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吉林白山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1.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 年 2 月 13 日,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
文件公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_________重点工作的
意见》。(
)
A.机构改革
C.乡村振兴
B.产业帮扶
D.智慧农业
2.中国悠久历史留下的文化瑰宝,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 年
11 月 29 日,中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
)
A.中国景泰蓝制作掐丝工艺
B.中国传统夏布制造技艺及其染色
C.中国皮影雕刻与敷色技艺
D.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3.2022 年 6 月 2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
_________。这部法律强调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优
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建立体育仲裁制度。(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4.“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要
(
)
A.知行合—
C.自信自强
B.扬长避短
D.换位思考
5.观察下图,国家实施此课程(
)
①旨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②推动我国建成了教育强国
③有利于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④基于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 年 4 月 22 日是第 54 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践行这一主题,公民应该(
)
A.低碳生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B.追求美丽,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C.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讲究卫生,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7.长春市两级法院真情服务群众,践行为民宗旨。2022 年,共受理各类案件 187140
件办结 181412 件。由此可见(
)
A.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司法机关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C.一般违法行为都要承担行政责任
D.行政机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8.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
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9.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形式。如今、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的宣传标语在乡村和社区随处可见,文明新风深入人心。这体现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
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0.下图是国家发改委统计的 2013-2022 年我国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图表。图
表数据说明民营经济(
)
A.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B.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D.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11.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吉林省委举办第十届道德模范评选
活动,号召全省人民发扬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优秀品质。这有利于激励我
们(
)
①书写生命价值,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②维护国家利益,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③汲取榜样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④传承中华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加快
推进“书香吉林”建设,4 月 19 日,2023 年“书香吉林”阅读季启动。此举有利于(
)
①充盈精神世界,滋养精神生命
②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③营造阅读氛围,提升文化素养
④彰显科技实力,促进文化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已有 150 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一
带一路”大家庭,在全球发展图卷上共绘“发展带”“幸福路”。这表明中国(
)
①长期坚持合作共赢理念
②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③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④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34 分)
14.回顾珍贵时光,完成《中学的风景》。
生命好像一场旅行,中学阶段有着独特的风景。
风景一:在生活中、我们通过表情、声调和动作等表达情绪,传递语言
所不能表达的信息。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合理地调节情绪,调
节情绪,我可以通过这些方法:(1)____________
风景二: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朋友间的友谊需要精心养护,经受风雨的洗礼,时间的磨砺。呵护友谊,我可以采取的
一种做法是:(2)____________
风景三: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学阶段,我可以参与的一项社会公益活
动是:(3)____________
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走向成熟的过程。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
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向未来出发!
15.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2023 年 5 月,教育部开始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
各地各校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 2 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推进宪
法教育与日常教学、课外活动等有机融合。
(1)举办此项活动是因为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2)教育部的要求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哪一项权利?
(3)图中宪法第三章第六节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16.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4 月 24 日是“中国航天日”,科普专家系列节目“筑梦二十载向苍穹——致敬中国
航天员首飞太空 20 周年”在线上播出。节目邀请航天专家进行科普演讲,航天专家指
出,航天事业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一旦确定目标,就会坚定不
移地执行;因为精度要求高,航天团队多年来潜心研究,攻克技术难关,取得重大突破,
以航天梦助力中国梦实现。
(1)材料表明我国深入落实哪一项战略?
(2)线上科普节目的播出,发挥了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什么作用?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航天团队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的发展,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在党的
领导下,西藏谱写发展新篇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大力培育特色优质产业、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
行动示范区,大力提升边防保障能力。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原因。
(2)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怎样的主要矛盾?
(3)提升边防保障能力需要各族人民铸牢什么意识?
18.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某校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研修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100 多年来,中国共
产党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提出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中国的做法符合时代要求。请写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中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怎样的大国形象?
「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创
造了伟大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
民主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
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
(4)材料中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表明我国最大的人权是什么?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
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实践中进行文化
创造。吉林省开展了东北抗战史专题展览,各中小学开展了丰富的红色研学活动。
(5)依据材料分析,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吉林省需要加强哪一文明建设?
(6)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参考答案
1.C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2.D
【详解】本题是时政题,解析略。
3.A
【详解】本题是时政题,解析略。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
B:“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的意思是使用人的长处,做事就没
有不成功的;避开人的短处,世上就没有可废弃的人才,故 B 符合题意;
ACD:此三项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故 AC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5.C
【详解】本题考查劳动。
①③④:分析题文,国家实施劳动教育必修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实施此课程旨在树
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有利于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基于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①③④正确;
②:这夸大了实施劳动教育必修课的作用;我国还不是教育强国;②错误;
故本题选 C。
6.C
【详解】本题考查绿色发展。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公民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
通工具;C 正确;
A:立法机关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A 不符合题意;
B:不购买过度包装产品;B 错误;
D: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D 错误;
故本题选 C。
7.B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公平正义。
B:题干表述的长春市两级法院的做法说明了司法机关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故 B 符合
题意;
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C:一般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民事
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故 C 说法错误;
D:题干材料不涉及行政机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8.B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秩序靠规则。
B: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
B 符合题意;
A:遵守规则不是为了限制自由,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故 A 说法错误;
C: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 C 说法错误;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9.D
【详解】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题文中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宣传标语在乡村和社区随处可见,这体现我国实行的基
本政治制度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 D 说法正确;
AC: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不属于基本政治制度,故 AC 说法错误;
B:题文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 B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0.A
【详解】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A:2013-2022 年我国民营经济在城镇劳动就业、技术创新成果、生产总额和税收方面对国
民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表明民营经济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故 A 说法正确;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故 B 说法错误;
C: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故 C 说法错误;
D: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