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河北邯郸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河北邯郸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 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 题 14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yǒng héng)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 地切割着,雕凿..着,(huǎn màn)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 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 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 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 轮。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ǒng héng)_____________②(huǎn màn)____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静穆_____________②雕凿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褶”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
部,再查______画。 (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中“番”作量词时的三个义项。文段中“这番模样” 的“番”意思是什么? 番 fān 量①种;样:别有一~天地。②用于心思、言语、过程等(数词限于“一、几”): 一~好意|经过几~风雨|这~话让他开了窍。③回:次;遍:思考一~|几~周折|三~ 五次|翻了一~(数量加了一倍)。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柏坡岭下,这一带村庄______(紧密/稠密),相距多在三四华 里,且沿滹沱河分布。这里依山傍水,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______ (保障/保险)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西柏坡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 行山交汇处,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形状如马蹄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比较隐蔽,此 处西扼太行群山,东临冀中平原,交通便利,易守难攻。西柏坡(甲)适宜危急时刻向深山 转移。(乙)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西柏坡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国 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 才 B. 既 就 C. 因为 所以 D. 既 又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二部分(3~18 题 56 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 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参差荇菜,①______”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 从“唧唧复唧唧,②______”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从“③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 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④______,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园的恬淡;柳宗元的 “⑤______,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中的“⑥______,此乐何极”, 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6 分) 4. 某公园内池塘周围遍植垂柳,树干上悬挂着写有咏柳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 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杨柳青青著地垂 渡头杨柳青青 一树春风千万枝 日借嫩黄初著柳 杨花漫漫搅天飞 枝枝叶叶离情 嫩于金色软于丝 雨催新绿稍归田 甲 乙 丙 丁 (1)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杨花”一词的意思。 (2)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渡头杨柳青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3)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嫩”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共同特点? (三)(共 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乙】古法,以牛革①为矢服②,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③,附④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 (节选自《核舟记》) 则皆闻之。盖虚能纳⑤声也。
【丙】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持衣追及与之而还。至 家视日四分之三。问:主人马不休,日行几何?答曰:七百八十里。 (选自《梦溪笔谈》) (选自《九章算术》) ①革:去了毛的兽皮。②矢服:装箭的盛具。③虚:空。④附:附着。⑤纳:收进。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罔不因.势象形 因:______________ (2)则皆闻.之 闻:______________ (3)至家视.日四分之三 视:______________ 6. 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 B. 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 C. 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 D. 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贻余核舟一。 (2)持衣追及与之而还。 8. 甲文中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具体表现在哪里? 