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1. 我会补充《别董大》的诗句,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大方。
真题及答案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莫愁前路无知己
②. 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高适的《别董大》,全诗内容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
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意书写的时候汉字的要美观工整,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2. 我会根据拼音,结合语境,正确书写词语。
午后,cāo chǎng(
)边的 shí jí(
)上,一个扎着 biàn zi(
)
的小姑娘在 yáo tóu huàng nǎo(
)地背书 ;一位上了 nián jì(
)的园
丁,正在 xiū zhěng(
)草坪。
【答案】
①. 操场
②. 石级
③. 辫子
④. 摇头晃脑
⑤. 年纪
⑥.
修整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操、级、辫、摇、晃、脑、修、
整”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我会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角.(jiǎo
jué)色
家雀.(què
qiǎo)儿 哄.(hōng
hǒng)堂大笑
露.(lù
lòu)脸 系.(jì
xì)铃铛
惊慌失措.(cuò
chuò)
【答案】jué
qiǎo
hōng
lòu
jì
cuò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多练。
角色 jué sè:(名)戏剧、影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家雀儿 jiā qiǎor:麻雀属鸟类的通称,亦叫北国鸟。
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形)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露脸 lòu liǎn:(动)比喻得到荣誉或受到赞扬时,脸上很光彩。
系铃铛 xì líng dāng:表示将甲事物联结到乙事物。
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4. 我能照样子,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人物。
例:神机妙算——诸葛亮
各显神通——(
腾云驾雾——(
医药之神——(
)
)
)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开天辟地——(
)
)
)
【答案】
①. 八仙
②. 哪吒
③. 孙悟空
④. 孙悟空
⑤. 神农
⑥.
盘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结合题干的内容选择相对应的人物即可。
“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指的是八仙。
“三头六臂”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通法术,主要使用者有哪吒,变成三个脑袋和六条手臂
的法身,手使六件武器攻击敌人,并以一敌六;出自古典名著神仙小说《西游记》等多部古
籍。指的是哪吒。
“腾云驾雾”意思是乘着云,驾着雾。神话小说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
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还形容有超自然的能力或技能等。
指的是孙悟空。
“神通广大”意思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指的是孙悟空。
“医药之神”是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医药之神”;相传
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
垦荒种植粮食作物。指的是神农。
“开天辟地”辟:开辟。开辟天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才有了世界。指的是
盘古。
我能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5.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求饶 奥秘
奋力 愤愤不平
B. 既使 顽强
卧室 精疲力竭
C. 严厉
殷切
大概
无原无故
D. 分量 记念
报负
腾云驾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积累和辨析,本题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项。
B 项:既使——即使
C 项:无原无故——无缘无故
D 项:记念——纪念 报负——报复
6.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是(
)
A. 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即珍珠。
B. 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服输。
C. 只缘.生在此山中 缘:缘分。
D.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教:令,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中关键字词的理解能力。
C 错误。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译文: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注释:缘:因为;
由于。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B. 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C.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D. 既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
A 恰当。“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B 恰当。“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
C 恰当。“宁可……也不……”,表示选择关系。
D 不恰当。这里应该改为“即使……也……”,表示转折关系。“既然”应与“就”搭配,表
示因果关系。
8.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②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③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④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
做此题时可先把题目句子读一遍,再去看需要排序的句子,判断是否可以从逻辑顺序、方位
顺序、时间顺序等关系进行排列排列完后组合在一起再将语句读一遍,看是否通顺,是否合
理。②先点名时间,传来响动,因此是第一句;④①中共同词我们”判断是连在一起的,①
是因为有人说潮来才去看,因此接在④后;③中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是①往东望去看到的,
“人群又沸腾”说明前面人群已经沸腾过,因此放最后。句子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 A。
9.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繁星》的作者分别是徐志摩、刘大白和巴金。
B. 初春时节,街上已经有人穿起薄外套,有人还是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怪不得奶奶常说:
“二月八,乱穿衣。”
C. 我们为人处世要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阅读时候我们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对俗语谚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句子的理解能
力。
A 错误。《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 1923 年的作品,《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繁
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 1927 年 1 月创作的一篇散文。
10. 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请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打头阵 挑大梁
破天荒
敲边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写“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头上,大
气都不敢喘。
写“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暴雨 龙卷风 忽然.. 霎时.. 顿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这场比赛中打头阵的是小明。 ②. 我一边搓手,边跺脚,不时地抬起
手腕看表,不停地在原地来回走动,看着过往的车辆,希望看到我熟悉的身影。 ③. “咚!
