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1.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是探索各地区社会如何由简单聚落发展为国家形态的过 程。”下列有助于研究“简单聚落”的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殷墟 D. 秦兵马 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 7000—5000 年,能够栽培水稻,定居生活,有助于研究“简单聚落”,B 项正确;北京人遗址是旧石器 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群居但尚未定居,排除 A 项;殷墟是研究商 朝的历史遗址,此时已属于早期国家,排除 C 项;秦兵马俑出自于中国第一个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不是简单聚落,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黄帝令伶伦作律”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与下列文物相符合的是( ) B. D. A. C.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制作音律,考古学家于 1987 年,在河南省 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发现了 16 只完整的骨笛,说明了在黄帝所处 的年代确实开始出现可以吹奏音律的乐器,C 项正确;A 是猪纹陶钵容器,B 是青铜剑,D 是甲骨文,它们都与“伶伦制作音律”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3. “西周,新封的诸侯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这一举措 ( ) A. 巩固王国统治 B. 提升生产效率 C. 加速王室衰微 D. 实现国 家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西周,新封的诸侯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 权。’”这一举措”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分封制的 实行,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A 项正确;提升生产效 率,与题干无关联,排除 B 项;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周平王 东迁后,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实际上取代 了周天子的地位,排除 C 项;战国末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 统王朝,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其中的“秦王扫六 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前 3 世纪 B. 前 2 世纪 C. 公元 2 世纪 D. 公元 3 世纪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王扫六合”完成的时间是公元前 221 年,处于公元前
3 世纪末期,故 A 项正确;公元前 2 世纪时,秦朝已经灭亡,排除 B 项;公元 2 世纪时,主 要是处于东汉时期,排除 C 项;公元 3 世纪主要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5. 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先后分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 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势力日渐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为解决这一问题, 汉武帝( ) A. 实行郡县制 B. 实施“推恩令” C. 北击匈奴 D. 设军机 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针对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的问题,汉武帝接 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 项正确;秦朝秦始皇时 期就已经开始实行郡县制,排除 A 项;北击匈奴是汉武帝为稳定边疆采取的军事措施,排除 C 项;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589 年,隋军主力渡江,一举攻破建康(今南京),统一南北。此时定都建康的是( ) B. 东晋 C. 宋 D. 陈 A. 东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9 年,隋军主力渡江,一举攻破建康,隋文帝灭掉陈朝,统 一全国,D 项正确;280 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420 年, 东晋灭亡,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宋朝建立于 960 年,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与 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 “隋文帝决定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人才,尝试着导入考试的办法,这就是其后发展起来的 选举制度的出发点。”文中的“选举制度”是指( ) A. 察举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三省六部制度 D. 行省制 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时期,他决定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人才,尝试着导入考试的办 法,这成为了后来科举制度的出发点,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改善了之前 的用人制度,打破了世族垄断,让更多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社会上层,B 项正确;察举制度是以品德、才能为标准,由地方长官推荐士人入仕的制度,与题干描述不 符,排除 A 项 ;三省六部制度是唐代国家政权机构的基本架构,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 C 项;行省制度是元代地方政治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唐朝时,世界上有 7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 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反映出唐朝( ) A. 中外交流频繁 B. 商品经济发达 C. 社会风气开放 D. 文学艺 术昌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唐朝时,世界上有 7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 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 中外交往频繁,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 项正确;唐朝时期, 商品经济发达,但并不是题目所反映的主旨,排除 B 项;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指的是当时国 内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对外交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C 项;文学艺术昌盛也是唐朝时期的一 个特点,但也不是题目所关注的重点,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9. “西夏人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 化为荣。”材料反映出宋代(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都市生活丰富 C. 民族交融加深 D. 科技文 化灿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西夏人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 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 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西夏与金与宋朝政权并立, 民族之间的交往使民族交融日益加强,C 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与题意不
