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题(任选 6 题作答,每题 20 分,共 120 分)
第一题
西北地区某市拟建一城市供水工程,有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取水工
程包括水源取水口、取水泵房和原水输水管线。取水口设在 A 水库取水池内,取水泵房位于
取水池北侧 500m,原水输水管线自取水口至城区净水厂,全长 28km。净水厂工程包括净水
厂和净水厂供水管线。净水厂选址位于城区东北侧 3km,设计规模为 1.3×105 t/d,采用混
合沉淀过滤加氯加氮消毒净水工艺。净水厂占地 6.25×104m2,绿化率 40%,主要建(构)筑
物有配水井、混合池、反响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加氯间、加氮间、加药间、贮泥池、
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中控室、化验室及综合办公楼。净水厂供水管线从净水清水池
至市区供水管网全长 3. 6km。
工程永久占地 8.2×104 m2,主要为取水口、取水泵房、净水厂及沿线排气井和排泥井
占地;临时占地 2.3×104 m2,主要为管沟开挖、弃渣场和临时便道占地;取水泵房现状用地
为耕地;原水输水管线沿途为低山丘陵,现状用地主要为耕地、园地和林地,途经 3 个村庄,
穿越河流 2 处.干渠 3 处、道路 3 处;净水厂选址为规划的市政建立用地,现状用地为苗圃;
净水厂供水管线主要沿道路和绿化带敷设。原水输水管线工程沿线拟设置 2 处弃渣场,总占
地 6.0×l03m2,1 #弃渣场位于丘陵台地,现状用地为耕地;2 2 弃渣场位低谷地,现状用地
为草地,渣场平整后进展覆土复耕和绿化。
A 水库为山区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库区周边主要分布有
天然次生林,覆盖率为 20%,库区现有多处网箱养鱼区,库区周边分布有零星养殖户。库区
上游现有两个乡镇,以农业活动为主,有少数酒厂、木材加工厂及小规模采石场,上游乡镇
废水散排入乡问沟渠。
净水厂内化验室为生活饮用水 42 项水质指标分析室,常用药品有氯化物、砷化物、汞
盐、甲醇、无水乙醇、石油酵以及强酸、强碱等。加药间主要存教乘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
和粉末活性发,其中活性炭用于原水水质超标投加时使用。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量为
1900m3/d(含水率 99.7%),排泥水送污泥浓缩池进展泥水别离,泥水别离排出上清液 17103
/d,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 97%)经污泥脱水机房脱水后外运(污泥含水率低于 80%)。
【问题】
1.针对库区周边现状,需要采取哪些水源保护措施?
2.说明原水输水管线施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3.给出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的合理去向,说明理由。
4.计算污泥脱水机房污泥的脱出水量。
5.净水厂运行期是否产生危险废物?说明理由。
第二题
某公司拟在化工园区新建丙烯酸消费工程,建立内容包括丙烯酸消费线、灌装消费线等
主体工程;丙烯罐(压力罐)、丙烯酸成品罐、原料和桶装产品仓库等储运工程;水、电、气、
循环水等公用工程;以及废气催化氧化装置、废液燃烧炉、污水处理站(敞开式)、事故火炬、
固废暂存点、消防废水搜集池等环保设施。
丙烯酸消费工艺见图 2 -1。主要原料为丙烯和空气,反响副产品主要为醋酸、甲醛、
丙烷。丙烯酸消费装置密闭,物料管道输送。
G1、G2、G3 废气以及物料中间储罐的废气均送废气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经 35m 高排气
筒排放。灌装消费线设集气罩,搜集的废气 G4 经 10m 高排气筒排放。
W1 废水(COD<500mg c="">0.4,暂存至废水池内,按一定比例棒入)送污水处理站,经
生化处理后送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工程涉_及的丙烯酸、丙烯醛有刺激性气味,废水、废气中丙烯酸、甲醛、丙烯醛为?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有机特征污染物。
拟建厂址位于化工园区的西北部,当地 NW、WNW、NNW 冬季风频之和大于 30%。经调查
化工园区外评价范围内有 7 个环境空气敏感点(见表 2 -1)环评机构断定工程环境空气评价
工作等级为二级,已在厂址下风布置了两个环境空气监测点,拟再从表 2 -1 中选择 4 个敏
感点进展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问囊】
1.给出废气 G1 中的特征污染因子。
2.指出工程需完善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3.工程废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从表 2 -1 中选取 4 个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
第三题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 15 2km。新建段以甲
市为起点,向南布线 75km(KO—K75),在 K75 通过互通 H 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
自互通 H 向东至乙市的长为 75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车道,
路基宽度 24. 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 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
六车道,路基宽度由 22. 5m 改为 33. 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车速由现状 80km/h 提升至 100km/h。
工程施工期在 K72 附近设置 1 处沥青拌合站,站内设拌合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消
费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油炉加热的沥青
在拌合楼内搅拌后出料。
公路 K6+000—9+400 路段与西侧已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轨外轨中 o 线 60m.
