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 真题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记者是否归属于知识分子群体?为什么? 2.简述"反转新闻"的特点及导致反转新闻的心理因素。 二、分析思考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19 世纪末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的变局”,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正走向终结军事、 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经历了蜕变。1896 年 8 月 28 日,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 章一行乘邮轮抵达美国纽约港。李鸿章到纽约不久就向媒体发出邀请,定于 9 月 3 日上午在 华尔道夫饭店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纽约时报》最关心的话题,也是最应该向一个出访 外交官提问的问题是:“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然而记者将这一问题 放在了采访的最后提出。请分析记者为什么要绕这么大的圈子才到达提问的正题呢? 以下是《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李鸿章的片断—— 记者:尊敬的阁下,您已经谈了我们很多事情,您能否告诉我们,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 不好的事呢? 李鸿章: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只 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 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靠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 起来呢? 记者: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使您最感兴趣呢? 李鸿章: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 20 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清国和欧洲都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 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清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们吹倒,而且高 层建筑如果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翻译插话:“在清国,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 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入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受教育吗? 李鸿章(停顿了一会儿):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 庭都会雇请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 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的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 的教育制度并将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鸿章:我知道,你们又将举行选举了,新政府必然会在施政上有些变化。因此,我不敢在 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力法》的言论,我只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助清国移民一臂之 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 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 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2.2019 年 8 月 13 日晚,《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付国豪在香港国际机场遭遇暴徒的围殴和
