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A 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忧戚.(qì)
矫.揉造作(jiǎo)
B. 宽宥.(yòu) 伶.俐(líng) 画龙点睛.(jīng)
C. 惘.然(wǎng) 作揖.(yī)
顿开茅塞.(sè)
D. 灰烬.(jìn) 栈.桥(zhàn) 前仆.后继(pū)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字音。
A.忧戚.(qì)——qī;故选 A。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使后之学者默守前人的旧说,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
B. 一个人不应该防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C. 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绸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D. 范进唯唯连声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字形。
A.默守——墨守;
B.防碍——妨碍;
C.绸密——稠密;
故选 D。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农民的脱贫信心与日俱增....。
B. 在抗疫战士的大公无私面前,任何文字的阐述都显得言不及义....。
C. 雪停了,西岭雪山在夕阳装点下,一派红妆素裹....。
D. 那些荒诞不实的言论,在时间和现实面前终究会不攻自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正确;
B.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与“文字的阐述”语境不合;
C.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正确;
D.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正确;
故选 B。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以成都为主基地的川航公司,计划在 2021 年夏航季以 10 架飞机运力开启天府转场新篇
章。
B. 传统戏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造成的。
C. 不仅青春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向前、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D.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取得了冠军。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B.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C.语序不当,改“不仅青春”为“青春不仅”;
D.成分残缺,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
故选 A。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县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罕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具:同“俱”,全
A. 百废具.兴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云归而岩穴暝.
D. 客.此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临:居高而下
暝:黄昏
客:客居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居庙堂之.高
D. 水落而.石出者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不以.物喜
负者歌于.途
四时之.景不同
朝而.往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A. 被贬的政客和发牢骚的人,多在这里聚会,看到自然景物的情况,恐怕不会有所不同吧?
B. 被贬的政客和发牢骚的人,多在这里开会,看到自然景物的情况,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C. 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开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不会有所不同
吧?
D. 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景物特色不同。甲文绘洞庭湖壮阔浩荡,乙文画琅琊山变幻多姿,丙文描西湖雪景
洁净脱俗。
B. 选文语言特色各异。甲文骈散错落呈音韵之美;乙文巧用虚词舒缓自如;丙文善用白描
意趣高雅。
C. 选文言志有别。甲文抒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言先忧后乐的政治情怀;丙文寄隐隐
的故国之思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 选文细节处理精当。甲文开篇交代作记缘由十分必要;乙文于自问自答问隐含“太守谓
谁”的悬念;丙文用“湖中人鸟声俱绝”言雪后西湖的空寂。
【答案】5. C
6. B
7. D
8. C
【解析】
【5 题详解】
考查词语释义。
C.句意为: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介词,来/介词,因为;
B.相同,介词,在;
C.不同,倒装助词,无实意/助词,的;
D.不同,表顺承/表修饰;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骚人,诗人。会,聚会。览物之情,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得无,恐怕。异,不同。故译为: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
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故选 D。
【8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
C.根据甲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抒发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
理想。根据乙文原文中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可知,
乙文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故选 C。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
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
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
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
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
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
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
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
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
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
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
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
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
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
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
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
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丙】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
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
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
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
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
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
样痴的人啊!”
三、默写(共 6 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月夜忆舍弟》杜甫)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苏轼)
(2)请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或李商隐《无题》的首联和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写题目,再默写诗歌)
【答案】 ①.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②. 戍鼓断人行
③. 千里共婵娟
④. 《商山
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戍、婵娟、铎、声、茅、蜡炬。
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低姿态进入
崔耕和
①你见过打太极拳吗?无论是陈氏还是杨氏,无论是“四十八式”还是“七十二式”,
或弓或曲,轻灵沉稳,势断意连,讲究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天人合一。
②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曲,至少经常听流行歌曲。你是否发现,很少有歌曲是以高
音起奏的,几乎每一首歌曲的过门都是舒缓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会带来歌曲的跌宕
起伏、荡气回肠。
③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当宣纸铺好,构思了然于胸,几乎没有画家
会先泼重墨。他们大都先施底色,由浅入深,深浅结合。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是韵味,
是内涵,是层次。同时他们还不忘“留白”,“留白天地宽”、“留白留余韵”。
④以上这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
足势头,把事做好。
⑤做人也同理。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胆、当牛做
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甲)______三国的刘备若无“三顾茅庐”
的求贤之举和平时礼贤下士的谦恭姿态,是不会成鼎足大业的。
⑥人的一生要经历千门万坎,千曲百折,所面临的事情不见得件件称心如意,这就需要
我们不断调整姿态和心态,否则就有可能碰壁。学会低姿态,该低时就低,绝非懦弱和畏缩。
(乙)________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掉光后,柔软的舌头还在。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
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
⑦你没见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取得成功的,即使成功也肯定是一
时的成功,也没见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俯下身子的人会干成实事的。亚里士多德
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看来
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
悟事情的真谛。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
(选自《智慧》,有删改)
10. 通读全文,梳理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
一、第①—④段,列举事实,引出论点:A________(举例论证)
二、第⑤-⑥段,由事及人,分析论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三、第⑦段,正反说理,得出结论: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11. 原文“战场上,当面临敌人枪弹袭来时,最明智的选择是低下身子甚至卧倒,才能最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限度地避免危险。”在选编过程中不小心被删除,如果进行还原,你觉得放在甲处还是乙处
更合适?请简述理由。
12. 结合自己的学习或成长经历,谈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低姿态进入”。
【答案】10.
