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得分:________ 一、用心填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 1. 23×56 的积是( )位数,16×25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答案】 ①. 四 ②. 2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 23×56 和 16×25 的积,再根据所得的积填空即 可。 【详解】23×56=1288 16×25=400 所以 23×56 的积是四位数,16×25 的积的末尾有 2 个 0。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算式的结果,进而观察积的特点得解。 2. 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和是 12 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一个正方形 周长是 12 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①. 24 ②. 9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 12 分米,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利用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 长×边长,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详解】12×2=24(分米) 所以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和是 12 分米,它的周长是 24 分米; 12÷4=3(厘米) 3×3=9(平方厘米) 所以一个正方形周长是 12 厘米,它的面积是 9 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下图:每个小方格表示 1 平方厘米,最大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涂色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①. 16 ②. 8
【解析】 【分析】根据用数方格计算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可知,最大正方形中有 16 个小方格,面积是 16 平方厘米。涂色的正方形中有 4 个完整的小方格和 8 个不完整的小方格,面积是(4+8 ÷2)平方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8÷2 =4+4 =8(平方厘米) 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16 平方厘米,涂色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8 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数方格的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及应用,注意不满格 的按照半格计算。 4.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宿迁和南京相距约 260( )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 400( 小华的体重是 32( ) 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约是 90( ) ) 【答案】 ①. 千米## km ②. 平方厘米## cm2 ③. 千克## kg ④. 平方米## m2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宿 迁和南京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计量课本封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计量小华 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详解】(1)宿迁和南京相距约 260 千米 (2)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 400 平方厘米 (3)小华的体重是 32 千克 (4)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约是 90 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5. 在括号里填“>”、“=”或“<”。 48 39 ( )2000 5 千米( )5000 米 62 60 ( 1 8 ( 【答案】 ①. < ②. > ③. = 【解析】 )3600 ) 1 4 ④. < 【分析】第 1、2 题,计算出左边式子的得数,再比较; 第 3 题,根据 1 千米=1000 米,将 5 千米单位化为米,再比较; 第 4 题,比较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详解】48×39=1872,48×39<2000; 62×60=3720,62×60>3600;
5 千米=5000 米; 8>4, 1 8 < 1 4 。 【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越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越大分 数越大。 6. 小亮的身高是 1.2 米,也就是( )厘米;小军的身高比小亮高 1 分米,小军的 身高是( )米。 【答案】 ①. 120 ②. 1.3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将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1 份是 0.01 米,是 1 厘米。将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1 份是 0.1 米,是 1 分米。小军的身高比小亮高 1 分米,则小军的身高 比小亮高 0.1 米,小军的身高是(1.2+0.1)米。 【详解】小亮的身高是 1.2 米,也就是 120 厘米。 1 分米=0.1 米 1.2+0.1=1.3(米) 小军的身高比小亮高 1 分米,小军的身高是 1.3 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 1 厘米=0.01 米,1 分米=0.1 米。 7. 3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 480 只,1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 )只;3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 480 只,3 只燕子 1 天吃害虫( )只。 【答案】 ①. 160 ②. 120 【解析】 【分析】求 1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的数量,用 3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的数量除以燕子的数量即可; 求 3 只燕子 1 天吃害虫的数量,用 3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的数量除以天数即可。 【详解】480÷3=160(只) 480÷4=120(只) 则 1 只燕子 4 天吃害虫 160 只,3 只燕子 1 天吃害虫 120 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正确理解除法的意义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8. 某次演唱会晚上 8:00 开始,9:40 结束,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开始, ( )结束。这次演唱会经过的时间是( )分钟。 【答案】 ①. 20:00 ②. 21:40 ③. 100 【解析】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为 24 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 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 12 时;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详解】某次演唱会晚上 8:00 开始,9:40 结束,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20:00 开始,21:
