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意) 1. 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被称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B. 都江堰 C. 白渠 D. 大运河 A. 灵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图中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由此 可知,该水利工程是都江堰,B 项正确;灵渠、白渠、大运河均无此设计,排除 A、C、D 项。 故选 B 项。 2. 《汉书》中记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这里的“凿空”是指 A. 张骞通西域 B. 孝文帝改革 C. 玄奘游天竺 D. 郑和下 西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并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称之为“凿空”,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故 A 项正确;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 的封建化进程,排除 B 项;唐朝时期玄奘西游天竺,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明朝时期郑和 下西洋,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3. 《新唐书》中写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材料中的“朕”在位期间,出现了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 盛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魏征是唐太宗时任用的贤才,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时期,出现 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 项正确;“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现的治世局 面,排除 A 项; 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排除 B 项;“开元盛世” 是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南宋时期,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广州销售,他抵达广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 续 A. 市舶司 B. 澎湖巡检司 C. 宣政院 D. 广州十 三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 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 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A 项正确;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立的 管理澎湖群岛的机构,排除 B 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管理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排除 C 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5.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 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豪迈雄壮的诗歌相关的史实是 A. 文天祥抗元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复台 D. 雅克萨
之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16 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与这首豪迈雄壮的诗歌相关的史实是戚继光抗倭。B 项正确;1276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 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排除 A 项;1662 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排除 C 项; 雅克萨之战,是指 1685 年和 1686 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排除 D 项。 6. 下图内容反映了清朝政府 ▪设立台湾府 ▪平定噶尔丹叛乱 ▪设置驻藏大臣 ▪设置伊犁将军 A. 巩固皇权的军事手段 B. 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C. 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 D. 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台湾、西藏和新疆都我国的边疆地区,设立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 乱、设置驻藏大臣、设置伊犁将军都是清朝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C 项正确;清朝巩固 皇权的军事手段是设立军机处和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排除 A 项;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指 的是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排除 B 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动 对外交流的说法错误,且题干措施不属于对外交流,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西方列强的侵略 C. 中国人民的抗争 【答案】C 【解析】 B. 近代化的探索 D. 清王朝的崩溃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抗的是英国等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太平军痛打洋 枪队体现出太平天国对外国势力的抗争,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的日军侵华,义和团廊坊大捷 抗击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所以,图片事件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争,C 项正确;太平天国运 动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虽然有抗击洋枪队的反抗之举,但不属于对西方列强侵略战争作 出的抗争,排除 A 项;近代化探索事件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等向西方学习的事件,排除 B 项;清王朝的崩溃指的是辛亥革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 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 主要政治意图是( ) A. 主张自强求富 B. 倡导维新变法 C. 宣扬三民主义 D. 鼓吹民 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梁启超是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实行君主立宪。材料“君权日益尊, 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意思是:君主权力过于集中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是为 通过维新变法以伸张民权寻找依据,故 B 符合题意;洋务派主张自强求富,排除 A 项;资产 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 C 项;资产阶 级激进派鼓吹民主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9. 纪录片《初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 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里的“新局面”主要是指 A. 工人运动高涨 B. 北伐胜利进军 C. 红军长征胜利 D. 全民抗
战开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国民革命军十万人 誓师北伐,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B 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 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全国出现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排除 A 项;红军长征胜利于 1936 年 10 月,排除 C 项;全民抗战开始于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10. 1942 年 1 月英国《泰晤士报》中写道:“(1941 年)12 月 7 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 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是指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第三次 长沙会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1941 年)12 月 7 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 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是指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 年(1942 年)一月十五日期间,以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侵略军 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该战役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对国 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D 项正确;平型关战役发生于 1937 年 9 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 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 A 项;1938 年 3 月-4 月的台 儿庄战役,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排除 B 项;百团大战发生于 1940 年秋,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1. 陈毅元帅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 明处处火如潮。……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A. 粉碎了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 进攻
C.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D. 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 地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可知,这是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我军在孟良 崮战役中全歼敌人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况,B 项正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是因为我军以 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导致敌人的机动兵力减少,从而对 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排除 A 项;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 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据所学可知,1949 年 4 月的渡江战役后, 人民解放军追缴残匪,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12.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截至 2020 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 1951 年的 1.29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 1902.74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 321.5 倍。西藏地区得以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截至 2020 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 1951 年的 1.29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 1902.74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 321.5 倍。”可知,1951 年西藏的解 放,并于 1965 年成立了民族自治区人民当家做主,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了西藏经济的发展和进步,C 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我国临近国家提出的,排除 B 项;西藏经济的发展最主要得益于我国的民族政策,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在西 藏的具体表现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排除 A 项;“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是针 对港澳台地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13.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图),这标志着我国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B.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根本政治制度由此确立 D. 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 9 月 15 日,1211 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怀仁堂。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标志着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 度得到全面确立。C 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第一届政协会议,排除 A 项;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 B 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 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 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14. 2021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脱 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 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最能体现新发展理念中的哪一理念? B. 绿色 C. 开放 D. 共享 A. 创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并结合所学可知,脱贫攻坚 战取得胜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D 项 正确;材料“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强调的是脱贫,未涉及创新,排 除 A 项;材料未涉及绿色环保,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开放理念,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5. 2021 年 4 月 23 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 18 号舰、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 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回顾我国海军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建立于 A. 洋务运动过程中 C. 新中国成立前夕 【答案】C 【解析】 B. 20 世纪 50 年代 D. 20 世纪 70 年代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 夕,C 项正确;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海军是近代海军,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立的海军,排除 A 项;20 世纪 5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均与第一支海军建立无关,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16. 在下图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颁布于①时期,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C. 《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解析】 B. 《十二铜表法》 D. 《拿破仑法典》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等信 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449 年颁布《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古罗马成文法,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同时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B 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法典,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查士丁尼法典》 颁布于 6 世纪,这时期已经不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 C 项;《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 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与罗马共和国时期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7. 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下列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 的花朵”的是( ) A. 大学的兴起 B. 庄园的出现 C. 城市的发展 D. 宗教的 传播 【答案】A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