非法禁锢。面对暴徒推撞、威吓,付国豪高声说:“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对 此,有学者认为付国豪在香港机场的这一行为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你是否认可这一观点? 为什么? 三、为下列这篇稿子提炼导语,改写成一条消息,字数不超过 500 字。(共 25 分) 英国死亡货车 39 名遇难者身份确认 10 月 15 日,一个满载着 39 人的集装箱被送离了爱尔兰。集装箱里面有尚未成年的男孩, 有风华正茂的少女,还有已为人父的中年男子......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却抱着同样一 个愿望:平安抵达英国。但是显然,上帝没能听见他们的祈祷,10 月 23 日,英国警方在一 辆 大货车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39 人无一幸免。 这就是前几天震惊世界的“英国货车藏尸案”。 据调查,为了躲避海关的热像仪检测,集装箱里面的温度低至零下 24 度,也就是说,里 面的所有人实际上都是被活活冻死的。现场的一位警察至今忘不了他们发现尸体时的惨状, 39 具尸体,层层叠叠地摞着,大部分人都是赤身裸体,集装箱的门上面布满了血手印,最 靠近门的 10 个人口吐白沫,面目狰狞,让人不忍直视。 据最新报道,英国警方通报 39 名遇难者全是越南人。 他们都是什么人? 她叫 PhamThinTraMy,26 岁,来自越南何静县。为了让她来英国赚钱,父母把家里唯一值钱 的房子抵押了,东拼西凑了一笔钱交给蛇头。要知道,这个家庭的月收入也不过 2000 多元 人民币,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她早早就出来在外打工,但她邮寄回 来的钱相对于家里的债务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有人和她说,英国工资高,一个美甲师一个月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 1.8 万。1.8 万 对她来说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被称为“越南的上海”的胡志明市,当地人的平均月收 入也只有它的十分之一,在英国打一个月的黑工,就能买下胡志明市一平米的土地。 她动心了,她赌上一切去英国改变命运,可是她并不知道,她坐上的是一辆“死亡货车”。 当她发现自己身处险境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她给母亲发了一条短信:"妈妈对不起,我的 异国之旅失败了,我不能呼吸了,快死了。”,我们无法想象,在那样闭塞的环境里,她是以 什 么样的心情面对死亡。 得知女儿讯息的父亲,懊悔不已,一边哽咽,一边流泪。他嘴里不断说着,家里没钱,厄运 却一次次降临。她的母亲得到消息后,站都站不起来,需要人一直搀扶着。他们不明白 明明已经活得够难了,命运还要这样捉弄他们。 和 Pham Thin TraMy 一样的,还有一个叫 Nhung 的女孩,她今年只有 19 岁,却已经有着丰 富的打工经验。Nhung 的父亲前些年罹患癌症去世,母亲身体不好丧失了劳动力,家里只有 她一个人能够赚钱。 因为没什么本领,出国成为了她唯一的出路。从 15 岁开始,她便辍学辗转几个国家打工 最后坐上了那个“死亡集装箱。” 在失联之前,Nhung 在自己的脸书上发了一句话:“在越南的时候,我曾以为欧洲是粉色的, 现在才发现她是黑色的。”或许对别人来说,英国象征着梦想、浪漫,但是对 Nhung 来说, 它只代表了流浪、颠簸和死亡。 家人曾说,Nhung 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过一个平静的人生,而这个恰逢花季的少女,永远 也没有机会去理解现世安稳的意义。 下面的这对母子,是这次的遇害者家属。 她的丈夫叫阮廷良,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其他国家打工,把赚的钱寄回家里给妻子生活,
自己却没办法回家看孩子一眼。 前些日子原本在法国餐馆打黑工的阮廷良,听说英国美发店赚的多,便借了 1.1 万英镑 踏上了偷渡英国的路。 后来妻子从电视上看到出事的消息,不敢相信丈夫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 孩子还未记事就已经失去了父亲,而丈夫偷渡欠下的债务,这个瘦弱的女人就算拼命工 作也无法偿还,还要把小孩拉扯大,一个家庭就这样被毁掉了。 这个新闻,引起很多人唏嘘不已,成了国际新闻,而它最刺痛我的地方就是:穷人想拿 命换钱,可是命没了,钱还是没有赚到。 他们为了生存拿命一搏,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如此的残忍。 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些越南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别的国家赚钱?留在越南 老老实实工作不好吗?为什么要那么贪心呢,钱能比命还金贵吗? 没有比命更值钱的东西,道理每个人都懂,但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越南的贫困程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数据显示,越南劳动力平均月收入约 670 万越盾而农 村地区只有 590 万越盾。按照现在的汇率来算,100 万越盾=307 元人民币,他们一个正 值壮年的劳动力,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 1000 多人民币。 整个国家,最常见的交通出行方式是骑摩托车。对一个越南的普通家庭来说,拥有一套 摩托车,就是“有钱人”的身份标志。 除此之外,这里的贫富差距也是令人咂舌,没钱的非常没钱,而有钱人则非常有钱,开 豪车,住豪宅,极尽奢靡生活。 越南的物价并不低,很多地方的消费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城市的房价接近了 1.8 万、2 万,是很多穷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收入低,生活成本巨大,很多越南家庭只能举债度日。所以,为了摆脱贫困,愈来愈多的越 南家庭甘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偷渡到别的国家改变命运。可就算是成功偷渡,在异国他乡 的日子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打黑工不被保护,随时被坑,还要躲避警察,很多人只能 夹缝中求生存。 