40 结束。 21 时 40 分-20 时=1 小时 40 分钟 1 小时=60 分钟 则 1 小时 40 分钟=100 分钟,这次演唱会经过的时间是 100 分钟。 【点睛】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 24 计时法的互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9.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对折、再对折,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 )份,其中的 3 份是 这张纸的 ( ) ( ) 。 【答案】8; 3 8 【解析】 【分析】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对折、再对折,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 8 份。根据分数的意义 可知,1 份是这张纸的 1 8 ,3 份是这张纸的 3 8 。 【详解】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对折、再对折,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 8 份,其中的 3 份是这 张纸的 3 8 。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 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0. 2 块砖重 5 千克,200 块砖重( )千克,( )块砖重 1 吨。 【答案】 ①. 500 ②. 400 【解析】 【详解】略 二、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10 分)。 11. 哪个算式的得数最接近 3000?( ) A. 31×91 【答案】C 【解析】 B. 42×79 C. 49×62 【分析】根据题意,把三个选项中的算式都估算出结果来,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A.31×91≈30×90=2700 B.42×79≈40×80=3200 C.49×62≈50×60=300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估算方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12. 北京是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2022 年 2 月冬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和这
一年天数相同的是( )年。 A. 2008 【答案】B 【解析】 B. 2018 C. 2020 【分析】根据闰年的判定方法可知,2022 年是平年,全年有 365 天。再根据闰年的判定方 法,看选项中哪个年份是平年。 【详解】2022÷4=505……2,2022 年是平年; A.2008÷4=502,2008 年是闰年; B.2018÷4=504……2,2018 年是平年; C.2020÷4=505,2020 年是闰年。 和这一年天数相同的是 2018 年。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关键是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年份除以 4(整 百的年份除以 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13. 一年中,哪两个季度的天数一定相等?( ) B. 第二、三季度 A. 第一、二季度 C. 第三、四季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有两个大月(每个大月是 31 天),一个小月(每个小 月是 30 天); 所以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一定相等. 故选:C. 14. 三个边长是 2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3 【答案】B 【解析】 B. 12 C.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 3 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3 个正方形 的面积和,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2×2×3 =4×3 =12(平方厘米)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5. 要使□6×28 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A. 3 【答案】A 【解析】 B. 4 C. 5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16×28=448,26×28=728,36×28=1008, 则要使□6×28 的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应大于等于 3。 【详解】36×28=1008,1008 是四位数。所以要使□6×28 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3。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采用赋值法解答更简便。 16. 把 96÷6=16 和 26-16=10 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A. 96÷6-26 B. 96÷6-10 C. 26-96÷6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 26-16=10 中的 16 是由算式 96÷6=16 得来的,据此列综 合算式。 【详解】把 96÷6=16 和 26-16=10 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26-96÷6。 故答案为:C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 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 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 17. 一盘水果,上午吃了它的 1 2 ,下午吃了它剩下的 1 2 ,最后还剩多少?( ) A. 还剩 1 2 【答案】B 【解析】 B. 还剩 1 4 C. 没有剩下的 【分析】先把整盘水果的数量看成单位“1”,上午吃完后还剩下它的(1- 1 2 ),再把上午剩 下的数量看成单位“1”,那么下午剩下的数量就是(1- 1 2 )的(1- 1 2 ),用乘法即可求出 最后剩下的是整盘水果的几分之几。 【详解】(1- 1 2 )×(1- 1 2 ) = 1 2 × 1 2
= 1 4 则最后还剩下 1 4 。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单位“1”统 一到水果的总量上。 18. 与 728÷8 得数相等的算式是哪一个?( ) A. 728÷2×4 B. 728÷4×2 C. 728÷4÷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于 728÷8=728÷(4×2),又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等于用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所以 728÷8=728÷4÷2. 【详解】728÷8 =728÷(4×2) =728÷4÷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除法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19. 小宁家到学校大约有 1 千米,他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的时间大约( )。 A. 4 分 【答案】B 【解析】 B. 15 分 C. 60 分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走 1 千米的路程大约需要十几分钟。 【详解】走 1 千米大约要 15 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1 千米=1000 米,此题根据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20. 下面是小军、小林和小东跑 50 米的成绩,( )跑得最快。 小军 8.2 秒 小林 9 秒 小东 8.5 秒 A. 小军 【答案】A 【解析】 B. 小林 C. 小东
【分析】路程一定,谁用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快,据此比较三人的比赛成绩大小解答。 【详解】9 秒>8.5 秒>8.2 秒 所以小军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A 【点睛】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 比较。 三、仔细计算(共 26 分)。 21. 直接写出得数。 1 5 2 5 + = 35×10= 40×60= 1.2+0.5= 3 7 - 1 7 = 24×3= 3.4-0.9= 5×800= 【答案】 3 5 ;350;2400;1.7 2.5;4000; 2 7 ;72 【解析】 【详解】略。 22. 用整式计算,带 的要验算。 3.3-1.7= 32×49= 60×45= 【答案】1.6;1568;2700 【解析】 【分析】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减法验算时,用差加上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 乘,乘得结果要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 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乘法验算时,交换两 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积。 【详解】 3.3-1.7=1.6  3. 3 1. 7 1. 6 验算:  1. 6 1. 7 3. 3 32×49=1568 60×45=270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