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物理和化学两部分,共 10 页。满分 120 分,其中物理 70 分、化学 50 分。两科 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 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超声波洗碗机是一种常用电器。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传播速度是 3×105km/s 【答案】A 【解析】 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不能传递能量 【详解】A.超声波是一种不可听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声音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故 C 错误; D.超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 D 错误。 故选 A。 2. 如图甲,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 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低于 0°C.这时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 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乙。白霜的形成属于( )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A. 熔化 【答案】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 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霜,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3. 某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天然磁石仿制图甲所示的司南,他以该磁石的 D端为勺柄打磨成司 南,再用细线将其悬挂,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磁石的 D端是 S 极 B. 天然磁石的 B端是 S 极 C. 天然磁石 B、D两端磁性最弱 D. 图丙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球的 北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发,最后回到 S 极,由图乙可知,天 然磁石的 D端是 S 极,故 A 正确,B 错误; C.磁体的磁极部分磁性最强,天然磁石 B、D两端磁性最强,C 错误; D.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图丙中,勺柄是 S 极,根据磁极间相互 作用规律,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磁的北极即地球的南方,D 错误。 故选 A。 4. 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 “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 的教育短片.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 B. 同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 C. 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 D. 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 【答案】B 【解析】 【详解】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其中两个 模块相当于两个开关,与模块相连的电视能够独立工作,所以两个模块是并联的,故 B 正确.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青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D. 小鸟掠过水面,它在水中的虚像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 B.青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C 正确; D.小鸟掠过水面,它在水中的虚像大小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6. 图为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竿的力改变了竿的形状 B. 竿对人没有作用力 C. 竿发生了塑性形变 D. 人在上升时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对竿施加了力,这个力使竿弯曲,即改变了竿的形状,故 A 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竿施加了力,竿对人也有作用力,故 B 错误; C.撑竿时竿的形状发生变化,之后竿还可以恢复原状,所以撑竿是发生了弹性形变,故 C 错误; D.人在上升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 D 错误。 故选 A。 7.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手机充电器长时间地插在插座上 B. 断开电源开关后,再更换灯泡 C. 使用试电笔时,手直接接触它的笔尖 D. 家庭电路保险丝断了,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A.手机充电器长时间地插在插座上,不但浪费电能,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故 A 不 符合题意; B.为确保安全,更换灯泡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开关,故 B 符合题意; C.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直接接触它的笔尖,以防止在笔尖接触火线 时发生触电事故,故 C 不符合题意; D.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家庭电路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铁丝代 替保险丝,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 过程中( ) A. 人脸是光源 B. 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 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 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人脸自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光线,所以人 脸不是光源,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该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应该是大于 两倍焦距,即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之外,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是凸透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 像,两者是不同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 B 解析可知,该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9. 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漏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夹菜时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杆 C. 用吸管从杯子里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D. 纸条向上飘起时,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漏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夹菜时使用的筷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用吸管从杯子里吸饮料,嘴里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嘴里,利用 了大气压,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纸条向上飘起时,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b 端滑到 a 端, 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定值电阻 R 的阻值是 8 C.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0 ~ 18 0 ~12 【答案】D 【解析】 B. 定值电阻 R 的阻值是 4 D.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详解】AB.由电路图甲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 R 两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当滑片在 a 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示数最大;由欧姆定律可得 UR  I  9V 6   1.5A 故 AB 错误; CD.由图乙可知,电源电压为 U  ;当滑片 P 在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 0.5A, 9V 有 得 0.5A  9V   6 R P P 12 R  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0 ~12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11. 某同学用铅笔、细铁丝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他将密度计先后插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 乙两个相同容器中。当密度计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大 B. 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小 C. 乙容器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较小 D.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密度计是根据漂浮条件工作的,由图可知,同一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 浮力相同,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V V排甲 排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排 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故 A 错误; gV浮 液 B.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p gh 可知,密度小的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小, 故 B 正确; C.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故 C 错误; D.两容器相同,甲中液体密度大于乙中液体密度,两液体体积相等,则密度大的甲杯中液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液体的重力,则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两 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强的定义式 Fp  可知,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故 D 错误。 S 故选 B。 12. 两轮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备受中学生的喜爱。如图所示,当人操控平 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闭电机后,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B. 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慢慢停下来 C. 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惯性不是一种作用,而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故 A 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做匀速直线运 动,故 B 错误; C.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 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正确;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 故选 C。 13. 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在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内 为患者测温和治疗时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上常常模糊不 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眼罩模糊不清是因为眼罩玻璃片上有水蒸气 B. 医护人员使用的测温枪可以探测发热病人的内能,从而显示温度 C. 负压病房由于气压低,所以病房外的新鲜空气进不到病房内 D. 新冠病毒通过病人飞沫传播不属于扩散现象 【答案】D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A.眼罩模糊不清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成小水珠附着在眼罩上,故 A 错误; B.人体温度升高时,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测温枪是利用发热病人发出的红外线测温 的,故 B 错误; C.负压病房内气体压强小于室外的大气压,新鲜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室外流向室内, 故 C 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飞沫不属于分子,飞沫传播不属于扩散 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 D。 14. 荡秋千是中小学生喜欢的游戏,如图为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 A点由静止释放,到 达 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在 B、C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B. 球在 A、D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C. 球从 B点到 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 球从 O点到 D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质量相同,因而重力势能相同;但小球在 B点的速度 大于在 C点的速度,即小球在 B点的动能大于在 C点的动能,所以小球在 B、C两点的机械 能不相等,故 A 错误; B.A、D两点高度不同,A点的重力势能大于 D点的重力势能,故 B 错误; C.球从 B点到 O点的过程中,由于存在阻力,机械能减少,故 C 正确; D.球从 O点到 D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5. 一个钢瓶内装有氧气,某次抢救新冠肺炎病人用去了一部分,罐内氧气的质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答案】 ①. 变小 ②. 变小 【解析】 【详解】[1][2]钢瓶内氧气用去了一部分后,罐内氧气质量 m变小;但氧气的体积即钢瓶的 容积 V不变,由密度的计算公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