砰!”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霎时,空中的烟花有的宛如一把把巨大的花伞撑了开来;有
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巨龙,一边吼叫着,一边朝着天空腾飞;有的像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朵,
竞相开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
(1)本题考查的是选词造句,根据词语的特点进行描写即可。造句时注意语言完整流畅,
不要写错别字即可。“打头阵”比喻战场上冲锋在前或工作中带头干。“挑大梁”意思是指比
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破天荒”意思是指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或第一次出
现的事。“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写出“盼望”的
状态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写句子。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写出一个事物的具体变化过程。注
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1. 我会根据要求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
___________,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____________。
(2)《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
现了麻雀和猎狗___________时的情形。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_____________。”______,信然。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___》,“信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
(4)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本学期我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历史人
物故事。
【答案】
①. 变粗
②. 横贯江面
③. 白浪翻滚
④. 水墙
⑤. 听到
⑥. 想到
⑦. 相遇(对峙,搏斗)
⑧. 此必苦李
⑨. 取之
⑩. 世说新语
⑪. 的确如此
⑫. 纪昌学射
⑬. 扁鹊治病
⑭. 刘备三顾茅庐
⑮. 西门豹
治邺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背诵与默写能力。
《观潮》,相关原文: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麻雀》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
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
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对峙时的情形。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的背诵与默写能力。
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
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信然:确实如此。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积累。
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历史人物故事有: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刘备三顾茅庐、西门豹治邺等
等。
我会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金华科技馆预约规则
①每周三至周日 9:00——16:30 开放,16:00 后停止入馆,周一周二闭馆(法定节
假日除外),每周二 10:00 开放周三—周五的预约,周五 10:00 开放周六、周日的预约。
请设好您的闹钟到金华之光小程序中预约哦!
②预约后若需取消参观,请及时到金华之光小程序中“我的—购买记录”中取消预约。
③如预约时日期选择错误,请在金华之光小程序“我的—购买记录”中取消预约,之后
重新选择日期预约。
④半年内三次以上预约未参观且未取消预约的用户将自动进入系统名单,此后三个月内
将无法预约参观。
⑤单个账号每天可预约一次,一次可同时预约 4 人,60 岁以上人群可凭身份证入馆参
观,1 米以下儿童不占用名额。
1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金华科技馆的预约地点是在售票处。(
)
(2)李强叔叔与同事相约下周二(1 月 25 日)10:00 去科技馆参观,他们能如约参观。(
)
(3)小红计划周日去科技馆,不小心预约成周六,她要到金华之光小程序“我的—购买记
录”中取消预约,再重新选择日期预约。(
)
13. 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明本周六想和爸爸、妈妈、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妹妹一起去科技馆参观。
他们一家哪几个人需要预约?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①. ×
②. ×
③. √
13. 小明、爸爸和妈妈。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1)不正确。从“每周二 10:00 开放周三—周五的预约,周五 10:00 开放周六、周日的
预约。请设好您的闹钟到金华之光小程序中预约哦!”可知,金华科技馆的预约是在金华之
光小程序。
(2)不正确。从“16:00 后停止入馆,周一周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可知,周二闭
馆,李强叔叔与同事相约下周二(1 月 25 日)10:00 去科技馆参观,他们不能如约参观。
(3)正确。从“预约后若需取消参观,请及时到金华之光小程序中“我的—购买记录”中
取消预约。如预约时日期选择错误,请在金华之光小程序“我的—购买记录”中取消预约,
之后重新选择日期预约。”可知,小红计划周日去科技馆,不小心预约成周六,她要到金华
之光小程序“我的—购买记录”中取消预约,再重新选择日期预约。说法正确。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单个账号每天可预约一次,一次可同时预约 4 人,60 岁以上人群可凭身份证入馆参观,
1 米以下儿童不占用名额。”可知,刚出生不久的妹妹不占用名额,因此,小明、爸爸和妈
妈需要预约。
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
了,原来爬
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
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
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
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
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
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
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4. 请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紧贴 触
注意
拉
巴
萎
15. 文中“原来”“不几天”“后来”“现在”等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
16. 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注意 触 巴 拉 紧贴 萎
15. 不仅观察细致,而且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