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四个大题,20 个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
案
)(2 分)
)(2 分)
人情事故
海枯石烂
垂珠联珑
消声匿迹
周而复始
戛然而止
夜深星阑
流水潺潺
眼眶./框.架
闭塞./阻塞.
两栖./牺.牲
欺侮./晦.暗
狩.猎/守.株待兔
连翘./翘.首以盼
幽悄./悄.怆幽邃
记载./风雪载.途
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糜.子/糜.烂
B.羁绊./脑畔.
C.蓦.然/思慕.
D.缄.默/盐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帷幕
B.严竣
C.枯燥
D.喧嚷
3.古诗文默写。(8 分)
(1)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悠悠我心。(《子衿》)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诗歌有大美而意无穷。“,”,那是《关雎》中青年男子因相思而辗转难眠的朦胧
美;“,”,那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将要相隔千里仍乐观豁达的豪放美。
4.名著阅读(4 分)
环颈雉
马前卒
瞄准镜
暖融融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 1920 至 1954 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
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
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
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以上材料出自《》,片段中的“我”是指。(2 分)
(2)阅读了这部书后,你能看出书中的父子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2 分)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4 分)
书法教育现代性转换的重心,是如何处理好“技”与“道”的问题。“技”指技法,包括书写者对材料、
工具、笔墨、书法等技术层面的掌握;“道”指书写者从技法上升至精神层面,拓展至艺术、文化乃至人生、
社会、自然、宇宙的一系列思考与体悟。中国古人从不将书法视为单纯的技能,而是赋予更高的精神意旨。
书画于文人而言,并不仅仅是作为修身悟道的媒介,而且是遣兴玩乐的雅兴。清末学者魏源说:“技可进乎
道,艺可通乎神。”因此,书法教育应加强对“道”的关注,①,也就是说书法教育重“道”,但必须建立
在“技”的基础上。
(1)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
(2)在第①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贯,逻辑严密。(2 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8 分)
材料一: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人们常用“碳”一词代表温室气体。多数科学家
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如果按当前的碳排放速度,20 年内地球气温就
将上升 2℃,达到地球生态警戒线。
材料二:
(1)材料二是我国“全国低碳日”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顺,不超过 60 字。(4 分)
(2)自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以来,“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悄然走近我们身边。为宣
传“低碳生活”理念,我校的校园广播站拟制作一期访谈节目,你作为被访嘉宾,收集整理了以上材料,
准备谈谈碳排放给世界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请写出你的发言内容。(不少于 80 字)(4 分)
二、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7~10 题。(共 15 分)
麦浪滚滚
①小满过后,我回到故乡,想再看看麦浪翻滚的样子。
②车在蔚蓝的天空下行驶,夏初的葳蕤袒露在阔野上,故乡大地一派生机。看呵,绿树含烟,鸥鸟翩
翩;丰草争茂,流水潺潺;田畴如毯,麦浪绵绵。目力所及,皆是一幅线条明快、色彩斑斓的田园图画!
