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12 月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装饰.(shì) 妖.娆(yáo) B. 桑梓.(zǐ) 豢.养(huàn) 折.腰(zhé) 洋溢.(yì) 不屑置辨.(biàn) 天伦.之乐(lún) C. 发怔.(zhèng) 勾.当(gōu) 聒燥.(zào) 走投.无路(tóu) D. 筵.席(yàn) 诓.骗(kuāng) 渺.茫(miǎo) 不言而谕.(y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A.妖.娆(yáo)——yāo ,不屑置辨.(biàn)——不屑置辩; C.勾.当(gōu)——gòu ,聒燥.(zào)——聒噪; D.筵.席(yàn)——yán ,不言而谕.(yù)——不言而喻; 故选 B。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遇见,分明是种缘。从不需要特别的预约。__________着深奥的禅意,注定于冥冥之中, 而又释放在__________。就像经过漫长寒冬的煎熬,你遍寻春天不着、__________,在某个 未知的早晨,你懒懒地躺在床上,倦怠的心正无处安放,忽然间从窗外射进一缕朝阳,柔柔 的,暖暖的,__________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A. 蕴藏 意料之中 B. 包含 意料之中 C. 蕴藏 预料之外 D. 包含 预料之外 然而 然后 然而 然后 夹杂 挟带 挟带 夹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包含:里边含有。 空一,根据“__________着深奥的禅意”语境可知,此处有蓄积深藏未露之意,应使用“蕴 藏”。排除 BD; 意料之中:符合对事情发展情况、结果等的估计和推测。 预料之外:超出人们的估计和猜想。 空二,根据“注定于冥冥之中,而又释放在_________”语境可知,此处是没有想到的意思, 应使用“预料之外”。排除 A; 然而:用在句子中表转折。 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空三,根据“你遍寻春天不着、__________,在某个未知的早晨,你懒懒地躺在床上,倦怠 的心正无处安放,忽然间从窗外射进一缕朝阳,柔柔的,暖暖的”语境可知,此处表转折, 应使用“然而”。继续排除 BD; 夹杂:搀杂;混杂。 挟带:混杂在他物中秘密携带。 空四,根据“__________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语境可知,此处指朝阳混杂在清新的气息 中被秘密携带进来,应使用“挟带”。仍排除 A; 故选 C。 3. 下列各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建成后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天舟 系列货运飞船将以平均每年 2 艘的频度实施发射。②该系列货运飞船为中国独立自主研制, 由货物舱(一般为全密封状态)和资源舱组成。③运行轨道不高于 450 公里,物资上行能力 约 6.5 吨,在轨飞行时间约 1 年,④因其具有运输能力强、飞行时间长、发射频度高等突出 优势既是中国空间站专属货物和补给运输平台.也可以拓展成为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空间科 学技术和应用项目试验平台。 A. “推进”“应用”是名词,“发展阶段”是动宾短语。 B.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将以平均每年 2 艘的频度实施发射。这句话的主语是“货运”谓语 是“发射”。 C. “既是中国空间站专属货物和补给运输平台,也可以拓展成为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空间 科学技术和应用项目试验平台。”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D. 语段的正确排列顺序应为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运用。 A.分析不正确。“推进”是动词,而非名词; B.分析不正确。“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将以平均每年 2 艘的频度实施发射。”一句主语部分是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中心语是“飞船”,因此主语是“飞船”,而非“货运”; D.分析不正确。纵观语段,说明的是“目前,中国空间站”的情况,顺序合理,无需调整, 如改成“②①④③”反而混乱; 故选 C。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 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字景瀛,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 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B. 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C. 《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的统治者是马,有一种形状像人的畜牲名叫耶胡,他们好吃懒 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寻找、争夺一种发光的石头。 D. 《繁星·春水》表达了诗人冰心对自然、童年、母爱的赞颂之情,虽是“零碎的思想”, 却蕴藏着朴素而深邃的哲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C.“慧骃国的统治者是马”表述不正确。在“慧骃国”,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故选 C。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 乞用心。”A 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 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A 道:“三十六计,走为 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
选文中 A 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该 选文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名称。 【答案】宋江。性格特点:仗义(仁义)。情节名称:宋江私放晁盖。 【解析】 【详解】该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写的 是智取生辰纲事发后,白胜被捉,供出了其他几个人,官衙要捉拿为首的晁盖,宋江私自放 跑了晁盖。人物 A 是宋江,精明练达、喜好结交英雄豪杰、为人仗义、讲义气 6. 古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发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蕴含深刻的哲理。 【答案】 ①. 千里共婵娟 ②.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③. 弓如霹雳弦惊 ④. 为 报倾城随太守 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婵娟、谬称、霹雳、倾、畔。 二、古诗文阅读(17 分) (一)(3 分)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乙】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②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③,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②昔人:指唐代名相李德裕,他风骨铮铮,因事 被贬于此建怀嵩楼。