9. 请为乙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 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剧实践的意义 ①在文学的意义上,戏剧是一种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动作实现叙事功能的艺术,这是 戏剧体的文学与小说、诗歌、散文之间的表达差异。因此,戏剧的独特作用并不能仅通过阅 读剧本实现,而需要由实践环节最终完成。 ②假如说大多数艺术门类所注重的是个性化的情感表达,那么戏剧则注重培养群体化的 情感表达,通过多人共处的情境实现人的情感活动。除极少数独角戏外,戏剧都需要由多位 表演者共同完成。戏剧通过群体合作,借一个历史或现实的故事完成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 如独幕剧《枣儿》虽然只有两个人物,也需要“老人”和“男孩儿”的扮演者相互配合,才 能表现出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因此,戏剧是有效培养合作精神的特殊途径。 ③戏剧是一种特殊的代言体的叙事艺术,这使戏剧实践具有培养共情能力的作用。在戏 剧演出中,参与者扮演自己之外的另一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能够获得与扮演者实际人生 相异的体验。如演出《屈原》,扮演屈原,理解了屈原对光明的追求;扮演婵娟,懂得了婵 娟为正义献身的情怀。可见,参与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获得设身处地站在他 人立场思考与行动的宝贵经验。所以,戏剧实践让人在一个特定情境中进入另一个人的生活 空间乃至精神世界,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在别人身上“活过”,才能最有效地帮助人 们摆脱仅从一己立场思考世界的思维局限,提高共情能力。 ④戏剧是情感化的活动。一方面,要求表演者以充沛的情感注入表演之中,如《屈原》 中的大段独白《雷电颂》,需要表演者将屈原的愤懑与渴望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表演 者还必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将情感的释放与表达限制在戏剧情境所规定的限度之内。如 演出《宝莲灯》,沉香的扮演者与二郎神大战,必须避免伤及对手。也就是说,戏剧表演者 一方面要在体验人物的基础上“进入角色”,另一方面还要始终注意有意识地控制情感的释 放与表达。戏剧表演要求表演者内心有比表演状态中的自我更高层次的另一个“自我”,始
终审视着表演的语言和行动,以实现情感表达与情感控制的平衡。 ⑤总之,戏剧实践侧重于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与情感掌控能力,对提升人的 综合素质、养成健全人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傅谨《中小学戏剧课程的时代价值》改编) 10. 梳理文章思路,用“|”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11. 下面的材料可以放到文章哪一段作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 学校举办课本剧演出活动。小冀同学饰演《天下第一楼》掌柜卢孟实,活动结束后,他 表示,他对旧社会生存的艰难和世态炎凉有了了解和认识。 12. 作者认为戏剧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二)(共 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优先权 一 ①卧室里,达尔文读着华莱士随信寄来的论文,激动之情已无法按捺。多么似曾相识的 文章!就差这稿纸上不是自己的手迹了。他一把撩起被子,只穿一件睡衣,坐到窗前的桌子 上,飞快地扫过稿纸上的文字。 ②达尔文只觉眼前一阵晕眩,他稍一定神,拳头轻轻地击着桌子,喊道:“世上竟有这 样的巧事!华莱士啊,你知道我在研究物种和变种问题,可是我从来没有把变异的原因和方 式告诉过你,怎么你的论文简直就是我的书的缩写呢?赖尔先生,你在前几年就劝我快点儿 写《物种起源》,快点儿发表,不然会有人抢先的,今天不幸被您言中了。”
③达尔文的妻子爱玛一直站在他的身后,见他像是突然被雷击了一样浑身瘫软,捏着那 几页纸,两手发抖。 二 ④书房桌子上还残留着昨晚执笔奋战的痕迹,墨水瓶开着口,稿纸散在桌上……达尔文 收拾起那半尺厚的手稿,细心地理齐,查过页数,又找来丝线拦腰捆了一道,交给爱玛说: “我们现在可以宣告结束战斗了。” ⑤达尔文用下巴指指书桌旁的壁炉,又拾起一盒火柴放在爱玛手心里。 ⑥“查理!”爱玛声音都变了,“您不能这样,这是二十年的辛苦啊,是您的生命啊! 难道就这样付之一炬,就这样前功尽弃!” ⑦温柔的爱玛,今天突然显得十分威严,“这是伟大的成果,是将要照亮整个生物界的 火炬,你怎会这样轻易地抛弃?” ⑧“它是一个伟大的成果。但是这个成果没有我别人也已照样将它取得,说明它在我这 里已经毫无意义。现在,只有此法才是最合适的处理。假如我将这本书立即出版,华莱士一 定以为是我抄他的,世人将认为我不是科学家,而是盗贼。我宁肯不要优先权,也不背这个 坏名声!” ⑨“你关于物种起源的研究早就不属于您一个人,赖尔先生、霍克先生,还有那个热情 的赫胥黎,他们给了你多大的支持!没有赖尔在地质方面指导,没有霍克在植物学方面的合 作,哪能有今天这样的结论?” ⑩达尔文心软了。他说:“好吧,我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三 ⑪一场很奇怪的辩论正在客厅激烈进行。辩论的一方是达尔文,而他代表的却是华莱 士;另一方是赖尔和霍克,却代表达尔文。
⑫赖尔激动地说:“查理,若再不发表,您将无法享受优先者的光荣。” ⑬“不,赖尔先生,如果没有华莱士的这封信,我可以立即将手稿托您去发表,现在 ⑭霍克插进来说:“达尔文先生,您不是比他更早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了吗?您已经 反而不能发表了。华莱士先生确实独立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划时代的课题。” 陆续发表了《考察日记》和地质、动物、植物各方面的著作,就只差这层窗纸没有被最后捅 破了。当 1831 年您出发去环球考察时,华莱士才是一个刚背上书包的六岁孩子;1842 年您 写出那份详细提纲时,他才是一个十九岁的学生;他是最近四年在马来半岛进行考察写出这 篇论文,而您得出这个结论已经 20 多年了。您就是现在发表,谁敢说是在抢优先权呢?” ⑮“不,霍克先生,年龄的大小不能说明成果的先后,正像您比我小八岁,但在植物 学方面仍是我的老师。华莱士如果有我这样的环球经历,有我这么长时间的研究,他会得出 更完善的结论。” ⑯“但是,您早就在辛苦研究,而且已经得出了结论,这也是事实。” ⑰“对,结论我已经得出,华莱士也已经得出,现在冠以谁的名字就无足轻重了。你 们知道,我在科学研究上,可以像钢一样的硬,可以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可是我在感情上却 像水一样的软,我不愿朋友之间有一点儿的误解,一点儿的不敬。华莱士还年轻,他多么聪 明,他应该没有烦恼地轻轻松松地去干更多的事情。我纯净的感情之水里,也绝不允许滴进 这一滴污水。” ⑱赖尔起身趋前一步,以师长的身份严肃地说:“查理,这是科学,不光是感情……” ⑲1858 年 7 月 1 日,一场科学史上奇怪的学术会在伦敦举行。论文作者是达尔文和华 四 莱士,但是两人都未出席。华莱士远在马来群岛,无法赶回。而达尔文虽勉强同意同时宣布 他们两人的论文,但听说华莱士不能到会,他也没有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