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8—17 为历史,每题 2 分,共 20 分)
8.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9.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C.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
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D.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10.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完整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宗旨的历史文
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11.《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 19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1879 年,纽约一家报纸赞叹某一发明时说:“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一发明是指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汽车
D.耐用碳丝灯泡
13.《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1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八一三事变 ②百团大战 ③《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5.观看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表达的历史实质可能出现在
A.土地革命
C.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D.“大跃进”运动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17.下表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
高收入国家
中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40%
28%
22%
38%
34%
27%
36%
43%
37%
34%
37%
36%
31%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C.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升级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二、非选择题(31—33 题为历史,共 2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 分)试举一例说明。(1 分)
(2)联系材料二,在下列唐朝疆域方位示意图的空框内填上地名。(2 分)
(3)说说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2 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 分)
材料一
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 年 1 月 20 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
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
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蕴含的哪些信息体现了当时科技的新成就?(1 分)明治维新是怎样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
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3 分)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1 分)“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1
分)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1 分)
(3)罗斯福在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1 分)
33. 阅读下列《人民网》有关报道,回答问题。(6 分)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实验爆炸
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共用了 2 年零 5 个月,比美国少用 4 年半,不仅在全
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 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 年开始核武器理
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带领团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
氢弹之父”。2015 年 1 月 9 日,获得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 500 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
颁奖。
请回答:
(1)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国际国内背景。(4 分)
(2)说一说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2 分)
随州市 2015 年初中升学考试文综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0 小题,共 20 分)
题 号 8
答 案 C
9
A
10
C
11
A
12
D
13
B
14
A
15
D
16
D
17
C
二、非选择题(20 分)
31.(6 分)
(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友爱合作,或说不以征服奴役为主或怀柔政策均可给 1 分)。
举例:①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②金城公主入藏 / 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③唐玄宗封回纥首
领为怀仁可汗;④唐玄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⑤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以上几点任答一点都可
得 1 分)
(2)地名:①南海;(1 分)②外兴安岭。(1 分)
(3)特点:①唐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②外贸活动频繁;③国际声望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以上
三点任答两点即得 2 分。其它如答:平等互利的交往政策 / 空间广大领域多样 / 文化交流互相促进 / 文
明昌盛国力强大等言之有理同等给 2 分)
32.(8 分)
(1)信息:汽船或轮船。(1 分)
措施:①归政天皇,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1 分)②允许土地买卖,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1 分)③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1 分)(每点答其一即可,不求表达完整。答出其
他具体措施每点 1 分,最终本问得分不超过 3 分)
(2)恐惧: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或大萧条)。(1 分)
行动:实行“新政”。(1 分)
特点: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与指导。(或国家资本主义)(1 分)
(3)恐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1 分)(答法西斯或世界和平威胁也可;答日本偷袭珍珠港不给分)
33.(6 分)
(1)国际背景:①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等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1 分)②二
战后,美苏展开 “冷战”,形成了两极格局,威胁世界和平。(1 分)(答①中只要写出原子能或核武器或第
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均可给 1 分。不求表达完整。以下同)
国内: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1 分)②走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后,有计划地开展现代化建设。(1 分)(其它如答出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以来,打开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④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利用掌握的原子弹对中
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国家进行核威胁。中国研制出核弹才能巩固国防。任答一点得 1 分,其他言之有理
可斟情给分)
(2)意义(例答):显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和信心;鼓励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
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2 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出示例任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均可给
2 分。如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鼓励科技创新 / 党的领导或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科技协作 / 个人
贡献……均可验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