①. 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
②. 唯有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方能实
现预期的高结果(或: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
备条件)
③. 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11. 放在乙处;此句列举“战士面对敌人袭击要低下身子躲避危险”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
证了“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这一分论点。
12. 在学习中,当我确定要实现远大的学习目标时,我会将目光聚焦在当下,低姿态进入。
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蓄足势头,保持低调踏实做事态度,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逐步实
现远大的目标。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空,根据选文第①段“你见过打太极拳吗”、②段“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曲,至少
经常听流行歌曲”、③段“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和选文第④段“以上这
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
做好”可知,选文①—④段,列举打太极、欣赏乐曲、观摩山水画等事实,引出论点:做事
最好低姿态进入;
第二空,根据选文第⑦段“你没见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取得成功的,
即使成功也肯定是一时的成功,也没见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俯下身子的人会干成
实事的”“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情的真谛。低姿态进入
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可知,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进而得出“唯
有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方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这一观点。
第三空,根据“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
煌人生的必备条件。’”可知,此处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论证高中标准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
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属于引用/道理论证。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结合选文第⑤段“做人也同理。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
胆、当牛做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可知,此处引用越王勾践卧薪
尝胆的事例,意在论证“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
做好”这一分论点;
结合选文第⑥段“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掉光后,柔软的舌头还在。学会低姿态,是修身、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可知,此处引用老子所说的话,意在论证“学会低姿态,是
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这一分观点;
“战场上,当面临敌人枪弹袭来时,最明智的选择是低下身子甚至卧倒,才能最大限度地避
免危险”是在论述“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因此,该语段
应放在乙处。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主旨把握。
根据④段“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⑦段
“你没见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取得成功的,即使成功也肯定是一时的
成功,也没见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俯下身子的人会干成实事的”等内容联系生活
实际谈论,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谦虚、谨慎、不懂就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
能打好基础,把事情做好。切不可骄傲,目空一切。
五、作文(共 60 分)
13. 按要求作文
你欣赏的少年,是什么模样?他(她)当然跟年龄有关——月下捕盐的小闰土是活泼强
健的少年,战胜孤独的杜小康是勇敢坚强的少年;他(她)也许跟年龄无关——仕途遇挫后
举杯高歌,坚守理想的李白是潇洒乐观的少年,遭遇贬谪却励精图治、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是
荣辱不惊的少年,茫茫雪原中豪情激荡的毛泽东是胸怀天下的少年……少年,你究竟有多少
故事值得讲述,有多少诗章值得抒写,有多少感悟值得分享?
请以“
的少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有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不服输的少年
大家好,我叫××,今年十五岁,是个九年级的学生。我四肢健全,五官嘛,我自己看
起来是挺端正的。
我的爱好有很多,滑滑板是我的最爱。七岁那年,有一次看动画片,我看到动画片中的
那些人踩在滑板上肆意地穿行在大街小巷,真是既酷又帅还威风,就央求爸爸给我买了一个
滑板。
之后,我每天在小区里练习滑滑板。刚开始的时候,滑板特别不听话,老是跟我作对,
经常让我摔跤,可是我却毫不气馁。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终于驯服了这只猛兽,渐渐地,
滑板好像和我融为一体了。每当我踏上滑板的时候,一切的烦恼和不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
了,感觉全身都轻飘飘的,像要飞起来一样。就这样,滑板陪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