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广西崇左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生物学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酸奶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夏天,在家中自制的酸奶,最
适宜的保存方式是(
)
A.煮沸杀菌
C.脱水干燥
B.冰箱冷藏
D.高盐防腐
2.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
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C.社会(社群)行为
B.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3.如图为白头叶猴,属于我国一级珍稀濒危动物,是广西特有的物种。该动物的主要
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据此可知,白头叶猴属于(
)
A.两栖动物
C.鸟类
B.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4.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做法不.
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是(
)
A.摄入充足营养
B.集中精力专注学业
C.拒绝与异性交往
D.了解遗精和月经知识
5.据《现代实用中药》介绍,蟋蟀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它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
和成虫三个阶段。以下昆虫发育过程也经历这三个阶段的是(
)
A.蜜蜂
C.蝗虫
B.家蚕
D.蝴蝶
6.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列不能销售的商品是(
)
A.保质期内的果汁
B.有检疫印章的鲜肉
C.有生产许可证的面包
D.刚刚喷洒农药的蔬菜
7.小林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依次观察到视明甲、视野乙,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
B.甲的细胞个数比乙的多
C.不需要移动血细胞涂片
D.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8.某班级开展“学安全用药、会急救方法”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超量用药身体康复更快
B.骨折的部位不能随意移动
C.对症用药更能发挥药物效果
D.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大声呼救
9.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我国政府提出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和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
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下列举措不利于...达成目标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C.倡导节约资源
B.进行垃圾分类
D.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10.“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生育不容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母体决定胎儿性别
B.母体接触辐射可能引起胎儿心血管畸形
C.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D.母体通过胎盘、脐带为胎儿输送营养和排出废物
11.骨能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所示。图
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2.图为生活在某区域的几种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历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与长臂猿的亲缘关系最近
B.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
C.灵长类动物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D.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
13.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各地要做好甲型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
起,简称“甲流”)的预防,建议勤洗手、戴口罩,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症状早就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流疫苗属于抗体
B.甲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接种新冠疫苗能抵抗甲流病毒
D.未患甲流戴口罩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14.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划龙舟只需要人体运动系统参与
B.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
C.艾草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D.与艾草植株相比,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组织
15.6 月 6 日为“全国爱眼日”,为了理解眼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
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眼球结构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
节水透镜的曲度(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改变成像的
焦距。图表示正常眼球的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屏模拟视觉形成的神经中枢
B.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C.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
D.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6.广西是我国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将种植鲜食玉米作为振兴乡村的特色产业。鲜
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为提高鲜食玉米
的产量,需要理解它的三大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及其开花结果(如图乙所示)的有
关知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鲜食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A]______过程促进
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鲜食玉米的“甜、糯”与______(填字母)过程合成
的有机物有关,进行这一过程的场所是______(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2)自然状态下,花粉从雄蕊的______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后结出
果穗。鲜食玉米果穗偶有缺粒现象(如图 6 乙所示),主要是由于______不足引起的。
为了减少缺粒现象,人们常常给鲜食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3)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塑料制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如一次性地膜、塑料大棚等。塑料垃圾经
微生物的分解后可转变为微塑料颗粒(直径介于 0.1 微米~5 毫米)。微塑料颗粒能通
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进入动植物体,难以分解不易排出;也可通过生物圈的水循环从湖
泊、河流生态系统进入海洋生态系统,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隐患。
材料二
在乡村,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人们常常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人
畜粪便直接排入湖泊、河流,导致浮游植物急剧繁殖,水质恶化,鱼虾死亡。1983 年,
我国政府把沼气工程列入“农村能源”发展计划并实施,利用甲烷菌等微生物发酵作
用,将生活垃圾、人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清洁能源——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沼
渣又可作为猪牛饲料、鱼的饵料、作物肥料等,农民依赖砍伐树木、采集林草植被获取
能源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计划实施至今,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不断改善。
(1)据材料一分析,微塑料颗粒是影响动植物和人体生活的______(填“生物”或“非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____________不断积累,原因是微塑料颗粒在动植
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据材料一、二综合分析,能分解垃圾和人畜粪便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农村能源”发展计划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8.近年来,广西各地出现“马拉松热”,人们对马拉松运动的热情高涨。长时间高强
度的运动,营养物质的补充至关重要。图为人体部分系统(器官)及生理活动示意图(图
中①~⑨表示相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顺利完成比赛,运动员食用了营养丰富的早餐。营养早餐主要在______(填序号)
被消化吸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______系统,由静脉回流到心脏,最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填序号)。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呼吸深度和频率逐渐增大,促进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完
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随血液进入肾单位,经
过了⑧的______作用,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赛道环境的变化,思考调整比赛策略。
这主要是在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19.番茄是一种常见蔬菜,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显性基因用 A 表
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控制,某研究小组用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进行杂交实验。子一
代全为紫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______,亲子代
番茄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______。
(2)据图分析,番茄的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子一代紫茎番
茄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普通番茄的种子经过太空射线照射后播种,可选育出太空番茄。目前为止,我国已
选育出多种太空番茄。某太空番茄含糖量高于普通番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
起的,属于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这种太空番茄可利用组织培
养技术快速繁殖,该生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
______。
20.马铃薯是由地下匍匐茎膨大形成的。马铃薯芽眼萌发会产生毒素,致使马铃薯不宜
食用。为了更好地储藏马铃薯,减少浪费,广西某中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
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马铃薯数量(个) 实验处理
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天)
A
B
20
20
25℃(常温) 12
4℃(低温) 22
(1)【提出问题】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选取马铃薯时,A、B 两组数量、大小、
品质、芽眼数相同:其它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记录每个马铃薯上的第一个芽眼开
始萌发所需时间,统计并计算各组的______,得出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______条件下马铃薯的储藏期更长,
从呼吸作用角度分析,该条件下马铃薯储藏期更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除温度外,影响马铃薯储藏期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答一
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