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看清算式 细心计算(30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5 80
51 3
68 19
2
3
5
5
【答案】400;21;4200;50
84 4
0 99
4 18
5
7
9
9
600 7
92 78
180 2
8 6 6
300 6
1300 700
360 540
30 70 2
17;0;170;600
49;72;360;900
1;
2
9
;54;65
【解析】
2. 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436 3
590 3
【答案】1308;2296;115……1;
7 328
680 4
*806 7
* 215 4
1770;170;53……3
【解析】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
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的得数加起来。整数末尾
有 0 的乘法,可以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
的末尾添写几个 0。
整数除法计算方法: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多看一位,直到够除为止;除到哪一
位商就写到哪一位,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验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
解答。
【详解】 436 3 1308
4
3
6
3
1 3 0 8
*806 7 115……1
7 328
3
2
2296
8
7
2 2 9 6
590 3 1770
7
1 1 5
8 0 6
7
1 0
7
3 6
3 5
1
680 4 170
1 7 0
6 8 0
4
2 8
2 8
0
4
验算:
+
5
7
5
1
1
8
1
0
8 0 6
5
0
9
3
1 7 7 0
* 215 4 53……3
5 3
2 1 5
2 0
4
5
3
4
2 1 2
3
2 1 5
验算:
+
1 5
1 2
3
二、认真读题 用心推敲(35 分)
1.填空题。(29 分)
3. 38 的 4 倍是(
);369 里面最多有(
)个 6;比 99 的 2 倍少 40 的数是
(
)。
【答案】
①. 152
②. 61
③. 158
【解析】
【分析】要求 38的4 倍,用 38 乘 4 即可;求 369 中有几个 6,用 369 除以 6 即可;99 的 2
倍即 99 乘 2,再用所得积减 40 即可解答。
【详解】38×4=152,38 的 4 倍是 152;
369÷6=61……3,369 里面最多有 61 个 6;
99×2-40
=198-40
=158
比 99 的 2 倍少 40 的数是 158。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此题重点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除法,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4. 420 2 的积是(
是(
)百多。
)位数; 250 8 积末尾有(
【答案】
①. 三
②. 3
③. 三
【解析】
)个 0;975 3 的结果
【分析】要想知道 420×2 的积是几位数,先算出积;先求出 250 与 8 的积即可知道积的末
尾有几个 0;975 的首位数字是 9,除数是 3,首位数字 9 正好被 3 整除,所以商是三百多。
【详解】420×2=840, 420 2 的积是三位数;
250×8=2000,积的末尾有 3 个 0;
975÷3=325,975 3 的结果是三百多。
【点睛】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末尾的 0 不仅与乘数末尾 0 的个数有关,也与相乘后增加 0
的个数有关。
5. 5 个
1
8
是(
),再添上(
)个
1
8
就是 1。
5
8
②. 3
【答案】
①.
【解析】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 8 份,每份是
上 3 个即可。
1
8
【详解】5 个
是
5
8
;再添上 3 个
1
8
就是 1。
1
8
,5 个
1
8
即是
5
8
;“1”里面有 8 个
1
8
,再添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
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 2□6×4 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能填_____;456÷□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小能填_____。
【答案】
①. 4
②. 5
【解析】
【详解】(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6×4,用 4 乘 2□6
的个位数是 4×6=24,向十位进 2,十位数如果是 0、1、2、3、4,积都是三位数,十位数
如果是 5,4×5=20,向百位进 2,4 再与百位数字 2 乘是 8,再加上进的 2 就满十,这样积
就是四位数。因此,2□6×4 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能填 4。
(2)要想使 456÷□的商是两位数,说明除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且大于百位
数字,其中最小填 5。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4 克(
)2980 千克
480 6 (
)12 7
824 4 (
3
4
(
)260
)
3
8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第 1 题,1 千克=1000 克,先把右边的单位化为克,再比较;第 2 题,先算出左边
式子的得数,再比较;第 3 题,分别算出左右两边式子的得数,再比较;第 4 题,两个分数
分子相同,比较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详解】2980 千克=2980000 克,4 克<2980 千克;
824÷4=206,824 4 <260;
480÷6=80,12×7=84,824 4 <12×7;
4<8,
3
4
>
3
8
。
【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8.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体重为 50(
),那么他这一天需
要摄入的蛋白质约为 400(
)。
【答案】
①. 千克
②. 克
【解析】
【分析】体重对应的数据是 50,所以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摄入的蛋白质应以克作单位
合适。
【详解】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体重为 50 千克,那么他这一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约为 400 克。
【点睛】较大的质量单位用千克,较小的质量单位用克,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克与千克大小
的理解。
9. 一枚 5 角硬币约重 4 克,500 枚 5 角硬币大约重(
)千克。
【答案】2
【解析】
【分析】用 500 乘 4 求出 500 枚 5 角硬币的重量,1 千克=1000 克,再把克换算成千克作单
位即可。
【详解】500×4=2000(克)
2000 克=2 千克
则 500 枚 5 角硬币大约重 2 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组装一辆玩具汽车需要 4 个轮子,54 个轮子最多能组装(
)辆玩具汽车,再
添上(
