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 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若 1 z    3i ,则 z  1 zz  ( ) A. 1   3i B. 1   3i C.   1 3 3 i 3 D.   1 3 3 i 3 2.某社区通过公益讲座以普及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了解讲座效果,随机抽取 10 位社区居民,让他们 在讲座前和讲座后各回答一份垃圾分类知识问卷,这 10 位社区居民在讲座前和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如下 图: ) 则( A.讲座前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中位数小于 70% B.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平均数大于85% C.讲座前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标准差小于讲座后正确率的标准差 D.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极差大于讲座前正确率的极差 3.设全集 U    { 2, 1,0,1,2,3} ,集合 A   { 1,2}, B   2 x x ∣  4 x   3 0  A.{1,3} B.{0,3} C.{ 2,1}  D.{ 2,0}  ,则 ( U A B  ð  ) ( ) 4.如图,网格纸上绘制的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8 B.12 C.16 D.20 5.函数   y x 3  x 3   cos x 在区间    π π, 2 2    的图像大致为( ) A. C. B. D. 6.当 1x  时,函数 ( ) f x 1 2  7.在长方体 A. 1 B.   a ln x  取得最大值 2 ,则 (2) f   ( ) b x C. 1 2 D.1 ABCD A B C D 1 1 1 1 中,已知 1B D 与平面 ABCD 和平面 1 1 AA B B 所成的角均为30 ,则( ) A. AB  2 AD C. AC CB 1 B.AB与平面 1 1 AB C D 所成的角为30 D. 1B D 与平面 1 BB C C 所成的角为 45 1 8.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杰作,其中收录了计算圆弧长度的“会圆术”,如图, AB 是以 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弧,C是 AB的中点,D在 AB 上,CD AB .“会圆术”给出 AB 的弧长的近似值 s 的计算公式: s AB   2CD OA .当 OA   2, AOB  60  时, s  ( )
A.11 3 3  2 B.11 4 3  2 C. 9 3 3  2 D. 9 4 3  2 9.甲、乙两个圆锥的母线长相等,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之和为 2π ,侧面积分别为 S甲 和 S乙 ,体积分别为V甲 和 V乙 .若 =2 甲 S S 乙 ,则 =V 甲 V 乙 ( ) A. 5 B. 2 2 C. 10 D. 5 10 4 10.椭圆 C : 2 2 x a  2 2 y b  1( a   的左顶点为 A,点 P,Q均在 C上,且关于 y轴对称.若直线 ,AP AQ 的斜 0) b 率之积为 1 4 A. 3 2 ,则 C的离心率为( ) B. 2 2 C. 1 2 D. 1 3 11.设函数 ( ) f x  sin x    π 3    在区间 (0, π) 恰有三个极值点、两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B. 5 19, 3 6      C. 13 8, 6 3       D. 13 19, 6    6    A. 5 13, 3 6      12.已知 a  31 32 , b  cos , c  4sin 1 1 4 4 B.b a c   ,则( )   A. c b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C. a b c   D. a c b   13.设向量 a , 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1 3 ,且| a | 1,|  b ,则 (2 | 3  a b b _________. )   14.若双曲线 2 y  2 x m 2  1( m  的渐近线与圆 2 x 0)  2 y  4 y   相切,则 m  _________. 3 0 15.从正方体的 8 个顶点中任选 4 个,则这 4 个点在同一个平面的概率为________.
