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天津南开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天津南开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45 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A.技巧 B.操作技能 C.操作能力 D.能力 【参考答案】:B。解析: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 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是物质性的客体;心智技能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 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因此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 方式被称为操作技能。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参考答案】:C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参考答案】:B 4.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 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 D.价值体系 【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内化概念可知答案。 5.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参考答案】: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 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6. 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这体现了高中生心理发 展的哪一特点?( ) A.不平衡性 B.自主性 C.进取性 D.社会性 【参考答案】:C 7.缺 8. 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 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 健康权 )。
B.负偏态 C.正偏态 D.正态 B.关键期 D.成熟期 C.发展期 B. 名誉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参考答案】:C 9.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C。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制定自我学 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 10. 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被试者具有较高的 区分能力,考试试卷项目难度的分布最好是( )。 A.偏态 【参考答案】:D。解析: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区分度降低,研究显示,项目的平均难度 在 0.5 左右,且项目难度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时区分度较高。 11.在某一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 或没有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 ) A.转化期 【参考答案】:B。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 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对该事件的体验则保存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 绪、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 12.“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焦虑 【参考答案】:C 13.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 称为( )。 A. 宽大效应 B. 晕轮效应 C. 中心品质 D. 刻板印象 【参考答案】:B 14. 警察破案往往是根据偶然在现场发现的证据从而作出假设而进行的,这时所利用的思 维形式( )。 A.直觉思维 B.经验思维 C.分析思维 D.想象思维 【参考答案】:A 15.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 (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觉动作 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 维过程。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抽象 逻辑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6.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 理性的惧怕 B. 原因不明的惧怕 C. 非理性的惧怕 D. 持久性的惧怕 【参考答案】:C 1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A 18.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 A. 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C 19. 如果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 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称之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参考答案】:B 20. 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是创造性的( )特征。 A.流畅性 B.变通性 C.创造性 D.集中性 【参考答案】:C 21.小明经过思考后能将清政府初期的一些重要 事件与日期匹配起来,按知识分类的说法, 该学生掌 握了哪种类型的知识( ) A. 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符号性知识 D.时间性知识 【参考答案】:A 22.某儿童去过几次游乐场,就鞥画出具体的路线图,这名儿童的认知发展达到了下列(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D 23.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 A.获得高分 B.获得老师表扬 C.得到奖品 D.得到问题解答 【参考答案】:D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 技能技巧 【参考答案】:B 25.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 则属于(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A 26.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 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 ) D.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A。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速度最快。 27. 表现为过分的自我约束和自制,对人和事死板、不灵活,谨小慎微、顾虑多疑、墨守 陈规,也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行事。这是 A.癔病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自恋型人格 D.强迫型人格 【参考答案】:D 28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 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A 29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参考答案】:B 3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参考答案】:C 31.以下是著名教育家与其所提出的名言,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C.杜威:教育即生活 【参考答案】B。解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出自于陶行知先生。 32.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C。解析:依据需要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由于个 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 行为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3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少年期学生记忆发展规律?( ) A.从无意识记道有意识记的发展 C.从形象记忆道抽象记忆的发展 【参考答案】B。解析:少年期学生记忆的发展规律包括从无意记忆到有意记忆的发展、从 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发展和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的发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 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4.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 A.长时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B.朱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D.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B.从意义识记道机械识记的发展 D.记忆范围不断扩大 ) B.需要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B.情境依存性记忆
B.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B.学习自觉性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B.罗夏墨迹测验 D.16 种人格因素问卷 【参考答案】C 35.以下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儿童统觉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参考答案】D。解析:罗夏墨迹测验是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墨迹测验齐名的另一类人格测验。这种技术 是由默瑞( H.A.Iurray)及其同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发展而来的。在这类测验中,默瑞 1943 年发表的第三套主题统觉测验是最主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验。 3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比较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C.互补性 【参考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 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此题干说的是互补性在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的体现。 37.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A.智力技能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参考答案】C。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制定自我学习 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 38.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应用题时,一再强调看清题目,并画一些示意图辅助解题,这样作的 目的是为了( )。 A.牢记住题目内容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参考答案】B 39.下面哪一项属于学习迁移?( ) A.学生学习解决二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二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散文后,老师让学生练习自己写散文 C.学生学习欧姆定理后,老师让学生解一道运用欧姆定理解答的题目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后,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参考答案】D 40.对以下选项中的哪一个情境最适宜教师每当有行为发生时便给予正强化?( ) A.小明开始学习了怎样正确地进行倒立 B.教师给三年级学生复习乘法的事实性知识 C.小赵已养成了每天交作业的习惯 D.小刚上课回答问题不举手 【参考答案】A 4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水”字的掌握影响“淼”字的学习 B.掌握“角”的概念促进“钝角”等概念的学习 C.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学习 D.学生在学校形成的尊敬师长的习惯影响其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参考答案】B 42.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 A.交友范围开始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 B.交友范围扩大,最要好的朋友很多
C.平行性集合关系显著 D.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 【参考答案】:A 43.下列属于性格和气质之间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B.性格和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不同 C.性格可以引导气质的发展 D.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具有先天性 【参考答案】:C 44.一名大学生自愿道边远山区进行支教的行为说明(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 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是必要的 C.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具有强大力量 D.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参考答案】:D 4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参考答案】:B 二.判断题(每题 0.5 分,共 5 分。正确的选择“A”,错误的选择“B”) 46.对同一个问题若两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和智商水平,则我们可以推论,他们两人 会以相同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 ) 【参考答案】B。 4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授课是 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 【参考答案】B。解析:“爱与责任”为核心和灵魂。 48.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 ) 【参考答案】A。 49.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对问题解决或新知 识的学习产生消极作用。( ) 【参考答案】B。解析: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50.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纬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归因、可控性与不 可控性归因。( ) 【参考答案】A。 5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 【参考答案】A。 52.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自我认知 的培养。( ) 【参考答案】B。解析:加强道德意志培养。 53.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
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 【参考答案】A。 54.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 【参考答案】A。 55.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形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 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 【参考答案】B。解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 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简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参考要点】 (一)教材处理(二)教学基本功(三)教学方法(四)教学效果 2.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 【参考要点】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1、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2 家庭的气氛。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1、校园文化 2、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三)社会教育的影响。 (四)自我教育影响。 (五)生理影响。 四.申论(40 分) 给定材料(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