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四川泸州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II卷.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 年四川泸州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古诗词填空 (共 1 题;共 8 分) 1. (8 分) 我会填。 (1) 万壑树参天,________。 (2) ________,竹溪村路板桥斜。 (3)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 (4)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 (5) 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6)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张开、合上。 (7)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________,挺立在路旁。 (8) 翠鸟蹬开苇秆像________飞过去。 二、 百科 (共 11 题;共 41 分) 2. (4 分) 把错乱的词句搭配整理出来。 碛中作 唐 岑参 走马西来________ 辞家见月________ 今夜未知________ 平沙莽莽________ 3. (2 分) 请你写出一句有关体育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 4. (2 分) 把不是同一类的词划掉。 ①牵牛、织女、萤火虫 ________; A.欲到天, B.何处宿, C.两回圆。 D.绝人烟。
②爷爷、奶奶、小丁丁________ 5. (4 分) 以下城市分属四个国家,请将它们归类。 威尼斯 罗马 汉堡 米兰 佛罗伦萨 波恩 北京 柏林 上海 梵蒂冈城 中国:________ 德国:________ 意大利:________ 梵蒂冈:________ 6. (4 分) 填诗句 ①家家乞巧________,________几万条。 ②云母屏风________,长河渐落________。 7. (8 分) 读一读下列日期,说一说是什么节日。 一月一日________ 六月一日________ 三月八日________ 七月一日________ 三月十二日________ 八月一日________ 五月一日________ 九月十日________ 8. (6 分) 选字组词。 日 月 上 马 火 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亮 ________ 苗 ________ 子 ________山 9. (4 分) 连线题: 程门立雪________ 入木三分________ 王羲之 杨时
胸有成竹________ 杏林春满________ 10. (3 分)知识填空。 董奉 文与可 (1) 读小说时,我们留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 课文在写狼牙山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这些场面时,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 11. (1 分) 名著《茶花女》的作者是________。 12. (3 分) 选一选。 A、地质学家 B、生物学家 C、文学家 高尔基________ 李四光________ 法布尔________ 三、 阅读理解 (共 1 题;共 25 分) 13. (25 分) 阅读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断,完成练习。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 ) ( )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 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 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 , 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2) “悲愤交加”的意思是________,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 ________ 。 (3)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下划线的内容。 (4) 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5) 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的人生价值的一句话是________ (6) “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 ) A . 不怕牺牲。 B . 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 C . 一定要完成编写《史书》这部著作的决心。 (7) 你觉得哪些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为什么? 四、 作文 (共 1 题;共 5 分) 14. (5 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 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一、 古诗词填空 (共 1 题;共 8 分) 参考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 百科 (共 11 题;共 41 分)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0-2、 11-1、 12-1、 三、 阅读理解 (共 1 题;共 25 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四、 作文 (共 1 题;共 5 分) 14-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