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 22 分)
(一)诗文默写(本题满分 l0 分)
l.必做题:请将下面的诗歌补写完整。(4 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皇里,弹琴复长啸。
①
, ②
。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缓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④ 。敲门试问野人家。
③
,
2.选做题:请从下面三组题目中任选两组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两组。
(6 分)
第一组:
①学而时习之,
②《月下独酌》一诗中,诗人李白展开浪漫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与自己的身影一起饮酒的诗句
是:
?(《论语》)
,
。
。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第二组:
①
②蒹葭苍苍,
第三组:
①念天地之悠悠,
②
③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 12 分)
3.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间题,请加以修改。(2 分)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在水一方。 (《诗经》)
。 (何其芳《秋天》)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汉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手写演变成了键盘输入、语音输
入等。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修改后的语句:
4.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 分)
小明同学热心助人,每到周末都要去敬老院做义工,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常遭到爸爸批评。
昨天,爸爸又责备他说:“考试成绩那么差,怎么好意思去帮助别人?你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吧!”小明
为此很伤心。
你作为小明的好友,要去安慰、鼓励他。你会这样对他说(不超过 60 字):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 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① 小, ② 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
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③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
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l)在上文的 3 处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不但 而且 可是 B.不但 而且 如果 C.虽然 但 除非 D.虽然 但 然而
的 散 文 集
》。文中“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一句的宾语部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句中,“走回去”的
(2) 这 段 文 字 选 自 课 文 《 从 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 屋 》 出 自 作 家
《
是
短语结构类型是
二、阅读(本题满分 48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 7 分),
。(4 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
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来源:学。科。网]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便要.还家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1 分)
译文: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 分)
译文: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 8 分)
周璕①画龙
周璕,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
百两。”璕即卷遗之,曰:“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④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
赠。”由是遂知名。
其画龙烘染⑤以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得之,
而烘染太过,犹非大雅⑥所尚⑦耳。
[注]①周璕(xún):清代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②丹青:借指绘画。
③臬(niè)司:古代负责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④觇(chān):观测,窥视。⑤烘染:烘托渲染。⑥
大雅:高才之士。⑦尚:欣赏推崇。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诚.须一百两
②璕即卷遗.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2 分)
译文:
②其画龙烘染以云雾,几至百遍。(2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译文:
11.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人们对周璕绘画作品的不同评价。(2 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 15 分)
焚风
①2004 年 5 月 11 日中午,中国台湾岛的台东市突然刮起强风,气温飙升如烤箱,在短短 20 分
钟内,就达到了 40.2℃,创下当地同时期百年高温纪录。居民们苦不堪言,要么躲进屋里打开冷气,
要么赶紧到湖边、溪边戏水消暑。农户则忙着给自家的作物洒水降温,却依旧只能看着最怕热的萎
叶(一种胡椒属经济作物)和茶树在热风中慢慢枯萎。
②这种神奇而反常的风,俗称“火烧风”,正式的名字叫做焚风。通常,我们见惯了和煦的春
