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青海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2 分)2021 年 10 月 14 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
实验卫星是(
A.祝融号
B.天问一号
C.羲和号
D.神舟十二号
2.(2 分)2021 年 11 月 3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获得 2020
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顾诵芬 王大中
B.吴孟超 袁隆平
C.屠呦呦 莫言
D.黄旭华 李桓英
3.(2 分)“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是你又很不寻常。”这是 2021 年感动
中国人物江梦南的颁奖词。半岁时,江梦南因误服药物导致双耳失聪,但她没有放弃梦想,
靠自己的努力考上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博士。她的励志人生让我们懂得(
①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③只有经历巨大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④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 分)如图启示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
)
)
A.对父母言听计从
B.保持独立,我行我素
C.构建和谐家庭是父母的事情
D.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5.(2 分)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1.8 万多名志愿者就像一朵朵热情洋溢的小雪花,在各自
的岗位上展现开放、阳光、向上的青春风采。这说明(
①参加志愿活动是我们得到他人尊重与认可的唯一途径
②我们要在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服务社会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④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
6.(2 分)从南湖红船到开国大典,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
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2 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2022 年 3 月 5 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这体现了(
A.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B.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人大代表是国家的主人
8.(2 分)虎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将宋代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与舞蹈完美融合,
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告诉我们(
①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 分)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毫无保留地同世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
经验,并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的抗疫行动(
①化解了世界各种全球性的危机
②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③使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的领导者
④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 分)新华社 7 月 24 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
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有利于(
①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③减轻青少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④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要回答(共 10 分)
11.(6 分)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
触。”
材料二:2021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
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12.(4 分)一双鞋的“旅行”。
)
)
。
。
(1)一双鞋的“旅行”说明了什么?
(2)我们该如何应对上述现象?
三、学以致用(共 14 分)
13.(6 分)以下是九年级同学晓军的日常生活镜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镜头一:课后,晓军正准备出门打篮球,李华同学拿着物理试卷过来向他请教问题。
晓军的正确做法:
理由:
。
镜头二:期中测试时,好朋友亮亮要求晓军给他传答案。
晓军的正确做法:
理由:
。
14.(8 分)材料:“十四五”开局之年,建党百年之际,2021 年 6 月 7 日至 9 日,习近平总
书记来青海考察,为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
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项基本国策?
(2)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我们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3)为建设美丽青海,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四、材料分析(共 16 分)
15.(7 分)材料一: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式到火炬接力,到场馆赛事保障,再到运动员的衣
食住行,无处不体现着科技创新元素。虚拟现实、5G、8K、裸眼 3D 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实
现了智能技术与冬奥会的完美结合,以创新“点亮”冬奥。
材料二: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
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的原因有哪些?(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3)结合材料二,谈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6.(9 分)材料一: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
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国梦。
材料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不仅是中国青年的铮铮誓言,也是根植于每个中国青年心
底的自信。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
光大!
九年级(2)班准备召开“永远跟党走共圆中国梦”主题班会,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
们完成以下任务。
【青春有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什么是中国梦?
【青春筑梦】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让我们更加自信。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青春圆梦】生逢伟大时代,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
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3)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新时代的追梦人?(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3.B
4.D
9.C
5.D
6.B
7.A
8.C
2.A
10.D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C
二、简要回答(共 10 分)
11.(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其它法律是根据
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
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
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去真正铭
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③践行宪法。我们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
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12.(1)世界经济全球化。
(2)①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也要居安思危,增
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三、学以致用(共 14 分)
13.情景一:做法:应该先对李华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李华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
助。
理由:①我们要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应冷落、忽视他人;
③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情境二:做法:拒绝,考试后给他讲解试题。
理由:友谊不能没有原则,我们不能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14.(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①树立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践行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②积极宣
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③落实
环保行动,爱护花草树木,做好垃圾分类,做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④同破坏环境的行为
作斗争。
四、材料分析(共 16 分)
15.(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
向世界前列。
(2)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③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④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
⑤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
(3)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
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
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16.(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②努力学习,全面提
升个人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③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改革发
展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