)个轮子又可以组装 1 辆车。
【答案】
①. 13
②. 2
【解析】
【分析】4 个轮子可以组装一辆车,求 54 个轮子最多可以组装多少辆车,就是求 54 里面有
几个 4,用除法。用 4 减去余数,就可以求出再添几个轮子又可以组装一辆车。
【详解】54÷4=13(辆)……2(个)
4-2=2(个)
54 个轮子最多能组装 13 辆玩具汽车,再添上 2 个轮子又可以组装 1 辆车。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11. 一个长方形正好可以剪成 3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如果剪成正方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
那么原来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
米。
【答案】
①. 12
②. 4
③. 32
【解析】
【分析】16 除以 4 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这个边长也是原长方形的宽,因为把一个长方形
剪成 3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所以正方形边长的 3 倍即为原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周长
公式求出周长即可。
【详解】16÷4=4(厘米)
4×3=12(厘米),原长方形的长是 12 厘米,宽是 4 厘米。
(12+4)×2
=16×2
=32(厘米),周长是 32 厘米。
【点睛】正方形边长=周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原
来长方形的长与小正方形边长的关系。
12. 马路边有一排路灯,每两个路灯之间相距 8 米,小明从第 1 个路灯走到第 21 个路灯,
一共走了(
)米。
【答案】160
【解析】
【详解】略
13. 王老师带 60 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能住 5 人,至少需要搭(
)顶帐篷。
【答案】13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教师和学生的总人数,再用除法即可解答需要的帐篷数量。
【详解】(60+1)÷5
=61÷5
=12(顶)……1(人)
12+1=13(顶),所以最少需要 13 顶。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
14. 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
;如果连续对折三次,得到的
。
图形是整张纸的
1
2
;
1
8
【答案】
【解析】
【分析】把一张纸对折一次,将纸平均分成 2 份,1 份就占其中的
1
2
;若连续对折 3 次,就
会将纸平均分成 8 份,那么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
1
8
。
【详解】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
1
2
;如果连续对折三次,得到的图
形是整张纸的
1
8
。
【点睛】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解答此题关键是知道,
对折一次,平均分成 2 份,对折两次,平均分成 4 份,对折三次,平均分成 8 份。
15. 用 6 个边长是 2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
)
厘米,也可能是(
)厘米。
【答案】
①. 28
②. 20
【解析】
【分析】第一种情况:将六个正方形排成一行,此时的长方形的长为:12 厘米,宽为 2 厘
米;第二种情况:排成两行,每行 3 个,此时的长方形的长为 6 厘米,宽为 4 厘米;再根据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长+宽)×2,即可求出两种情况的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一种情况的长方形的周长:(12+2)×2=28(厘米)
第二种情况时的长方形的周长:(6+4)×2=20(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切拼,关键是要掌握所能拼长方形的情况有几种,每种情况
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16. 像下面这样摆六边形,摆 1 个用 6 根小棒,摆 2 个用 11 根小棒……摆 15 个需用
(
)根小棒。
【答案】76
【解析】
【分析】摆 1 个用 5×1+1=6 根,摆 2 个用 5×2+1=11 根,摆 3 个用 5×3+1=16 根……
摆 15 个用 5×15+1 根。
【详解】5×15+1
=75+1
=76(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选择题。(6 分)
17. 下面算式中,跟 432÷6 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 432÷2÷3
B. 432÷3÷2
C. 432÷2÷4
D. 216÷3
【答案】C
【解析】
【详解】432÷6=72
A、432÷2÷3
=216÷3
=72
B、432÷3÷2
=144÷2
=72
C、432÷2÷4
=216÷4
=54
D、216÷3=72
由以上可得与 432÷6 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432÷2÷4。
故答案为:C
18. 估算下列乘法算式的结果,大约是 3200 的是(
)
B. 379×9
C. 5×724
D. 8×497
A. 416×8
【答案】A
【解析】
【详解】A、416×8≈3200
B、379×9≈3600
C、5×724≈3500
D、8×497≈4000
所以大约是 3200 的是 416×8
故答案为:A
19. 下面图形都是用四个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中周长最短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A.图形是长 1×4=4(厘米)、宽 1 厘米的长方形;
B.图形是边长是 2×1=2(厘米)的正方形;
C.图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平移,转化为长 1×3=3(厘米)、宽 2×1=2(厘米)的长方形;
D.图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平移,转化为长 1×3=3(厘米)、宽 2×1=2(厘米)的长方形;
【详解】A 的周长是:(4+1)×2=10(厘米);
B 的周长是:2×4=8(厘米);
C 和 D 的周长是:(3+2)×2=10(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0. 三位同学看同一本故事书,小英看了这本书的
1
5
,小芳看了这本书的
2
3
,小娟看了这
本书的
1
3
A. 小英
定
。看的最快的同学是(
)。
B. 小娟
C. 小芳
D. 无法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把 3 个分数进行比较,哪个大,谁就看的多,即看的快;据此解答。
【详解】
2
3
>
1
3
>
1
5
故答案 为:C
,所以小芳看得最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下面运动属于平移的有(
)个。
①拉开抽屉;②国旗升降;③电梯上下;④火车笔直前行;⑤打开水龙头。
B. 2
C. 3
D. 4
A. 1
【答案】D
【解析】
【分析】平移、旋转的相同点: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改变位置;不同点:平移不改变
图形的方向,而旋转改变图形的方向。注意,火车前行、升国旗都属于平移现象,不要考虑
不有轮子转动,国旗飘扬会变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