穷是一切悲剧的原罪,没钱没有资格谈生活,更没有资格要求命运对自己手下留情。 四、给下列消息分别制作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20 分) 海外网 11 月 16 日电 16 日,香港数千市民自发前往特区政府总部附近,举行“反暴力,爱 和平,撑警察,护安宁"游行集会,为警察加油打气,感谢几个月以来香港警察坚定维护 香港秩序。 根据香港文汇网报道,市民集会途中偶遇两名执勤警察路过,数千人群齐声为他们欢呼 点赞,高呼“阿 Sir 加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英国路透社当天也报道了这场自发性的“撑警”集会。报道称,参加集会的人群中,既有老 人也有年轻人,有人还带着孩子。他们有人手举写有“阿 Sir,我们与你们同在”的标语, 有人高呼“支持警察”。 路透社还拍到了市民集会期间警民相遇的暖心画面。画面中,一名集会女子与一名执勤 警察偶遇时,互相竖起了大拇指,为彼此点赞。 “我们打心底相信,支持香港警察为市民止暴制乱,这是正确的事情。”集会队伍中有一位 49 岁的孔姓女子,她说,“很多人惧怕暴徒,保持沉默,但现在是所有沉默的人站出来向 暴徒说‘够了’的时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还用多段文字报道了香港暴徒连日来所犯恶行,称暴徒在香港各 地设路障、扔汽油弹、投掷砖块,期间还砸死一名七旬老人。 连日来,香港暴力犯罪分子不断升级破坏活动,已经将这个城市推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他 们在全港多区疯狂打砸纵火、瘫痪道路交通,破坏列车轨道,向行进中的列车投掷燃烧弹,
无差别残害普通市民,把暴力引入校园。香港警察每天执法时面对暴徒的攻击,承受的风险 和压力愈来愈大。 不过,香港警察的付出,香港市民全都看在了眼里,大家纷纷站出来为香港警察加油打气。 香港警务处副处长刘业成此前曾公开表示,只要香港警方得到香港市民信任和支持,暴力、 动乱将再难以煽动、推动。若仍有少数暴力人士煽动暴乱,只要香港警察得到大众市民 的支持和合作,就一定能快速制止,香港也可回到世界最安全城市之列。 五、请阅读下面这篇报道,并针对报道中的事件写一篇新闻评论。(30 分) 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有明确的论点,并展开论证,要求思路明晰,逻辑严密,不得使用诗歌形式。 2.文章必须有标题,字数在 1200 字以内。 3.使用论据必须保证事实准确,文字流畅,没有错别字,错别字超过 3 个要酌情扣分。 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在 7 个城市试运营 2019 年 11 月 6 日,滴滴顺风车在滴滴出行 App 顺风车选项公布了滴滴顺风车试运营方案同 时宣布将于 11 月 20 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 7 个城 市上线试运营。 针对用户普遍关心的安全准入问题,方案称,平台将引入失信人筛查机制,并积极探索与 第三方信用产品企业合作方式,以便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 方案提到,试运营期间,将在 7 个城市首先提供 5:00—23:00(女性 5:00—20:00) 市内中短途(50 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试运营期间,不收取信息服务费。 2018 年 5 月 5 日晚,郑州空姐李某乘坐滴滴网约车途中被害。同年 8 月 24 日,浙江乐清 20 岁女子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三天后,滴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并免去 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前者被网友挖出的一 句“顺风车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 sexy 的场景'”。 2018 年 8 月 28 日晚,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发布道歉信,信中写道,“因为我们 的无知自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并表示“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 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下线后,滴滴从未放弃顺风车业务的复出。据界面报道,过去一年,滴滴顺风车一直在做产 品迭代。今年年初,顺风车团队进行人员优化,从原来的 300 多人到现在的 200 多人,整体 规模减小。但是安全人员从过去的十几人增加到现在的 50 多人。滴滴也将安全客服升级成 安全响应中心,成为独立团队,专注解决安全类事件。(源自新华网) 六、广告案例分析(共 15 分) 电影广告片《啥是佩奇》爆红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打动无数网友。剧情其实相当简单:为了 搞明白孙子想要的新年礼物,留守老人李玉宝一本正经开始了寻找“佩奇”之路。跑遍全村 到处打听,但“佩琪”洗发水、叫“张佩奇”的男人、跟跳跳棋差不多的"佩棋”……好像 也都不是孙子口中的“佩奇”。终于有人告诉他佩奇是:“小猪、红 的。”于是他又去了猪圈,并试图把黑猪刷成红的……最后,老人在新年那天,给孙子 掏出了一个他自己用鼓风机焊的粉红色佩奇钢铁雕像。 请运用广告学相关理论,分析该广告片的成功之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