距居民点 Ml 临路建筑 100m。
公路 K3—K45 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 东
侧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间隔 为 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
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 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
路堑,I 程可研提出拟在谊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
公路 K59~K66 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抹、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
均 7531 西向东流向湖泊 I。。K61~K62+600 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间
隔 为 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
跨越小河处设置桥粱,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 3. 5m)。
公路 K145~K146 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 M2 位于该路段北侧,间隔 公路红线 55m.
执行 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 60dB(A)、夜问 50dB( A?。原路堤边设有一声屏障,现状监
测降噪效果 4dB( A)。在不考虑插入授失的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 M2 的昼、夜噪声预测
值分别为 63dB( A)、57dB( 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 M2 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存
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一样的声屏障。
拟在居民点 Ml 临路建筑前 Im(距地面 l_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监测 1 次(两天),每
次 20min。在回收的 500 份公众问卷中有 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 路段架桥代替高路
基。
【问曩】
1.给出沥青拌合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2.针对居民点 Ml 的监测方案是否适宜?说明理由。
3.为确定动物保护通道位置,应理解 K30~K45 路段哪些生态关键信息?
4.居民点 M2 采取工程可研提出的降噪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5.K61~K62+600 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意见?说明理由。
第四题
拟在某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 1.0×l03 kL 啤酒厂工程,建立内容包括原料处理车间、糖
化车间、包装车间、C02 回收车间、制冷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原料立仓、瓶箱堆场
及办公辅助用房。工程预计 2022 年 10 月投产,工程以大米、麦芽、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糊
化、糖化、发酵等工艺消费成品啤酒,消费工艺见图 4 -1。
制冷车间内设 6 台螺杆制冷机组和蒸发冷凝系统,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运行时氨在
线量为 7t,氨储存区位于制冷车间外 30m 处,内设一座 10 m3 的液氨压力储罐,用于补充
制冷系统氨消耗,液氨最大储量为 5. 2t。
原料处理车间内大米、麦芽挑选粉碎过程产生的粉尘搜集后送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
的废气经 l 根 15m 高排气筒排放。大米、麦芽挑选粉碎的粉尘产生量分别为 0.9kg/h 和 0.
7kg/h,设计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5%,排风量 5000m3/h。
全厂废水包括糊化、糖化、发酵、洗瓶、过滤工序的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量为
1520m3/d,拟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到达?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送工业
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前,拟将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管线直
排 A 河。
该工业园区成立于 2022 年,规划建立处理规模 1.5×104 t/d 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固区消费废水,出水到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A 标准后排入 A 河,预
计 201 7 年 8 月投产}目前工业因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因资金问题投产日期将延
后。
注:①?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排入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啤酒企业-污水排
放执行预处理标准;排八自然水律的啤酒企业,污水排放执行限值标准;②?危险化学品重大
危险源辨识?规定,氨临界量为 10t。
【问墨】
1.分别指出图 4 -1 中 S2、S3、S4 的固废属性。
2.指出工程是否有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计算原料处理车间排气筒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
4.给出工程排水方案的 2 种优化途径,说明理由。
第五题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 A 河为 I。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四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
上游 3 级电站已建成发电,现拟建第 4 级电站,与上游第 3 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拟建电站
坝址位于 A 河河口上游约 11.5km 处,间隔 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址 18km,坝址处多年平均
流量 37m3/s,经右岸引水隧道洞引至下游 10. 5km 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
0.5km 有支流 B 河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 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 5 m3/s。拟在支流
B 河河口上游约 1km 处修建一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 B 河的 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
发电。电站装机容量 10 万 kW,设计最大坝高 35m,水库正常蓄水位 12 48m,回水长度 1.5km,
水库面积 0.lkn12,相应库容 113 万 n1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
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 A 河河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分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量耕地和
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消费用水均不在 A 河干流取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A 河流域共有六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洄游习性,仅在鱼
类产卵季节(3~4 月份)进展短间隔 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
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最近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A
河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已建 3 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
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 A 河河口上游 0. 5km 及支流 B 河河口上游 0.3km 尚存 2 处小型鱼
类产卵场;已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已审查通过的 A 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 B 河应划定为 A 河流域鱼类保护
河流,在电站建立工程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
【问题】
1.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2.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3.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4.提出 2 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第六题
某市生活垃圾燃烧发电厂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 900t,分两期建立,一期工程日处理生
活垃圾 600t,=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 300t,一期 I 程已于 2007 年通过竣 I 环保验收并投
产运行,目前日处理垃圾 600t。现拟建=期 I 程。
一期工程建立内容包括 2 台 300t/d 机械炉排炉、2 套热能利用系统、2 套烟气净化系统、
1 个垃圾贮坑、1 套渗滤液处理系统及 1 套其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敞开式),一期工程厂房
内预留二期工程燃烧炉位置。
垃圾贮坑按照规划总规模设计,贮坑才能 14000t,已采取封闭负压、防腐防渗、渗滤
液导排搜集等措施。坑内空气经风机引至燃烧炉作为助燃空气,检修期间垃圾储存在贮坑内
(年停炉检修三天)。燃烧燃气经半干法十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噁英和重金属。布袋除
尘净化后经 80m 高 3 管集束(使用 2 管、预留 1 管)烟囱排放,排放烟气中颗粒物、S02、NO。、
HCI。、Hg、二噁英类、CO 浓度分别为 25. 5mg/m3、89. 2mg/m3、320mg/m3、46. 3mg/m3、
0. 002mg/m3、0. 03ngTEQ/m3 和 20mg/m3.