风、炎热的夏风、萧. (sè)的秋风,还有凛冽的冬风,而焚风,却不分时节地带来强烈的“温暖”,
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
③焚风(Foehn) 一词最早指的是从地中海吹来,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到达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
下沉干热风。这个名字被地理学者们采纳,成了通用的称法。
④焚风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焚风过后,背风坡地区的气温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升高很多。焚
风的成因与“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有关。
⑤我们熟悉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海拔每上升 l00 米时,气温会下降 0.6℃。但在具体地区,
因为空气湿度不同,所以温度变化规律要更复杂一些:当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产生水
汽凝结,会遵循“湿绝热垂直递减率”,依然是海拔每上升 100 米,降温 0.6℃;当空气中的水汽未
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不产生水汽凝结,则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 100 米,降温 1℃。
⑥如右图所示,一股饱含水汽的湿润气流吹向山脉,当它遇到迎风坡时,便会随山的增高而逐
步抬升,这时,气流会以每 100 米 0.6℃的规律降温。随着
高度的不断抬升,气流温度逐渐降低,最终水汽冷却凝结,
形成降水,使气流本身携带的水分减少。而水汽凝结过程
中会释放出热量,让气流的降温
(fú)度.渐渐减
小,即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小。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
轻松地爬上山颠,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已经变得比较干
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 100 米升
温 1℃左右的规律增温。当它到达背风坡山麓时,温度会比
山前的迎风坡同一水平线上的空气高,而且更干燥,于是形成了焚风。有时,同一股气流“爬坡”
又“下坡”之后,气流温度可提升 10℃以上。
⑦在全球中纬度地区相对高度在 800-1000 米的山地,都可能出现焚风,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多
种多样的。在阿尔卑斯山北麓,当焚风猛然降临时,突然升温往往会使农作物的叶片焦枯,造成旱
灾。强劲的焚风还会造成风灾,吹倒庄稼,拔起树木,刮走屋顶。焚风如果吹过水面,就容易引发
船只事故;如果吹过沙漠,还会扬起沙尘,造成沙尘暴。
⑧但在高加索山脉南侧,焚风则有“温情”的一面。它能提前催熟玉米和水果,当地居民把这
种焚风称作“玉米风”。而在北美洲的落基山脉东侧,春日的焚风能迅速融化冬天的厚重积雪,促
进草场生长,因此当地人叫它“吃雪者”。但在高山地区,焚风造成的短时间内大面积融雪,也会使
河谷洪水泛滥,冲垮河堤,毁坏农田。
⑨而在中国,除了台湾以外还有很多地区受焚风影响强烈。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因天山南麓
的焚风而成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云南的怒江地区,受焚风的影响,形成了干热河谷,出现
了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
( 本 文 有
改动)
1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2 分)
[
来
源
:
学
§
科
§
网
Z
§
X
§
X
§
K]
sè
[
来
源
:
学
科
网
ZX
XK
][
来
源
:Z
xx
k.
Co
m]
萧
fú
度
13.第①段写台湾台东市的反常气象,有何
作用?(2 分)
14.文中说焚风”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焚风给人类带来的“喜”和“忧”。(4
分)
的说明方法。根据文意,补
15.第⑥段结合图示说明焚风形成过程,这是运用了
全“焚风形成示意图”中①—⑤处的具体内容。(每条不超过 25 字)(4 分)
①湿润气流沿迎风坡上升,每上升 100 米降温 0.6℃。
②
③气流到达山巅,变得比较干燥。
④
⑤
16.第⑥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 分)
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轻松地爬上山巅,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己经变得比较干燥。
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 100 米升温 1℃左右的规律增温。
(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 18 分)
城中河上的“清道夫”
孙道荣
①一条河,穿城而过。
②它在入城之前,九曲十八弯,清亮如镜。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当它终于挣脱而出的时候,已
经完全看不出它当初的模样,混沌、污浊,散发着连它自己都无法呼吸的怪味。但它没有能力改变
流向。越来越高的楼房,越来越宽的马路,将本来宽绰..的河面挤压得越来越逼仄,差一点,它就被
填平了,盖上楼房或者修成马路。
③拐了一道弯,它流经城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段。
④他负责清捞这段河道的垃圾。
⑤每天清晨,他从回澜桥划着小船顺流而下,用特制的网兜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临近中午的
时候,到达终点惠济桥。河水继续南流。船舱里,满载打捞上来的垃圾,再由清洁车转运到垃圾处
理场。他则将清空了的小船,划到惠济桥的桥肚下,然后从厚厚的布兜里掏出饭盒,开始他的午餐。
那是老婆一大早为他准备好的,还有余温。沿岸有很多家饭馆酒楼,对着河道的油烟机,“呼呼”地
喷出来一股股浓烈的味道,掩盖了他的饭菜味儿。
⑥靠在船上打个盹,他开始往回划。逆流,虽然水不急,但还是必须一边划一边打捞。水面上,
永远有新的漂浮物—树叶、塑料袋、香烟盒、矿泉水瓶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在网兜后面,他
加了一小块木板,这样就既便于打捞又能当作木划子。偶尔有一两块垃圾,从另一侧偷偷地溜过去。
如果没能兜住它们,他就会让小船顺着水流倒回去,用网兜将它们拦截住。这让他产生一点点成就
感。他很得意地笑了两
声。他不善言辞,一着急便有点语无..
