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安徽滁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安徽滁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 17 小题,满分 4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 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 符合题意) 1. 小明为病愈康复期的奶奶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量丰富的是 A. 凉拌西红柿 B. 清蒸鱼 C. 紫菜汤 D. 米饭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西红柿是蔬菜,富含维生素。 B. 鱼是肉类,富含蛋白质。 C. 紫菜中碘元素较多,富含无机盐。 D. 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B。 2. 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 食安全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 害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正确。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可以减少水与土壤污染,防治病虫害,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正确。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助于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环境,正确。 D. 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很多难以使用蒸煮等方法除去,错误。 故选:D。 3. 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 B. Al2O3 中 Al 为+2 价 C. 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错误。 B.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氧化铝中氧元素为-2 价,所以铝元素为+3 价, 错误。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硬铝是铝的合金,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正 确。 D. 地壳中含量前 5 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错误。 故选:C。 4. 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 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含有 O2 C. 属于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B.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详解】A. 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荷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 氧化物。错误。 D. 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14×1):(16×2),碳元 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B。 5. 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 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A. 玻璃棒 B. 酒精灯 C. 漏斗 D. 试管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需要计算、称量(使用托盘天平、药匙)、 量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使用烧杯、玻璃棒)。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进行溶解(使用烧杯、玻璃棒)、过滤(使用铁架台、烧杯、 漏斗’玻璃棒)、蒸发(使用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玻璃棒)。 所以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 A。 6.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B C D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 发生了乳化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 K2CO3) K2CO3 属于复合肥料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 pH>7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油滴除 去,发生了乳化,正确。 B. 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C. 碳酸钾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是因为食醋 pH<7,呈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 镁等反应。错误。 故选:A。 7.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 质 C.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H +O =H O 2 D. 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 供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淡蓝色。错误。 B.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错误。 C. 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H +O 点燃 2 2H O 2 。 错误。 D. 可燃气体不纯与空气混合燃烧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 障,正确。 故选:D。 8. 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 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 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 X 的化学式为 CH2O C. CO2 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 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 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效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X 的化学式为 C2H4O2,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2 合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且含 有氢元素,因此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 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成分 生石灰、苛性钠、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碳 酸钠 A. A 【答案】D 【解析】 B. B C. C D. D 【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 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可选用排除法进行快速排除,即只要发现一种物质不符合排列要 求,即可排除该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是混合物,它是将木炭精加工后制得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碳酸钠是由钠 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含碳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碳酸钠是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盐,故选项错误; D、铁粉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铝粉是由铝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 属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B. 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 B. 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 阻止铝和空气接触进一步被腐蚀,所以铝在空气中抗腐蚀。错误。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均为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正确。 D. 锌活动性比氢强,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铜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稀硫酸反应。错 误。 故选:C。 11. 2021 年 12 月 9 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 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B C D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 在空中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 颜料溶于水形成溶液 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 CO2 气体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水的形状发生改变,但依然是液态。 错误。 B.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燃料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是溶液。正确。 C. 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所以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 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 CO2 气体,正确。 D.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是因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带有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人的鼻子, 使人闻到了气味。正确。 故选:A。 12. 已知 KNO3 在 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 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 中 KNO3 的质量分数为 10.0% B. Ⅱ中溶液是 30℃时 KNO3 的不饱和 溶液 C. Ⅱ中 KNO3 的质量分数是 I 中的 2 倍 D. Ⅲ中有 KNO3 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I 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 5g  50g 5g  100% 9.1%  。错误。 B. Ⅱ中溶剂质量为 50g。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45.8g,则该温度 50g 水中最多溶解 22.9g 硝酸钾达到饱和,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为 5g+5g=10,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C. Ⅱ中 KNO3 的质量分数为  5g 5g   5g 5g 50g  100 16.7%  ,不是 I 中的 2 倍,错误。 D.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则 50g 水中最多溶解 15.8g 硝酸钾,而加入硝酸钾的 质量为 10g,能全部溶解,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 故选:B。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 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 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温度为 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 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 (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 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C. 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 D. 水蒸气冷凝为水流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图中 a 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1)塑料 (2)2H2O2=2H2O+O2↑ (3)B (4)形成的水滴粒径大于 10 微米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文中“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 属等材料表面”中涉及到的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小问 2 详解】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所以不稳定。化学方程式为 2 2H O =2H O+O  。 2 2 2 【小问 3 详解】 A.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有新 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B. 从“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则说明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可能是混合物,含有水和过氧化氢。错误。 C. 水蒸气冷凝可能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 气无污染,所以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正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