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吉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2.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裁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 T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 B 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 T 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4.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
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
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5.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 2 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 2 个突变
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 2 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发现 F2 中表型及
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 A、B 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
A.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F1 的基因型为 AaBb
B.F2 矮秆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共 4 种
C.基因型是 AABB 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 aabb 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 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F2 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16
6.某同学拟用限制酶(酶 1、酶 2、酶 3 和酶 4)、DNA 连接酶为工具,将目的基因(两端含
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和质粒进行切割、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限制酶
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方案合理且效率最高的是(
)
A.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 3 切割,用 E. coli DNA 连接酶连接
B.质粒用酶 3 切割、目的基因用酶 1 切割,用 T4 DNA 连接酶连接
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 1 和酶 2 切割,用 T4 DNA 连接酶连接
D.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 2 和酶 4 切割,用 E. coli DNA 连接酶连接
7. 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 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
无机物
C. 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 Ca(OH)2
D. 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
为 Fe2O3
8. 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 异山梨醇分子中有 3 个手性碳
C. 反应式中化合物 X 为甲醇
D. 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9. 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
C NH
3
4
2
B OCH
3
4 3
Cl
,部分晶体结构如
下图所示,其中
C NH
2 3
+
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晶体中存在 N-H…O 氢键
B. 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
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
稀硝酸的氧化性
后者无明显现象
比浓硝酸强
取一定量 2
Na SO 样品,溶解后加入
3
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
此样品中含有
A
B
C
加入浓
HNO ,仍有沉淀
3
将银和
AgNO 溶液与铜和 2
Na SO 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
3
4
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2-
4SO
Cu 的金属性比
Ag 强
溴与苯发生了加
成反应
A. A
B. B
C. C
D. D
12. “肼合成酶”以其中的 2+Fe 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 2NH OH 与 3NH 转化为肼
NH NH ),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
2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NH OH 、 3NH 和 2H O 均为极性分子
B. 反应涉及 N-H 、 N-O 键断裂和 N-N 键生成
C. 催化中心的 2+Fe 被氧化为 3+Fe ,后又被还原为 2+Fe
D. 将 2NH OH 替换为 2ND OD ,反应可得 2
ND ND
2
13. 向 AgCl 饱和溶液(有足量 AgCl 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
+
Ag +NH
3
Ag NH
3
+
和
Ag NH
+
3
+NH
3
Ag NH
3
2
+
,
-1
lg c(M)/ mol L
与
-1
lg c NH / mol L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M 代表 +Ag 、
3
-Cl 、
Ag NH
3
+
或
Ag NH
3 2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 I 可视为 AgCl 溶解度随 3NH 浓度变化曲线
B. AgCl 的溶度积常数
spK =c Ag
+
c Cl =10
-
-9.75
C. 反应
Ag NH
+
3
+NH
3
Ag NH
3
2
+
的平衡常数 K的值为 3.81
10
D.
c NH =0.01mol L 时,溶液中
-1
3
c Ag NH
+
2
3
>c Ag NH
+
3
>c Ag
+
14. 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
)
A. 波速和波长均不同
B. 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 波长和周期均不同
D. 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15. 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一质量为 m的雨
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 v下落高度 h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
A. 0
B. mgh
C.
1
2
2
mv mgh
D.
1
2
2
mv mgh
16. 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
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 10-5eV,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
h
6.63 10
34
J s
,元电荷
e
1.60 10 C
19
)(
)
A. 103Hz
B. 106Hz
C. 109Hz
D. 1012Hz
17. 2023 年 5 月,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携带约 5800kg 的物资进入
距离地面约 400km(小于地球同步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的轨道,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后近似
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接后,这批物资(
)
A. 质量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
B. 所受合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
C. 所受地球引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大
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
自转角速度大
18. 一电子和一α粒子从铅盒上的小孔 O竖直向上射出后,打到铅盒上方水平放置的屏幕 P
上的 a和 b两点,a点在小孔 O的正上方,b点在 a点的右侧,如图所示。已知α粒子的速
度约为电子速度的
1
10
为(
)
,铅盒与屏幕之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则电场和磁场方向可能
A. 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B. 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9. 使甲、乙两条形磁铁隔开一段距离,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 N 极正对着乙的 S 极,甲
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者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现同时释放甲和乙,在它们相互
接近过程中的任一时刻(
)
A. 甲的速度大小比乙的大
B. 甲的动量大小比乙的小
C. 甲的动量大小与乙的相等
D. 甲和乙的动量之和不为零
20. 一质量为 1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 x轴运动,出发
点为 x轴零点,拉力做的功 W与物体坐标 x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x = 1m 时,拉力的功率为 6W
B. 在 x = 4m 时,物体的动能为 2J
C. 从 x = 0 运动到 x = 2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8J
D. 从 x = 0 运动到 x = 4 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 2kg∙m/s
21. 如图,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的两绝热活塞将汽
缸分为 f、g、h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
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阻丝对 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
)
A. 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
B. f与 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 f与 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D. f与 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22. 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电池、电容器、电阻箱、定
值电阻、小灯泡、多用电表、电流表、秒表、单刀双掷开关以及导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