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江西省南昌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党的百年奋斗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分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③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现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次飞跃,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
路 。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外开放
D、发展经济 科学发展
4、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从严”的
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从严落实治党责任
B、从严肃清党内贪腐分子
C、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D、严明党的纪律
5、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这是新时代统筹推进标准化发展、加
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下列对高质量发展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
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B、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不重要,但经济发展领域应更加宽广,以实现协调发展
C、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
D、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
法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
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B、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
署
标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D、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
7、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
尤为重要。下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
题
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不会受国际粮食市
场的左右和支配
8、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是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经济增长应该是稳定增长,是
和
增长的统一。(
)
A、数量 质量
B、 速 度 质 量
C、数量 速度
D、效益 质量
9、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
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列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国家安全为宗旨
B、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保障
C、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基础
D、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10、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有生活的平静,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明确党中央的总目标是(
)。
A、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B、
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转变为常态化防控 C、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D、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
11、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不能搞开发
B、尽最大可能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精细平衡
C、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D、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
)
A、甲选择信仰伊斯兰教
B、乙经过许可后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C、丙在网上发表诽谤他人的言论
D、丁自由地与外国朋友通信
13、1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致贺信。同日,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
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
)。
A、共生、共融、共享 B、
探索未来、共享科学
C、交融、砥砺、创新、责任D、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14、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是党中央着眼和国家事业安全局, 对
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都署。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民生建设领域的重要内容,这
从根本上体现出(
)。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食品安全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C、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D、人民满意是政府的目标
15、为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民政部发布《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社会组织
未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将列入活动异常名录,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满 2 年的社
会组织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成为重点监管对象,受到相关惩戒。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有利于( ) 。
A、完善失信举报
B、加强监督管理
C、保护商业机密
D、规范市场秩序
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 )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并提到了其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A、绿色经济
B、创新创业
C、人才引进
D、数字经济
1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
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A、从严从实
B、依法行政
C、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18、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
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 )举行一次。
A 、 3 年
B 、 4 年
C 、 5 年
D、6 年
19、下列哪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
)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制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监督实施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D、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20、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A、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B、稳定第一、综合发展C、
效益第一、改革创新D、
发展第一、创新创造
21、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港、澳、台地区人民在长期的资
本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思想、道德、意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于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
小平提出了( )的构想,这也是我国目前针对港澳台实行的基本政策。
A、“资本主义”
B、“专制主义”
C、“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
2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C、旧事物和新事物是引起和被引起关系
D、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3、下列有关社会意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总是完全同步的
D、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直接阻碍社会发展
24、2021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大幅度增加,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降,同时也带动其他食材的价格下降, 如
蛋、禽总体价格水平明显下降,这表明(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25、下列哪句古诗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原理?(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26、下列哪句话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原理?(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27、多年前,西湖冒着门票收入锐减的风险,实行免费开放,结果游客和旅游收入反而成倍猛增。同样, 长
三角经济版图为吸引各类人才进行了“人才拆围”,其成功实践表明:只有舍得放弃,才能收获更多;只有站
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只有大胆突破思维、理念的种种定势和局限,深层次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发展的短板
才能拉长补齐。这体现了(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C、
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
D、实践的成败取决于认识的正误
2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 质的具体存
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B、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C、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简单的位移运动,而不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9、
下列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
②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是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
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③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④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
周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0、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
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
前方有水源的地方。但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望梅不能止渴”,原因在于( )。
A、精神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31、成语“守株待兔”包含一定的哲学原理,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该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B、全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要善于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C、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必然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D、应该看到事实的变化,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学会变通
32、“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国“三农”工
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于乡村振兴的哲学思考,错误的一项是(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乡村全面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注重其关联性、系统性、协
同性
B、矛盾分析法启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平均用力、齐头并进,注重抓全领域和所有环节,实现整体推进和全面突
破相统一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乡村振兴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利益诉求,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确定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循序渐进地使 乡村振兴不断
取得进展,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切忌贪大求快,避免急功冒进和急于求成
33、跑步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全身运动,不受场所限制,也没有时间要求。很多人之所以热爱跑步,是
被它的好处所吸引,但是长跑也会损伤膝盖。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是由整体和部分共同组成的
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4、一天,沙丁鱼碰到海豚。沙丁鱼说:“你看看我身上有美丽的花纹。你再看看你,多难看啊!身上灰灰
的,一条花纹都没有。”海豚对沙丁鱼说:“我确实没有你漂亮,但我在水下憋气的时间最长能达到五十多分钟,
而且,我的速度也比你快,在凶猛的动物面前也可以逃生。”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5、“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的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
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36、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
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把奋斗的激情、创业的热
情凝聚起来,以强大的合力去争取新的伟大胜利。可见(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C、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D、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7、“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社会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②要完善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增强宪法意识,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③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