符,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是民族交融,不是都市 生活丰富,排除 B 项;题干反映的是民 族交融,没有反映科技文化灿烂,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B. 澎湖巡检司 C. 驻藏大臣 D. 台湾府 A. 宣政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 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B 项正确;元朝建立后, 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 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排除 A 项;1727 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排除 C 项;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因清朝晚于元朝,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1.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位平定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 B. 戚继光 C. 李自成 D. 郑成功 A. 岳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平定倭患”和结合所学可知,戚继光是抗倭名将,民族英雄,B 项正确; 岳飞是抗金将领,排除 A 项;李自成领导的是农民起义,排除 C 项;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侵略 者,成功收复了台湾,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 家”的都会。材料描绘了清朝( )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开始闭关锁国 C. 出现工商业市镇 D. 巩固统 一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 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 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
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因此材料描绘了清代出现的工商业市镇,C 项正确;清朝雍 正时期设置军机处,强化了君主专制,排除 A 项;清朝对外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通商口岸只 限定广州一处,排除 B 项;题干描述的是清朝商业经济繁荣,未涉及巩固统一国家的内容,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3. 下列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按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签订《尼布楚条约》 A. ①④③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762 年设置伊犁将军;1727 年清政府 设置驻藏大臣;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按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④③②,故此题选 A。 14.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该地典型的文明成就是( ) A. 楔形文字 B. 金字塔 C. 《荷马史诗》 D. 儒略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地区的典型民族是苏美尔人,他们的成就 是楔形文字,A 项正确;金字塔是埃及的文明,与题干无关,排除 B 项;荷马史诗是由古希 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与题干无关,排除 C 项;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 略·凯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 45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与题干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5.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人类文明的一份最宝贵的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过极大 影响。下列法律文献中,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法理概要》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查士 丁尼法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排除 A 项;《法理概要》和《查士丁尼法 典》是《罗马民法大全》里的部分内容,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16.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是庄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庄园从 9 世纪开始流行开来,后来遍布欧洲各地 ②佃户通过耕种领主的“自营地”取得份地 ③庄园法庭维护着庄园公共秩序 ④领主可以买卖自己庄园的佃户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从 9 世纪开始出现,后来遍布欧洲各地。佃户通过为领主 劳动取得“份地”生活。庄园通过庄园法庭维护着庄园公共秩序。①②③正确,A 项正确; 中世纪庄园领主不可以将自己庄园的佃农进行买卖,④说法错误,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7.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共同点是( ) A. 学习并传播中国文化 B. 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C.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D. 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 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 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 装饰是知识”。830 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 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 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 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 项正确;学习并传播中国文化,这是阿拉伯帝国的特点,拜占 庭帝国并没有明显体现,排除 A 项;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罗马民法大全》,属于拜占
庭帝国的法学成就,排除 B 项;创造了完整代数学的是阿拉伯帝国,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8. “在经济领域,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国家按公民人数班授口分田。” 材料描述了( ) A. 种姓制度 B. 大化改新 C. 封君封臣制 D. “三角 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国家按公民人数班授口分 田”指的是日本“大化改新”中的经济措施,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B 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属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 排除 A 项;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与题干“国家按公 民人数班授口分田”不符,排除 C 项;“三角贸易”指的是西方殖民者实行的奴隶贸易,排 除 D 项。故选 B 项。 19. “13 世纪…………(西欧)城市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包括选举产生的市议会、市政官、 市长等,是享有特别的法律、行政和司法权力的集体法人。”材料说明“城市”( ) A. 仍旧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B. 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C. 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 D. 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3 世纪…………(西欧)城市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包括选举产生的市 议会、市政官、市长等,是享有特别的法律、行政和司法权力的集体法人。”,可知,材料 中指出,城市拥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包括选举产生的议会、市政官、市长等等,都是享有特 别权力的集体法人。由此可见,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通过这些集体法人来管理城 市。D 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为 13 世纪,当时西欧早就进入封建社会,奴隶制民主政 治早就解体了,排除 A 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中世纪欧洲社会基础的组成部分,无法得知城 市就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础,排除 B 项;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过于绝对化,城市自 治是相对的,并不能完全摆脱封建势力的控制,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0. 14 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 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 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