③自从参军入伍,近三十年了,我离故乡与庄稼已渐行渐远。眼前这片一望无边的滚滚麦浪,于我既
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哺育我成长,须臾不可分离;陌生,是因为在拥有它的日子里,几乎从来没
有仔仔细细地端详过它的模样。
④往田垄深处走去,小麦的清香和着土地的芬芳沁人心脾。极目远眺,一块块麦田密如绒毡,棋盘般
整齐,像是心灵手巧的裁缝修剪过一样。微风吹过,麦叶沙沙作响,麦浪起起伏伏,绸缎般绵延向远方。
身前身后,一株株青绿色的麦秆,叶片修长挺拔;一粒粒鼓胀饱满的麦粒,密密匝匝,结成小穗。每穗有
多少颗麦粒就有多少根麦芒,像战士紧握的钢枪。而此时最容易让人遗忘的是那些不起眼的麦花。和其他
植物姹紫嫣红的花不同,麦花极简约、极朴素,它们摒弃了花瓣,没有明艳的色彩,只是袒露着雄蕊和雌
蕊,半悬半挂在麦穗上,翘首期盼“风媒”的撮合,将“良缘”化为金黄的丰收。
⑤割小麦是庄稼人一年中的重活,但晒麦子并不比割麦子轻松。记得小时候,打完麦子扬完场,把新
麦子运回家,父亲又带着哥哥、姐姐急急忙忙回到地里抢墒犁耙,安插好秋作物,才匆匆返回城里的建筑
工地。剩下的重担就全落在母亲身上。
⑥新麦子打下来,要经过连续几天的暴晒才能不生虫不发霉,每年三伏天还要倒缸返晒。以前我家院
子地面是土的,庭扫后,等太阳把地面晒得灼烫,母亲就把旧草席、旧被单铺在地上。她踩着凳子趴在缸
沿上,一瓢一瓢把麦子挖出来,倒在地上均匀摊开,再光着脚板,双脚交替向前挪动,把麦子犁成麦垄,
半个钟头的工夫就重复翻拢一遍。烈日下,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双脚奇痒。后来我家院子铺了水泥地面,
再晒麦子就方便多了。那时,每到暑假我都要帮母亲晒麦子。太阳直刺得头皮发烫发木,我不情愿地爬到
麦缸里,这边一瓢一瓢地挖,母亲就一簸箕一簸箕地接。缸挖空了,母亲给我擦擦身上的汗,炒个鸡蛋,
哄着我吃了后到炕上歇着,她又转身去忙。我一觉醒来,已过晌午,窗外烈日当空,只见母亲正在太阳底
下端着簸箕娴熟有节奏地颠簸着麦子,稗子、麦糠、秸秆等随之被筛出,留下的是金灿灿的麦粒。母亲满
脸通红,汗如雨下……年复一年,母亲白暂的脸庞上渐渐有红褐色的晒斑皲裂,一头乌黑的秀发变得苍白,
硬朗挺直的腰板越来越弯曲了……而今天,院子里只剩下那几口空空的麦子缸还孤寂地蹲在那里,炽热的
阳光也只能在香椿树和鸟儿身上跳跃了。
⑦新麦子入仓后,一部分置换成家庭开支以及我们的新衣服、书本费,剩下的就成了口粮,这时满屋
子开始飘荡甜丝丝的麦香。母亲心灵手巧,善于调剂生活,她用刚磨出来的麦子面制作面老虎、面燕子、
面钱龙、面鱼、面荷叶等,一则庆祝丰收,一则解我们的馋。那时发面不像现在用酵母,而是用自制的“老
面引子”。母亲制作的各色面食花样,光滑、白皙、香甜、暄软,奥秘除了揉面有技巧,其他全在“老面引
子”的发制、存贮。村子里谁家儿女嫁娶、给老人祝寿、小孩过满月等,总是要找母亲帮忙,她制作的大
饽户户传看,赞不绝口。母亲总是说:“不就是抚弄个面团嘛,只要邻居乡亲不嫌弃就行!”这对母亲来说,
大概是一种朴素的生活艺术吧!参军以后,我在天南海北的很多城市里吃过很多有特色的面食,面粉更精,
造型更美,但怎么吃都找不到记忆里的感觉。
⑧布谷—布谷—在一阵清脆的布谷声中,我缓过神来,哦,望着眼前这片哺育我长大的土地,我恍然
想到,这布谷鸟啼落的可是满地跳跃闪烁的碎金子!麦浪滚浪,故土情深。有泥土般厚重的自信,有麦穗
一样饱满的情怀,脚踏实地向前走,我们生命的原野会愈发蓬勃粲然!
