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10月自考公共政策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 10 月自考公共政策真题 一、单选题 1.公共政策学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 )。 A.科学化 B.理念化 C.建制化 D.特殊化 4.1977 年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中已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 度,这种类型的政策属于( )。 A.不确定型政策 B.风险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D.竞争型政策 5.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决策权的配置类型可以分为( )。 A.层级制和职能制 B.集权制和分权制 C.完整制和分离制 D.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3.以政策效果为标准,把公共政策划分为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的是( )。 A.伊斯顿 B.洛维 C.休斯 D.安德森 6.美国学者安德森人卫在西方国家,下列属于公共政策过程的“非官方的参与者”是( )。 A.政党 B.法院 C.立法机关 D.行政机关 8.认为现在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表述这一命题 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7.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政治系统模型 D.规范最适模型 9.邓恩把问题认定为四个依次递进的步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问题决定——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 B.问题详述——问题搜索——问题感知——问题决定 C.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问题决定 D.问题搜索——问题决定——问题详述——问题感知 14.对政策规划和政策实施计划进行的监控称之为( )。 A.过程性监控 B.结果监控 C.预防性监控 D.经常性监控 15.衡量公民对于某一政策满意程度的评估指标称之为( )。 A.主观性福利指标 B.客观性福利指标 C.效益性福利指标 D.效率性福利指标 16.一个国家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 问题,指的是( )。 A.政策采纳 B.政策抉择 C.政策审议 D.政策移植 17.公共政策接续主要探讨的关系是( )。 A.政策调整和政策创新的关系 B.政策稳定和政策断裂的关系
C.政策变动和政策终结的关系 D.新政策和原政策延续的关系 18.构件政策执行博弈模型的美国学者是( )。 A.霍恩 B.巴达克 C.米特尔 D.雷恩 19.政策建议的变化频率过高、幅度过大,会给政策接受者带来疲倦、困惑,甚至是对上级 的怀疑与排斥,这属于( )。 A.反复无常式的政策建议 B.墨守成规式的政策建议 C.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 D.姗姗来迟式的政策建议 2.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一直是( )。 A.行为主义 B.理想主义 C.形式主义 D.空想主义 20.政策执行之后,政策不一定总是能产生政策主体所希望的结果,这种情况称之为( )。 A.政策终结 B.政策失误 C.政策失灵 D.政策调整 11.从学习的内容及程度上,政策学习一般分为工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制度学习 B.政策工具 C.政策目的 D.政策假定 12.政府通过征收燃油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一政策目标。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说, 征收燃油税属于( )。 A.政策规则 B.政策工具
C.政策目的 D.政策假定 10.提出政策议程确立的外在创始模型的学者是( )。 A.科珀 B.金登 C.邓恩 D.尼尔森 13.在政策执行研究中,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被称为( )。 A.向后推进策略 B.向前推进策略 C.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 D.政策制定者透视 二、多选题 1.理性决策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理性人被赋予的特征有( )。 A.当面对多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B.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最优次序 C.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D.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E.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用同样的决定 4.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有( )。 A.政策环境的稳定 B.政策执行偏差 C.政策资源的限制 D.政策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E.决策者的稳定 2.金登提出的政策议程模型的三源流包括( )。 A.问题流 B.经济流 C.政策流 D.政治流 E.文化流 5.政策分析的原则包括( )。