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 300t/d,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 厌氧反响器+MBR 生化理
十纳滤,现状渗滤液最大处理量 180t/d,运行稳定,出水接收送至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
理厂处理。
燃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燃烧飞灰在场内进展水泥固化(添加整合剂)后送至危废
填埋场填埋。经检测,飞灰固化物二噁英含量(lμgTEQ/kg)和浸出液成分低于生活垃圾填埋
场入场要求。
拟建二期工程建立内容包括 1 台 300t/d 机械炉排炉、l 套热能利用系统和 l 套烟气净
化系统,与一期工程并联布置。配套建立 1 个 45m3 氨水储罐,其余公辅工程均依托现有设
施。燃烧烟气拟采用 SNCR 脱硝、半干法十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嗯英与重金属,布袋
除尘净化后经顸留的 1 管烟囱排放,设计脱硝效率 50%。
拟将二期工程垃圾渗滤液送一期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对一期工程烟气采用一样脱
硝工艺进展整改,并将一、二期工程飞灰固化物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注:?生活垃圾燃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22)排放烟气中污染物 th 均值限值要求:
颗粒物 30mg/m'、SO2100mg/m3、NOx300mg/m3、HCL60mg/m3、Hg0. 05mg/m3、二噁英类
0.1ngTEQ/m3、CO100mg/m3。
【问题】
1.评价二期工程 NO:达标排放情况。
2.二期工程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3.给出减少恶臭气体排放的改进措施。
4.二期工程拟定飞灰固化物处置去向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第七题
西南地区某高硫油气田工程组成包括 40 口油井、2 座转油站、1 座结合站以及 110km
的集输管线。管线穿越工程包括两处隧道,隧道长均为 1. 5km,高和宽均为 2.5km;管道施
工带宽度 14m,管道敷设包括施工带清理、挖沟、下管、覆土和地表恢复,管道中心线两侧
5m 内可恢复种植农作物或草本植物。
油田消费过程为:油井采出液和伴生气经管道输送到转油站进展油气别离,别离出的伴
生气和采出液分别经管道输送到结合站,在结合站内进展采出液脱硫、脱水处理和伴生气脱
硫处理等。
油气田开发区域内分布低山浅丘、中山丘陵区、台地和平坝,管道穿越的山区以林地为
主,无珍稀濒危物种,乔木植被包括柏木十麻栎十黄荆十岩花海桐群落和马尾松一短柄抱栎
群落,灌木植被包括黄荆、马桑、矮黄栌群落,草本植被由毛茛科、伞形科的植物构成,隧
道段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发育地展为白垩系红色砂岩,厚 100m,下伏侏罗系泥质页岩
表层红色砂岩风化程度一般,浅层风化裂隙水埋深 Im~3m。隧道从泥质页岩中穿越,隧道
顶部距山顶埋深 230 米,穿越的泥质页岩层与上部地下水层水力联络很弱。
山区段管道施工带临时占地采用种植当地植物恢复植被。在 2 个隧道进口附近低洼草地
各设置 1 处渣场,渣场弃渣量分别为 9875m3 和 785 0m3,渣场建挡渣墙。
结合站脱硫系统设计规模为 7.0×105 m3 /d,包括采出液脱硫和伴生气脱硫两部分,
设备有采出液脱硫塔、伴生气脱硫塔、真空过滤器、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及火炬等。采
出液脱硫塔脱出的舍硫化氢气体与伴生气混合后进入伴生气双塔脱硫装置,经吸收、氧化处
理
后,塔底产物(液硫)进入真空过滤器直接生成含水率为 30%的硫磺,塔顶气再经脱烃脱
水处理后成为天然气产品,无尾气放空,进站采出液和伴生气中总硫量为 8287t/a,脱硫系
统硫磺产量 2896t/a,净化天然气(含硫≤20mg/m3),产量 1. 015×108 m3/a。
结合站设 2 台采出液脱水沉降罐、3 台脱出水污水沉降罐。脱出硫化氢后的采出液经脱
水沉降罐处理后得到原油产品(含硫量 0. 53%),原油年产量 1.0×l05t,送油罐区储存,脱
出水经污水沉降罐处理后送注水站回注。
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各类沉降罐及原油储罐有逸散气体排放。
【问题】
1.说明山区段管道施工对植被的影响并给出恢复种植的植物种类。
2.隧道段施工对隧道上方植被是否造成影响?说明理由。
3.隧道弃渣场应补充哪些生态保护措施?说明理由。
4.指出结合站无组织排放源和污染因子。
5.本工程给出的信息是否满足结合站硫平衡分析的要求?说明理由。
第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