7.通读全文,仿照示例,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3 分)
回到故乡,赏田园图画。
①
②
③
布谷声中,思故土情深。
8.文章第④段是如何对麦浪景色进行描写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 分)
9.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
10.联系全文,说说题目“麦浪滚滚”的作用。(4 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1~13 题。(共 12 分)
3D 打印发展前景广阔
①为解决疫情防控中应急物资短缺的难题,美国、意大利等国纷纷利用 3D 打印机生产呼吸机配件、个
人防护面罩,甚至还创建了在线论坛,用于政府、医院、非政府组织发布需求,以及业内人士分享经验等。
3D 打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反映出这项技术普及度的提高和应用领域的扩展。
②3D 打印,也称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物的新兴制造技术,近年
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力度支持 3D 打印技术,全球 3D 打印产业高速发展。小到儿童玩具、工艺品,
大到飞机、火箭中使用的高度复杂零部件,3D 打印机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2019 年,全球 3D 打印产业
规模达 120 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近 30%。
③3D 打印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是研发投入的增长使得技术不断完善,3D
打印机功能更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2012 年起 3D 打印领域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超过 40%。
二是打印材料种类不断丰富,推动 3D 打印机应用范围扩大。3D 打印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
陶瓷材料,其中塑料仍是使用最多的材料,但金属材料增长很快,2018 年使用率提高到了 36%左右。金属
材料的广泛使用带动了工业级 3D 打印机销售的增长,推动 3D 打印由消费级市场向高端制造市场拓展。三
是汽车、电子、航天、医疗、制鞋等行业为了加快产品开发、改进产品性能、提高用户需求响应速度,积
极探索 3D 打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四是中小学和教育培训机构设立 3D 打印相关课程,推动桌面 3D
打印机在学校、家庭和中小企业中普及。
④3D 打印无需开模、一体成型、生产周期短,特别适用于生产及快速交付结构复杂产品、小批量产品,
因此被广泛用于原型制作、定制生产以及复杂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不过,3D 打印也存在明显短板:3D 打印
机售价高、产品制作时间长,不具备规模经济性,大批量产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传统加工方式;打印材
料价格较高,种类非常有限,材料强度、加工精度等方面与传统精密加工方式仍存差距。总体来看,3D 打
印与传统制造工艺各有千秋,二者不是替代关系,未来应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
⑤3D 打印被视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经济发展和生
活水平提高,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的需求,3D 打印将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一起,提高制造业生产
线的柔性化程度,以更低成本生产定制产品,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同时,
凭借节约仓储和物流成本、快速响应本地市场的优势,3D 打印将推动制造业向本地制造模式发展,此外,
3D 打印教育深入推广将会推动创客运动的兴起,家庭打印机、小型 3D 打印店更加普及,人们将能够制造自
己设计的产品。未来,随着 3D 打印机、材料和后处理技术的发展,3D 打印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11.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12.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4 分)
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 分)
三、古诗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7 题。(共 11 分)
(一)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伯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
所陈之。使民复结绳④而用之,甘⑤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
【注】①使:即使。②什伯之器: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③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④结绳:在文
字产生之前,人们用绳子记事。⑤甘:意动用法,以为甘,美、安、乐的用法同此。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便要.还家
要: (2)无论..魏晋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6.语段(一)中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对故事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3 分)
17.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描绘了怎样的社会?他们描绘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用意?(4 分)
阅读下面故事,完成 18~19 题。(共 4 分)
无论: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8.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 分)
1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2 分)
四、作文(50 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1)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你好,李焕英》