16 . 已 知 ABC△ 中 , 点 D 在 边 BC 上 ,  ADB  120 ,  AD  2, CD  2 BD . 当 AC AB 取 得 最 小 值 时 , BD 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 记 nS 为数列 na 的前 n项和.已知 n 2 S n   n 2 a n 1  . (1)证明: na 是等差数列; (2)若 4 a a a 成等比数列,求 nS 的最小值. 7 9 , , 18.(12 分) 在四棱锥 P ABCD  中, PD  底面 ABCD CD AB AD DC CB ∥   , ,  1, AB  2, DP  3 . (1)证明: BD PA ; (2)求 PD与平面 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9.(12 分) 甲、乙两个学校进行体育比赛,比赛共设三个项目,每个项目胜方得 10 分,负方得 0 分,没有平局.三个项 目比赛结束后,总得分高的学校获得冠军.已知甲学校在三个项目中获胜的概率分别为 0.5,0.4,0.8,各项 目的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1)求甲学校获得冠军的概率; (2)用 X表示乙学校的总得分,求 X的分布列与期望. 20.(12 分)  的焦点为 F,点  0) ,0 D p ,过 F的直线交 C于 M,N两点.当直线 MD垂直于 x 设抛物线 C y : 2  2 ( px p 轴时, MF  . 3 (1)求 C的方程; (2)设直线 ,MD ND 与 C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 A,B,记直线 ,MN AB 的倾斜角分别为 ,.当  取得 最大值时,求直线 AB的方程. 21.(12 分)
已知函数  f x   x e x  l n x   . x a (I)若   0 f x  ,求 a的取值范围; (2)证明:若   f x 有两个零点 1 2 ,x x ,则 1 2 x x  . 1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为   x    y 2 t  6 t , (t为参数),曲线 2C 的参数方程为 s    x      y  2  6 s , (s 为参数). (1)写出 1C 的普通方程;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3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cos   sin  ,求 3C 0 与 1C 交点的直角坐标,及 3C 与 2C 交点的直角坐标.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已知 a,b,c均为正数,且 2 a  2 b  24 c  ,证明: 3 (1) a b   2 c  ; 3 (2)若 2b c ,则 1 1 3   . a c
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 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C 2. B. 3.D 4. B 5. A 6. B 7. D 8. B 9. C 10. A 11. C 12.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11 14. 3 3 15. 6 35 . 16. 3 1 ## 1+ 3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 (1)解:因为 n 2 S n   n 2 a n 1  ,即 2 S n  2 n  2 na n  ①, n 当 2n  时, 2 S n 1    n  2  1  2  n   1 a n 1    n  1  ②, ①  ②得, 2 S n  2 n  2 S n 1    n  2  1  2 na n   n 2  n   1 a n 1    n  1  , 即 2 a n  2 n 1 2   na n  2  n   1 a  1 n 1  , 即  2 n   1 a n  2  n   1 a n 1   2  n  1  ,所以 a n a  n 1 1  , 2n  且 N* n ,
所以 na 是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 78 . 18. (1)证明:在四边形 ABCD 中,作 DE AB 于 E ,CF AB 于 F , 因为 / / CD AB AD CD CB   ,  1, AB  , 2 所以四边形 ABCD 为等腰梯形, 所以 AE BF 故 DE  , 3 2  , 1 2 BD  2 DE  2 BE  , 3 2 2   , , ,  AB 所以 2 AD BD 所以 AD BD 因为 PD  平面 ABCD , BD  平面 ABCD , 所以 PD BD 又 PD AD D 所以 BD  平面 PAD , 又因 PA  平面 PAD , 所以 BD PA ; (2) 5 5  , . 19. (1)0.6 ; (2)分布列见解析,  E X   13 . 【解析】依题可知, X 的可能取值为 0,10,20,30 ,所以,  P X  0  0.5 0.4 0.8 0.16    ,  P X  10   P X  20   P X  30  0.5 0.4 0.8 0.5 0.6 0.8 0.5 0.4 0.2 0.44          , 0.5 0.6 0.8 0.5 0.4 0.2 0.5 0.6 0.2 0.34          , 0.5 0.6 0.2 0.06    . 即 X 的分布列为
X P 0 0.16 10 0.44 20 0.34 30 0.06 期望  E X    0 0.16 10 0.44 20 0.34 30 0.06 13        . 20. (1) 2 y x ; 4 (2) : AB x  2 y 4  . 21. 已知函数  f x   x e  x ln x (1) ( e  , 1]   . a x (2)由题知,  f x 一个零点小于 1,一个零点大于 1  x 不妨设 1 1 < < x 2 要证 1 2 x x x  ,即证 1 1  1 x 2 x 因为 1 1, x 2  (0,1) ,即证  1 f x  f    1 x 2    因为  f x 1    f x 2  ,即证  2 f x     f 1 x 2    即证 即证 x e x x e x  ln x   x e x 1 x  ln x   1 x 0, x   (1, ) 1 e xx    2 ln   x  1 2    x  1 x        0 下面证明 1x  时, 1 e xx  x e x  0,ln x  1 2    x  1 x     0 设 ( ) g x  1 x  x e , x  , 1 x e x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