<5 吨 600 千克,因此这辆货车载重质量可能是 5 吨。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整百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换
算。
10. 数学课上,小西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他先算 40×6=240,再算 3×6=18,最后算
240+18=258。他计算的乘法算式是(
)。
B. 34×6
C. 46×3
D. 36×4
A. 43×6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两位数的十位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个位与一位数相
乘,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40×6=240,说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 4;
3×6=18,说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 3;
由此可知,小西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他先算 40×6=240,再算 3×6=18,最后算 240
+18=258。他计算的乘法算式是 43×6。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要使●是○的 2 倍,需要再画(
)个●。
B. 4
C. 6
D. 10
11.
A. 2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依此计算出需要●的个数,然后用需要●
的个数减已经有●的个数即可,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有 6 个,●有 8 个
6×2=12(个)
12-8=4(个)
由此可知,要使●是○的 2 倍,需要再画 4 个●。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弟弟把一根铁丝绳折弯,下面的“●”表示连接拐点,第(
)根铁丝能围成长方形。
B.
D.
A.
C.
【答案】B
【解析】
【分析】若把一根铁丝折弯要能围成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与宽是间隔排列着的,即相邻
的两条线段长度不相等,间隔的两条线段长度是相等的。
【详解】A.相邻两条线段相等,不能围成长方形;
B.相邻两条线段长度不相等,间隔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能围成长方形;
C.从左往右第 1、3 条线段长度相等,而第 2、4 条线段长度不相等,不能围成长方形;
D.第 2、3 条线段长度相等,不能围成长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 4 个角都是直角,根据长方形边的特点直接判断。
13. 人体骨骼的承受力很大,是橡木承受力的 5 倍,下面图中可以表示骨骼和橡木承受力的
倍数关系的是(
)。
A. 橡木:OOOO,骨骼:O B. 橡木:O,骨影:OOOOO C. 橡木:O,骨骼:OOOOOO D. 橡
木:OOOOOO,骨骼:O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骨骼的承受力很大,是橡木承受力的 5 倍,把橡木看成 1 份,骨骼就是 5 份,
由此求解。
【详解】A.橡木是 4 个 O,骨骼是 1 个 O,不能表示人体骨骼的承受力是橡木承受力的 5
倍,不符合题意;
B.橡木是 1 个 O,骨骼是 5 个 O,表示人体骨骼的承受力是橡木承受力的 5 倍,符合题意;
C.橡木是 1 个 O,骨骼是 6 个 O,表示人体骨骼的承受力是橡木承受力的 6 倍,不符合题意;
D.橡木是 6 个 O,骨骼是 1 个 O,不能表示人体骨骼的承受力是橡木承受力的 5 倍,不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4. 一辆小货车每次能运 2 吨苹果,一辆大货车每次能运 3 吨苹果,一共要运 13 吨苹果,
下面方案(
)能刚好一次运完。
A. 安排 2 辆大货车和 4 辆小货车
B. 安排 3 辆大货车和 3 辆小货车
C. 安排 3 辆大货车和 2 辆小货车
D. 安排 4 辆大货车和 1 辆小货车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辆大货车每次能运的吨数×大货车的辆数+一辆小货车每次能运
的吨数×小货车的辆数=大货车和小货车一次可运的吨数,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A.3×2+2×4=6+8=14(吨),14 吨>13 吨。
B.3×3+2×3=9+6=15(吨),15 吨>13 吨。
C.3×3+2×2=9+4=13(吨),13 吨=13 吨。
D.3×4+2×1=12+2=14(吨),14 吨>13 吨。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先计算出每种方案一次可运的总吨数。
15. 甲、乙两人同时做模型,甲用
1
5
小时完成,乙用了
1
6
小时完成,(
)做得快。
B. 乙
C. 两人一样快
D. 无法确
A. 甲
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要求谁做的快,只需要比较甲和乙所用的时间大小即可。用时短的那个人做得快。
1
5
【详解】
1
6
故答案为:B。
>
,则乙用的时间短,乙做得快。
【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三、精打细算,耐心检查。(共 31 分)
16. 直接写出得数。
83+17=
840-440=
150×6=
599-203=
12×7=
103×2=
0×199=
903×9=
【答案】100;400;900;396;
84;206;0;8127
【解析】
17. 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52+459=
580-276=
268×6=
☆1000-372=
【答案】711;304;1608;628
【解析】
【分析】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同一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
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在这一位上加 10 再减。
验算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进行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