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水生生物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 4 分,共 20 分)
藻殖段、P/B 系数、放牧食物链、食物网、bottom-up 效应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轮虫动物门的三个典型特征为(),()和()。
2.按照水生生物的食性特征,可分为(),()和()三个动物类型。
3.P/R 比率可代表群落能量学的特征,其中 P/R>1()、P/R<1(),P/R=1()。
4.硅藻门按其壳纹形态排列可分为()纲和()纲,特殊生殖方式为()属于()生殖。
5.藻类色素成分可分为 4 大类∶(),(),()和()。
6.水域三大典型生态系统指(),()和()。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在人工养殖池塘中,食物链中最早出现的∶()
A.轮虫
B.枝角类
C.桡足类
D.原生动物
2、在秋冬季交替时,北方池塘水温随气温变化会形成长()
A、正分层
B、负分层
C、全同温纲
D.以上都不对
3、水生动物的辅助呼吸方式为∶()
A.鳃呼吸和肺呼吸
B.气管呼吸和肺呼吸
C.皮肤呼吸和肠管呼吸
D.皮肤呼吸和鳃呼吸
4、在光补偿点时,水生生物生物量∶()
A.增加
B.降低
C.生产量等评消耗量
D.以上都不对
5、引起水华发生,形成危害的主要藻类是∶()
A.红藻
B.蓝藻
C.涂藻
D.硅藻
四.辨析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水生生物以能量为计量单位时,不会出现生态金字塔倒置现象。()
2.夏卵只是轮虫在夏天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季节性卵。()
3.内陆淡水原生动物伸缩泡发达程度低于海洋原生动物。()
4.根据生态对策特点,哺乳动物的江豚属于 R-选择者。()
5.蓝藻是藻类中唯一,一个生殖期和营养期均无运动胞器的种类。()
五.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简述生态位原理对渔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2.简述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方法。
3.分析富养型湖泊水体食物链特征。
4.简述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六.综合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举例分析湖泊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2.“稻+鱼(虾)综合种养”是近年来我国结合农田生态系统和养殖生态系统特点开展
的新型养殖模式,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其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