这是演员贾玲献给自己母亲的电影,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就是表现她对母爱理解的心路历程。生活中你
的亲人肯定也有这样打动你的事情或场面。请你以《,我懂你的爱》为题,尝试记录并表达你对某一位亲
人爱的理解。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而真正的读书
源自内心的热爱,正是这份爱,让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能嗅出书的馨香,书中的人与事、作者的
理念智慧与我们的经历体会相鸣相和,我们由此便获得了对生命对人生最深切的认知与感悟。我们读了名
著《傅雷家书》,我们学习了课文《回延安》,相信同学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请从二者中任选一个,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D(2 分)
2.C(2 分)
3.波撼岳阳城 青青子衿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每空 1 分,
共 8 分)
4.(1)傅雷家书(1 分)傅雷(1 分)
(2)①人生和艺术上的知音关系;②亲密无间的朋友;③师生关系。(任意答出一点 2 分)(共 2 分)
5.(1)把“作为修身悟道的媒介”与“遗兴玩乐的雅兴”互换位置。(2 分)
(2)示例:却也不能忽略书法的技能训练。(2 分,意思对即可)
6.(1)标志是由碳元素的英文缩写 C 为主体:“C”的内侧是“全国低碳日”的中英文书写;最内侧是一个
园,园的上半部是三个手拉手的抽象小人,下半部是地球的经结网(或者是一艘船)(3 分,意思对即可)
寓意:全社会积极参与低碳行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推动低碳发展,保护地球气候。(1 分,意思对即
可)
(2)示例:同学们,大家好!碳排放给当今世界的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过量的碳排放导致地球温度急剧
(迅速)升高;而地球地表气温每升高 1℃都将给地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倡导低碳
生活,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微薄之力。(4 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7.①田垄深处,看麦浪滚滚。②夏日庭院,和母亲晒麦。③新麦入仓,做各色面食。(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3 分。)
8.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写极目远眺时看到的一块块麦田,再写身前身后的麦秆和麦穗麦芒、麦花。
②运用多种修辞。“一块块麦田密如绒毡,棋盘般整齐”运用比喻,“和其他植物姹紫嫣红的花不同,麦花
极简约、极朴素”运用对比,“翘首期盼‘风媒’的撮合”运用拟人,语言生动形象。③运用多种感官,视
觉、听觉、嗅觉相结合。“小麦的清香和着土地的芬芳沁人心脾”是嗅觉,“微风吹过,麦叶沙沙作响”是
听觉,“麦浪起起伏伏,绸缎股绵延向远方”是视觉。(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如有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①勤劳: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翻晒麦子。②心灵手巧:她用刚磨出来的麦子面制作面老虎、面燕子等各
色面食花样,光滑、白暂、香甜、暄软、③乐于助人:村子里谁家儿女嫁娶、给老人祝寿、小孩过满月等,
母亲总是乐于帮忙。(写出两个方面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
10.①作为文章的行文线素,贯穿全文。②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故
土情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以母亲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赞美。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富有诗意,为
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每点 1 分,写出任意 4 点即可,共 4 分.)
11.①由疫情防控中应急物资短缺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出说明对象—3D 打印。②引出下文对 3D 打印发展前景
的说明。③从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疫情说起,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每点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12.①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什么是 3D 打印。②列数字,列举 120 亿、30%等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
了 3D 打印规模大、增长快。(说明方法 1 分,分析 1 分,每点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13.逻辑顺序(1 分)首先说明了什么是 3D 打印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状况;接着说明了 3D 打印快速发展的
原因;然后说明了 3D 打印的优点及短板;最后展望了 3D 打印的前景。(每点 1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14.①同“邀”邀请 ②更不必说(2 分)
15.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泰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隔绝的地方。(2 分,
意思对即可)
16.①怕外界打扰他们安定宁静的生活:②为渔人出而复寻,但“不复得路”埋下伏笔:③增添桃花源的神
秘色彩。(3 分,意思对即可)
17.两人描绘的都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民风淳朴的社会;(2 分)与当时的社会形成鲜明
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2 分,意思对即可)
18.①点明主人公所处的环境;②渲染出深秋的凄清、悲凉的气氛;③烘托出主人公惆怅、伤感的心情;④
选景典型,芦苇、白露展现了深秋典型的景物特征。(写出任意 2 点,意思对即可,2 分)
19.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
道路的曲折绵长,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意思对即可.2 分)
三、作文(共 40 分)
20.参看 2020 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