③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字里行间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 悲凉。 B.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颔联虽写深秋之景,却有群山争出,野菊竞放,萧索中 现生机。 C. 两首诗都借意象展胸怀,“沉舟”“病树”和“西风”“斜日”都能够表现出诗人的乐 观昂扬。 D. 两首诗皆用手法增意蕴,“闻笛赋”巧借典故表怀友之情,“踏雪来”妙用实写显无畏 之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内心充满惆怅; 故选 C。 (二)(14 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彭城①郎玉柱,其先世官至太守,居官廉,得俸不治生产积书盈屋。至玉柱,尤痴。家 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父在时曾书劝学篇黏其座右。郎日讽诵,又悼以 素纱,惟恐磨灭。昼夜研读,无问寒暑。文宗临试,辄首拔之②。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①彭城:古县名。②首拔之:岁试或科试选拔他为榜首。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益.慕圣贤之道 香远益.清(《爱莲说》) B. 弗之.怠 C. 居.官廉 但微颔之.(《卖油翁》)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D. 一.卷不忍置 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 10.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父 在 时 曾 书 劝 学 篇 黏 其 座 右 11. 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作者借书有时间限制,需要“___________”,即使天气寒冷到“___________” 也不能懈怠,从而突出作者读书条件的艰苦和他的持之以恒。(用文中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是写读书的故事,请分析侧重点有何不同。___________ 【答案】8. A 9. (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2)东西都卖光了,只 有父亲的藏书,一本也不忍卖掉。 10. 父 在 时 /曾 书 劝 学 篇 /黏 其 座 右。 11. ①. 计日以还 ②.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③. 甲文主要侧重于记叙自己用 借书和抄书来克服无书之难的经历,借此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乙文侧重于记叙郎玉柱珍爱 父亲的藏书,昼夜研读。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副词,更加\副词,更加; B.代词,指抄书\补齐音节,不译; C.动词,担任\动词,停留; D.数词,一\副词,全; 故选 A。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故:所以。余:我。虽:虽然。卒:最终。(2)鬻:卖。惟: 只,只是。置:弃置。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句意:父亲在时,曾抄录《劝学篇》贴在郎玉柱书桌的右边。分析句意可知, “父在时”点明时间,“书劝学篇”与“黏其座右”是先后两个动作。故断句为:父 在 时 /曾 书 劝 学 篇 /黏 其 座 右。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第一空:根据甲文中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可得:计日以还。 即,计算着日期归还。 第二空:根据甲文中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得:砚冰坚,手指不 可屈伸。即,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 (2)根据甲文中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可知,本文侧重于记叙自己用借书和抄书来克服无书之难,借以勉励马生 刻苦学习。 根据乙文中的“至玉柱,尤痴。家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昼夜研读, 无问寒暑”可知,本文侧重记叙郎玉柱珍爱父亲的藏书,昼夜研读的故事。 宋濂无书可读,而郎玉柱家有藏书,两者的经历并不相同。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 手用笔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 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
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 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脸色从未稍变 得缓和。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 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 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乙】郎玉柱,是彭城人。他的父亲曾做过太守,为官清廉,得到俸禄后,不置田产,酷爱 买书,积攒了满满一屋子。到了玉柱,尤其痴:家里非常贫困,东西都卖光了,只有父亲的 藏书,一本也不忍卖掉。父亲在时,曾抄录《劝学篇》贴在郎玉柱书桌的右边。玉柱每天都 要读上几遍,还罩上层白纱,恐怕磨坏了。早晚研读诗书,不过问寒暑变化。文宗主持殿试, 选拔他为榜首。 三、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8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礼”字的字源及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豊”为“礼”.并无“示”字旁。甲骨文作“豆”中盛放 两串“玉”。“豊”象盛玉以奉神祇之器,引申出事奉神祇之事称为“礼”。事神之事加 “示”,表示事奉神祇;“丰”本象行礼之器,从“豆”,表荐玉为礼之仪节。后加“示”, 意思更为显豁,表示把盛有荐玉的祭器敬献给神祇。本义为举行礼仪,祭神祈福。 【材料二】 中国是拥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同时重视礼制建设与 礼俗教化。《周易•系辞》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敬天礼地、 体现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包蕴礼义核心的礼仪文化。荀子《礼论》说:“上事天,下事地, 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强调“礼”的功能,礼仪文化依循三大伦理原则,即 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理, 这三者是“礼”的核心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所在。 (选自《光明日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