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湖南张家界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湖南张家界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本学科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 60 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同堂考试,考试时量共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 24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 每小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传说图中供奉的人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 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该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其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D.“仁”“为政以德” 3.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 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 B.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 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742 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 3:2:1080 年比例为 2:5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海外贸易繁盛 C.经济重心南移 B.水稻产量增加 D.都市经济繁荣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 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 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 A.豪迈的报国之情 C.飘逸的山水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 6.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其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学、医学、数学等领域。这 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A.开放性 B.实用性 C.理论性 D.实验性 7.民间曾流传过这样一段歌谣:“中国若是古希腊,湖南就是斯巴达;中国若是德意志, 湖南就是普鲁士。若要中国真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这首歌谣充分反映了湖南人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下列人物与歌谣相符的是( ) ①黄兴 ②曾国藩 ③左宗棠 ④康有为 ⑤谭嗣同 ⑥孙中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 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与下图对应的是( ) A.中共一大会址 C.遵义会议会址 B.古田会议会址 D.中共七大会场 9.“睡到了半夜过,门口嘛在过兵……大家都不要怕,这是嘛贺龙军……”这是反映湘鄂 川黔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一首民歌。1935 年 11 月 19 日,贺龙、任弼时领导这支军 队开始长征,其出发地是( ) A.永定区 B.武陵源区 C.慈利县 D.桑植县 10.某校学生暑期去西安研学旅行,导游在介绍华清池时说道:“1936 年 12 月 12 日,曾 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该事件和平解决的重要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 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南京解放 B.挺进大别山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1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抗美援朝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香港回 归 ⑤中共十八大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①③④⑤ 13.他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于 1955 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 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 下图中的(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钱学森 D.屠呦呦 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 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 6 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5.欧洲中世纪常常被认为是最黑暗的时代,但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 “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A.城市的自治 C.大学的兴起 B.庄园法庭的建立 D.工商业的繁荣 16.2022 年 12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
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 ) A.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B.《医典》、《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D.《荷马史诗》、《十二铜表法》、帕特农神庙 17.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如图所示的新航路开辟。第一次 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一壶开水使瓦特认识了蒸汽的伟大,一只苹果使牛顿悟出了地心引力。”牛顿在天文 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下列属于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是( ) A.《物种起源》 C.《共产党宣言》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资本论》 19.19 世纪初,拉美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由从前专制王权殖民统治下的一个个辖区,创 建了一系列民族国家,成为了现代化的发展实体。下列领导拉美获得民族独立的人物是 ( ) A.圣马丁、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甘地 C.扎格鲁尔、曼德拉 D.卡德纳斯、卡斯特罗 20.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它们的共同影响是 (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C.彻底废除了农奴制 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 年 3 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 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国际 C.苏维埃政府 D.共产国际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亚洲到欧洲,由北非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由局部战争再到全球战 争的过程。其转折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23.二战后的 40 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被称为“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成立 D.“华约”成立 24.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但美国 却逆潮流而动,成为世界最大的“乱源”,其表现有( ) ①发动伊拉克战争 ②轰炸“南联盟” ③发动“贸易战” ④打压华为和 TikTok(抖音) ⑤发动“911”事件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3 个小题,25 题 12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共 36 分。请将每 小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中国 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哪两个?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 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
础……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 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民族交融的重大改革名称。其 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措施有哪些?唐朝“在民族关系上有很大的建树”, 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三 图 1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图 2 台湾光复 (3)图 1 中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图 2 是哪场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列表(部分) 不平等条约名 称 主要内容(节选) 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南京条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 约》 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① ②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 《辛丑条 清政府赔款白银(③)两,分 39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
约》 年还清 封建社会的深渊 《九国公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 约》 业机会均等原则 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建国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柱状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 政策是什么?推动七十年代我国出现建交高潮的重大外交事件有哪些? 材料 2023 年 4 月 6 日,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 方联合声明,这对中东宿敌正式复交。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建立公正、和平、包容、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二十一世 纪以来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请举两例子以说明) (4)综上所述,谈谈中国近现代史上外交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 ——摘编自新华网 因素有哪些?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化(也指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 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 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 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法、美为实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分别颁 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它们实现“经济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围绕“近代化(现代化)”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在 200 字左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