得见。
(lún)次。这是他一天中第一次发出声音,没人能听
⑦但还是有人注意到他。高高的岸上,一对情侣在河边散步。女孩看见了他,惊喜地对男孩说:
“快看,有人在河里划船呢,真是太浪漫了。”她一边嚷着,一边挥着手机,让男孩帮她拍照。“一
定要把小船拍进去哦。”女孩嘱咐男孩。男孩都囊着:“有什么好拍的!”一边不情愿地摁下了快门。·
⑧他继续打捞着水面上的垃圾。这条河,以前要宽多了、清多了,可以驶很大的船,曾经还有
几个热闹的码头。可是现在,它更像一条臭水沟。
⑨有时候划累了,他会停下来,抬头往上面看看。两侧都是高楼,热闹的街区里熙来攘往,是
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带。他只带女儿去过一次,那次是女儿放暑假,和同村的几个孩子一起进城看
望父母。在那家最大的商场,他咬咬牙,给女儿买了一个新书包。女儿开心得不得了,但又担心地
问他是不是很贵。他告诉女儿,他就在这附近上班,挣得的钱可以买很多书包。有一天,女儿搭同
村一位叔叔的便车又来到这座城市,满心欢喜地让叔叔带她到父亲工作的地方。远远望见那条小船
上熟悉的、正在忙碌着的身影时,她怔住了……那之后,他再问女儿想要什么文具,女儿总说文具
够用了,她什么也不要。
⑩一天中,他最开心的事情,是在水面上偶尔看到意一两条小鱼,摇曳着小尾巴,追着树叶。
难得在这条河里看到鱼了。他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是被水流带下来的,还是不小心迷了路? 他
很高兴在这条逼仄的河道里,除了他,还有另外的生命。他也替它们揪心,自己忙完了一天的活儿,
还能爬上岸,回到租住的小屋,而它们还能不能游到城外那干净的水域呢?
⑪天黑之前,他会回到回澜桥,船舱里,又装满了从水面捞上来的各种垃圾。等垃圾运走了,
他将小船拴牢,直起身来。刚刚清理过的河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光与影的碎片随着水波荡漾。他看
了一眼这景象,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转眼消失在车流中。
⑫没有几个人认识他,可他并不感到孤单。每天从早忙到晚,他没有怨言。他把劳作当成天经..
地义..的事情。
⑬这条河穿过我所生活的城市。你是否留意过,也有另一条河从你的城市穿过?这个人,住在
我所生活的城市。你是否留意过,也有另一个“他”在你的身边生活? (本文有改动)
17.(1) 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2 分)
(
)
宽
绰
lún
语
无
次
(2) 根 据 文 意 解 释 第 ⑫ 段 中 “ 天 经 地 义 ” 一 词 的 意 思 :
(1 分)
18.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清道夫”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9.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9 分)
它在入城之前,九曲十八弯,清亮如镜。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当它终于挣脱而出的时候,已经
完全看不出它当初的模样,混沌、污浊,散发着连它自己都无法呼吸的怪味。
20.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⑬段文意的理解。(4 分)
21.第⑨段写道:“远远望见那条小船上熟悉的、正在忙碌着的身影时,她怔住了……
结合文意,写一段文字,描写女儿此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 60 字)(4 分)
三、作文(本题满分 50 分)
2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也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
获,也不是每一个正确行为都被认可……但是,即使是那些曾让我们迷茫、苦恼、沮丧的事,也能
使我们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不为那件事后悔”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
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自命题作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根据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
剧除外),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
人名。
青岛市二 O 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1.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共 4 分,每空 1 分,出现错别字该空
不得分)
2.第一组:①不亦说乎 ②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第二组:①当窗理云鬃 ②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第三组:①独怆然而涕下②感时花溅泪 ③伐木声丁丁地飘
出幽谷 (任选两组小题作答,共 6 分,每空 1 分,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
两组小题;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3. (示例)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的情况。(2 分,修
改正确即可得分)
4. (4 分)内容(安慰小明,肯定其热心助人的行为;鼓励小明努力提高学习成绩)2 分;语言通顺得
体 2 分。超字数酌情扣分。
5 (6 分)(1)D(2 分)
(2)鲁迅 朝花夕拾 捉了苍蝇喂蚂蚁 后补短语(4 分,每空 l 分)
6.A (2 分)
7. ①通“邀”,邀请 ②向,对,跟(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①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1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
题不得分)
②看见渔人,就(或“竟然”)非常惊讶,问(他) 从哪里来。
(2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9. ①的确,确实 ②赠送(共 2 分,每小题 1 分,大意正
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0. ①(他)曾经把所画的作品挂在黄鹤楼上,标明它的