A.系统性原则 B.精英化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集中性原则 E.预测性原则 3.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包括( )。 A.执行性 B.服务性 C.受动性 D.法制性 E.权威性 三、简答题 1.简述政策分析的内涵。 2.简述集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的基本命题。 3.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4.简述政策分析师的角色定位。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2.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 五、案例分析题 2.(2)试析本案例系统议程中的公共问题已经具备进入政策议程的什么必要条件,现时还 缺乏什么必要条件? 1.给市长的一封公开信引来众多跟帖 C 市连日雾霾围城。昨天,市民“大花猫”在网上发 布《致市长的公开信》,称“对雾霾治理现状非常不满”,希望市长有所作为。 公开信对市 长说,市区七百万居民每天遭受雾霾侵害。灰蒙蒙的天空,几乎看不到蓝天白云。空气污浊 混沌,有害的颗粒物弥漫空中,看不清建筑物体。夜间,在路灯、车灯的光照下,空气中雾 霾飘散,四处乱飞。清洁的空气一月难得有几天,对市民来说好像是奢侈的“珍馐佳肴”。 更多的天气,都是中度或严重污染。前天雾霾颗粒物竞高达 500,到了爆表程度。今日更甚, 超过 500。马路上,公交车上,休闲场所,随处可见載口罩的人。大热天,若非迫不得已, 谁肯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正在侵害人们的健康,威胁每个人的生命。 公开信接着告诉
市长,我们这些普通市民,不瞒你说,对你领导的政府治理雾霾的现状非常不满。你可能听 不到,许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责你,骂你!我们吁请你倾听市民的心声:把治理大气污染当 成重中之重的任务。要懂得什么东西都没有人的生命和健康重要。家里钱少点不要紧,肉少 吃点也没关系,但身体一定要健康。生命消失了,一切都没有了意义。作为市政府最高责任 人,你应当遵从市民的愿望,宁愿减少点经济总量,减少点财政收入,也要根治大气污染。 公开信最后建议市长采取三项措施:一、坚决关闭污染企业。二、市区汽车分单双号,隔天 轮驾。三、所有建筑工地,无尘管理,专人监管。公开信认为这三项措施如果能够落到实处, 本市的空气质量一定会明显提高。 公开信引来众多跟帖。行走:你写的很好,真的挺好。 但是,经济与环境怎么取舍不是市长说了算的,对吧?依兰:关鍵是一处地方不能多个部门 反复开挖,要有规划统一施工,施工无尘处理!鸽子:治理雾霾不能只靠政府。环境是大家 的,共有的。农夫:写的真好!除了雾霾,还有交通拥诸,要下大力气治理,不然如何对住 子孙后代!转悠:蓝天白云是老白姓的梦想,能有北京“APEC 蓝”就会有我们市的蓝!伍 月天:污染己是全局性的问题,还需市长与市民共同努力,发挥政府决策、人大执法、社会 监督的机制,让北京“APEC 蓝”更多、更持久地漫向神州天空。Victor:环境问题始终要 和经济挂钩!政府取舍还需要好的政策。动静身心:严重堵车增加尾气排放,也是雾霾重要 原因。希望市长加大力气治理交通。Sunduy:关停污染企业是个好想法,但大型企业直接影 响 GDP,似乎不能说关就关;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也是个好想法,但似乎不符合有车一族的意 愿;对第三条完全同意,实行问责制。Zan!工地无尘管理应该是一项最有效的措施,这样 马路上就不会尘土飞扬。 (1)什么是系统议程? 3.应急车道为何难应急 随着节后返程高峰期到来,多地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状况。在 yx 高速 公路上,近日就发生这样一幕:由于发生车祸,返程车流把高速公路包括应急车道都堵死了。 急救车艰难前行,不得不反复广播:“我们过不去,你们也走不了”。只可惜道路被塞死,效 果不佳。急救车只要 1 分钟就走完的路却足足拖了 15 分钟。 应急车道乃“生命通道”,是 发生应急抢险、事故处理等紧急状态时留给特殊车辆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确规定,不得随意 在应急车道行车。把“生命通道”堵死,不仅可能拖延道路疏通时间,而且还可能延误生命 救治。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一碰到堵车,经常有人投机取巧,随意抢占应急车道。 保持 “生命通道”畅通,需要人人参与、共同维护。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让路于生命救援,是行 车人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每个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哪怕道 路堵塞,也不会影响急救、抢险等道路功能的发挥,应急车道就能真正发挥应急的作用。(1) 什么是政策对象? 4.(2)试依据政策对象的特点,分析应急车道为什么难以应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