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毎题 1 分,共 25 分。) 1. 2019 年 10 月 19 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2000 余件藏品集中展示了二里头 遗址作为“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下列文物属于该馆藏品的是( ) B. D. A. C.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中的四件文物,A 项是远古时代半坡居民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B 项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铜牌饰,C 项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D 项是西周晚期青铜器 毛公鼎,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诏曰:梁王、城阳王亲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 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诏书采纳了下列哪位人物的建议( ) B. 司马迁 C. 霍去病 D. 主父偃 A. 董仲舒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的做法称为“推恩”, 这是汉武帝针对西汉王国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统治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颁布实 施的“推恩令”,D 项正确;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与 诸侯国问题无关,排除 A 项;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主要活动是写成《史记》,排除 B 项; 霍去病的事迹是出击匈奴,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下列作品中,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的是
( ) A. C. 【答案】A 【解析】 B. 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被誉为“魏碑第一”的是《张猛龙碑》,A 项正确;B 项是《颜 家庙碑》,排除;C 项是《九成宫醴泉铭》,排除;D 项是《兰亭集序》,排除。故选 A 项。 4. 《东京梦华录卷二御街》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 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曾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表明( ) A. 诸子百家争鸣 C. 都市生活繁华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中外交流频繁 D. 闭关锁国推行 【详解】材料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说明北宋时“市”的 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体现了北宋都市生活繁华,C 项正确;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思想方
面,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闭关锁国,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5. 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历代政府设置机构(官职)管理。下列机构(官职)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府 ②伊犁将军 ③驻藏大臣 ④宣政院 A. ①④③②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宣政院直接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1684 年设台湾府, 1727 年,雍正皇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乾隆皇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 年,在新疆设立 伊犁将军。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①③②,D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 意,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6. 2020 年 12 月 1 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为下图文物举行“划 拨入藏仪式”,这是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它的流失开始于( ) B. 1860 年 C. 1894 年 D. 1900 年 A. 1840 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 年,英、法两国借口换
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 月初,英法联军对 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所以题干中文物的流失开始 于 1860 年,B 项正确;1840 年是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1894 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开始的时间, 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C 项;1900 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的时间,与题意不符,排 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7. “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指下了现代化的大学堂和新派企业开办在 沿海及沿江城市。”“自强运动”是指(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 C. 洋务运动 D. 戊戌变 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60——90 年代,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 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项正确;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 意志,排除 A 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排除 B 项;戊戌变法主张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8. 他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他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 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以 B 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A 项人 物是李鸿章,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C 项人物是孙中山,他是资 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排除 C 项;D 项人物是陈独秀,没有在《直报》上 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9. 下图为上海《新申报》“号外”:“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后复赴曹汝霖家,因止入内, 打破电灯,曹宅焚烧,学生数人被捕。“号外”描述的事件是( ) A. 袁世凯的上台 C. 五四运动爆发 【答案】C 【解析】 B.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西安事变的发生
【详解】根据“曹汝霖”、“曹宅焚烧”并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中的火烧赵家楼, 所以“号外”描述的事件是五四运动,而非袁世凯上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西安事变的发 生,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0. 今年是中共一大召开 100 周年。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确定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B. 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 通过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D.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1921 年的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确定党的奋 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 A 项符合题意;1922 年召开了中共二大确立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排除 B 项;1927 年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排除 C 项;1935 年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路 线,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11. 伦敦《泰晤士报》1937 年 11 月 28 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 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该报道中“作战”的中心地是( ) B. 武汉 C. 南京 D. 徐州 A. 上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1937 年 8 月 13 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 民政府组织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材料 “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描述的战役就是淞沪会战,故排除 BCD,A 项正确。故选 A 项。 【点睛】 12. 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强渡黄河天险,挺进中原,威胁南京和武汉。该军事行动发生 于( ) A. 1927 年 B. 1936 年 C. 1940 年 D. 1947 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947 年 6 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强渡黄河天险, 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 汉,D 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3. 下列关于《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中数据变化主要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 1924 年版 A. 清政府放松设厂的条件 B.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C. 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D. 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4 年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此时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 列奖励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项正确;1914 年清政府已经不复存在, 排除 A 项;此时欧战爆发,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放松,排除 B 项;此时官僚资本主义还没有 建立和扩张,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4. 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 贷等多个方面。该法典产生于( ) B. 北非 C. 南亚 D. 西亚 A. 欧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莫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十分
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 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D 项正确;ABC 项与《汉谟拉比法典》 的产生无关,排除。故选 D 项。 【点睛】 15. 公元前 2 世纪,它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它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共和国 C. 罗马帝国 D. 东罗马 帝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罗马共和国是从前 509 年到公元前 27 年之间的古罗马政权。经过四次马其顿战争, 罗马共和国征服了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 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故 B 项正确;亚历山大帝 国存在于前 336 年到公元前 323 年,时间不符,排除 A 项;公元前 27 年,即公元前 1 世纪, 罗马帝国建立,排除 C 项;东罗马帝国一般指拜占廷帝国,存在于公元 395 年到公元 1453 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16. 下列关于封君与封臣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B. 封臣要为封君服兵役 C. 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 D. 查理曼帝国时期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从而形成封君封臣制度, 而查理曼继任法兰克王国的王位是在 8 世纪后期,D 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8 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 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 臣,新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其中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最重 要的仪式,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 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 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ABC 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