价格是“一百两”。
②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到了(或“达到”)一百遍(或
“上百遍”)。
(共 4 分,每小题 2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1.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赏心悦目,也有人认为他的画过分烘托渲染。(2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
分)
[参考译文]
周璕,是江宁人,擅长作画。,康熙年间,以画龙出名。
他曾经把所作的画挂在黄鹤楼上,标上价格“一百两”。
有个臬司登上黄鹤楼见到这幅画,欣赏把玩舍不得放下,说:“的确值一百两。”周璕听了就将
画卷起来赠送给他,说:“我不是一定想要得到一百两银子,只是姑且以此来观测世人的眼光罢了。
您能赏识它,就是我的知己,我应当把它赠送给知己。”因此就出名了。
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能达一百遍。深浅远近,若隐若现,的确足以愉悦眼目。有人认
为画龙以云取胜本来是得法的,可是渲染烘托太过分,不是高才之士所欣赏推崇的。
12.瑟 幅(共 2 分,每字 1 分)
13.写出焚风发生时的情景,引出说明对象“焚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 分)
14. 喜:能提前催熟农作物;融化积雪,促进草场生长。(2 分,每点 1 分)
忧:会造成旱灾、风灾、洪灾(水灾)。(2 分,漏掉 1 点扣 1 分)
15.画图表(l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①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释放热量,气流降温幅度减小。
②干燥气流在背风坡下降,每下降 100 米升温 1℃左右。
⑤气流到达背风坡山麓,温度高,更千燥,形成焚风。
(共 3 分,每条 1 分,超字数该项不得分)
l6. 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密(1 分) 分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体现生动形象的特点(1 分) 分析
具体数字或“左右”(或“比较”)等词语的作用,体现准确严密的特点(1 分)
17.(1)chuò 伦 (2 分,每处 1 分)
(2)天经地义:非常正确、不容置疑。(1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8.要点:①任劳任怨;②尽职尽责;③平凡卑微;④心地
善良;⑤关爱家人;⑥情感细腻;等等。(共 4 分。每点 1 分,
答出 4 点即可得满分)
19.(3 分)从修辞方法、用词等角度,任选其一作具体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分析该句的语言特点:画线句用了对比手法,将河穿城前后
进行对比;还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如“清亮如镜”“挣脱……看不出……无法呼吸”;此外,句式
长短交错。然后据此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即可。
20.要点:这句话是说,我们身边也有像“城中河”这样的河流和像“清道夫”这样的人,却往往被
我们忽略,(2 分) 作者以此提醒人们保护身边环境,关注身边那些平凡卑微而默默奉献的人。(2
分)(共 4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1.(4 分)内容符合文意,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2 分;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1 分;语言流畅 1 分。超
字数酌情扣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首先要分析上下文,这样才能使补写的人物心理符合语境。
上文写女儿看着父亲熟悉、忙碌的背影,怔住了,为什么呢? 此时她心情怎样? 下文写女儿“总说
文具够用了,她什么也不要”,女儿为什么不要了呢? 此时心情怎样? 根据这样的分析:再组织语言
写出女儿此时的心理活动就不难了,也不会写偏了。
22.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一类卷 45 分
-50 分
二类卷 38 分
-44 分
三类卷
30 分-37 分
四类卷 20 分
-29 分
五类卷
19 分以下
评分标准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新颖有创意,思想健康,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感情真
挚,表达自己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语言生动有文采,结构合理,书写规范,标点
正确,600 字左右。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表达自己
的体验和感受,语言准确,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600 字左右。
基本符合题意,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能表达
出自己的感情,语言较准确,不说空话、套话,结构较完整,书写较规范,标点错
误较少,500 左右。
基本不符合题意,基本不符合文体要求,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充实,空话、套
话较多,书写不够规范,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较大。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文体要求,无中心,内容混乱,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标
点错误多,字数相差大。
说明:
1.每类卷以中点分数为基准分,酌情增减。
2.新颖有创意,感情真挚,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
受可酌情加 3-5 分(加到满分为止)。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酌情加 2-3 分;字迹潦草,酌情扣 2-3 分、
4.错别字每 2 字扣 1 分(重现者不计),不足 2 字不扣分,扣完 4 分为止。
5.不写题目扣 2 分,使用不规范的语言酌情扣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