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西藏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C 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共 7 题;共 20 分)
1.(3 分)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例:妖——沃(肥沃)
效——________
逞——________
狞——________
扯——________
2.(2 分)下列下划的粗的词语,在句子中感情色彩有变化的一项是()。
A.军令如山,来不得半点含糊。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D.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2 分)(2019 五上·京山期中)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平衡唯独理直气状无价之宝
B.讯期赤道完壁归赵太平盛世
C.暴发销毁民不聊生得意望形
D.俯冲妨碍国泰民安路不拾遗
4.(2 分)读一读,选择一个不是同类的词语。
长江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河流________
5.(2 分)词语综合运用。
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1)这句话中的一对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2)“出乎意料”的意思是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意”在词语中的
意思是________,含有“意”字的成语有:________。
6.(5 分)默写古诗,把字写工整美观。
登鹳雀楼
7.(4.0 分)认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汽车自诞生伊始,就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
质。但传统燃油汽车在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种种问题:制造汽车时需要 A
(消费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除了使用钢铁外,现代的汽车还需要使用能耗很高的铝材和难
以回收的塑料;汽车行驶时需要大量石油产品来驱动内燃机;在各类事故中,汽车引起的交通
事故导致人类死伤数最多;大量的汽车造成交通拥挤;同时,由汽车带来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排
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在汽车行业变革汹涌来袭之时,汽车制造大国相继
出台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材料二: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
汽车。纯电动汽车。它技术简单成熟,充完电就可以行驶。其保养费用低,行驶时没有排放。
缺点是充电桩少,充电不便。混合动力汽车。它续航里程长,还可以随时加油,且油耗低。但
两套系统也使其价格和维护保养费用偏高。燃料电池汽车。它一般以氢气为燃料,其运行过程
中的排出物是水,且可通过加注燃料来保证续航。但目前氢燃料存储和运输成本过高,限制了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1)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A 处应填________。
(2)材料一提到的传统燃油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问题中,你对哪点感触最深?说说你的感触。
(3)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有哪三种?
(4)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有哪
些优势。
二、阅读赏析与背诵(55 分)(共 6 题;共 55 分)
8.(4 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①少府:官名。②蜀州:现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③城阙(què):皇宫门前的望楼,
往往被用来
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④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⑤三秦:这里
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⑥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⑦宦(huàn)游:出外
做官。
(1)小小释义员。
①之:________
②若:________
③沾:________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
⑤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________
(2)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含义是________。
(3)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
9.(8.0 分)(2018·珠海)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
(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à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
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
其上有蝉,蝉高居悲呜,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
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
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
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
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衣
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
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
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
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
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1)对照译文,我能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谏:________
②三旦:________
③善哉:________
(2)年轻人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
A.习惯早晨锻炼。
B.用弹弓打黄雀。
C.观察螳螂捕蝉。
D.引起吴王注意。
(3)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填写下面的关系图。
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 分)课外阅读。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 年 10 月 12 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
山沟里。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我们准备在黄昏
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
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
发现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
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
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
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
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
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
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竞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
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
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
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
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
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
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
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
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
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
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
分钟。
参加这次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都记住了 1952 年 10 月 12 日这个日子。
(1)选择划线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居高临下________①住;②住所;③处于;④安着,怀着。
纹丝不动________①蚕丝;②细线;③细微,极小;④情感。
漫山遍野________①水过满,出来了;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得以下几件事中哪些是详写的,请写出来 1。
①那一天,天还没亮,我军埋伏起来准备拔掉敌人的“391”高地。
②到了中午,敌人突然开炮,邱步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③黄昏时候,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鼓舞下,夺取战斗的胜利。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句子,把你的体会写出来。
①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________
②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________
③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________
11.(14.0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
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永生不
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
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
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
每 24 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
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 1 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 50 次左右,
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
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
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
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
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
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 100 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
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
(2)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3)选文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
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①自然段中所举事例的内容。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
(5)第③自然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这个实验的
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个实验的价值?
12.(16.0 分)(2020 三下·涟源期末)课外阅读。
我变成了一朵云
晚上,我躺到床上便进入了梦乡。
突然,我觉得身体变轻了,渐渐地升到了天空。哇!我变成了一朵云!我在天上飞呀飞,
飞到了火星上。我看了看,火星上根本就没有生命,到处是沙漠。我摇了摇身子,雨水就“哗
啦啦”地下起来。不过我相信,几百年以后,这里肯定会出现生命。
我又飞回地球上,来到缺水的山区,看到那里的庄稼长得不好,土地硬邦邦的,人们一个
个瘦得像火柴棒。于是,我又抖了抖身子,雨水“啪啪”地下起来,地上的草木贪婪地吸吮着,
我高兴极了!可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小。这时,我忽然接到雨姐姐的通知“非洲森林突发大火,
请马上去救火!”
我和众多的小白云一起来到森林,眼前一幅悲惨的景象:一片火海,动物们四处逃生。我们
连忙摇晃身体,下了一场倾盆大雨,终于把火熄灭了。地上的花草又重新仰起头来,仿佛在说:
“谢谢你们!”
我的身体渐渐变轻了,渐渐没有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________赶忙________处处________
(2)请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