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Al -27 O -16 C=12 N- 1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 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 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2. 如图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能表示氧元素的是 B. 2 C. 3 D. 4 A. 1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从图 中看,1 区域代表的元素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一位,故图中 1 区域代表的元素是氧。 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B. 牛奶 C. 米粥 D. 豆浆 A. 蔗糖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蔗糖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是混合物, 属于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牛奶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是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米粥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是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豆浆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是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睛】根据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进行分析。 4. 铜可以做导线,其中利用了铜的
A. 导热性 B. 有金属光泽 C. 导电性 D. 抗腐蚀 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铜可以做导线,其中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与金属光泽、抗腐蚀性、导热性无直接关 系; 故选 C。 5.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用淘米水浇花 B. 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C. 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D. 洗手涂肥皂时关闭水龙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淘米水浇花,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浪费水,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洗手涂肥皂时关闭水龙头,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N2 【答案】D 【解析】 B. CO2 C. O2 D. CO 【详解】N2、CO2、O2、CO 中,CO 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是一 种有毒气体,故选 D。 7.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酒精灯 A. 烧杯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滤装置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 【详解】过滤操作过程中不用加热,因此不用到酒精灯。故选 D。 【点睛】过滤是一个重要的实验,要熟记仪器名称,了解操作过程“一贴、二低、三靠”。 8. 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 放出热量 C. 火星四射 【答案】B B. 产生大量白烟 D. 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故选:B。 9. 下列符号中,表示 2 个氯原子的是 B. 2Cl2 C. 2Cl D. 2Cl- A. 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表示 2 个氯原子的是 C.2Cl.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的意义。 10.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表示禁止吸烟,故符合题意。 B、是禁止燃放鞭炮,故不符合题意; C、是禁止堆放易燃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D、是禁止烟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羊毛围巾 B. 塑料包装袋
C. 玻璃杯 D. 木质桌椅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A.羊毛是天然材料;B.塑 料是有机合成材料;C.玻璃杯是无机硅酸盐材料;D.木质桌椅属于天然材料;故选 B 考点: 有机合成材料 12.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做燃料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活性炭除异味 D. 氮气做 保护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 A 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可用于人工降雨,故 B 选项正确; C、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故 C 选项正确; 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故 D 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 A。 13.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最外层 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故选:A。 14. 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检查气密性 D. 滴加液体 A. C.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给出四个基本实验操作,从中选择正确的。 【详解】A、倾倒液体,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有向手心,瓶塞没有倒放,不符合题 意; B、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检查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符 合题意; D、滴加液体,滴管竖直放至试管口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5.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H2 【答案】A 【解析】 B. H2O2 C. H2CO3 D. H2O 【详解】A、H2 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B、H2O2 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H2CO3 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16. 下列操作可以一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 闻气体的气味 B. 观察气体颜色 C. 伸入燃着的木条 D. 倒入澄 清的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气味,不能鉴别,A 错误;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颜色,不能鉴别,B 错误;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空气中包含 21%的氧气,使燃着的木 条继续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C 正确; D、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 不与石灰水反应,没有变化;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太少,也不会有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氧 气和空气,D 错误。 故选 C。 17. 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 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锂原子的中子数为 3 C. 元素符号为 Li D.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汉字结构可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由图示可知,锂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3,没有体现中子数,错误; C、由图示可知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Li,故正确; D、图示中的 6.94 指的是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正确; 故选 B。 18. 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 3~5 秒后 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 “火立熄”接触到火焰 3-5 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 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故选 B. 19.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A. 元素种类不同 C. 分子种类不同 【答案】C 【解析】 B. 原子种类不同 D.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分子种类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详解】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是因为 二者的分子种类不同; 故选:C。 20. 同学们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 【答案】C 【解析】 B. D. 【详解】A、铜元素化合价为+2 价,硝酸根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正负代 数和为 0,A 选项正确; B、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 0, B 选项正确; C、钠元素化合价为+1 价,碳酸根化合价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 0, 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CO3,C 选项错误; D 铁元素化合价为+3 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 0, D 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 C。 21. 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 16%的 NaCl 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 100g 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②中需称量 NaCl 的质量为 16g C. 选用 10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增大 NaCl 的溶 解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 放,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室中要配制 100g 这种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氯化钠的 质量=100g×16%=16g,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6g=84g,水的密度约为 1×103 kg/m3,故水体积约 84mL,选用 100 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正确, 不符合题意; D、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 NaCl 的溶解度,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合金与 纯金属的硬度 C.比较铜和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银的金属活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动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