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能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图中②的种类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图中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仅需要(②参与 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 DNA 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3.加酶洗衣粉具有用量少、洗涤效果好等优点,逐渐取代了普通洗衣粉。若某加酶洗衣粉 中仅加入适量的蛋白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适宜温度的水中洗涤,去污效果好 B.蛋白酶洗衣粉不宜洗涤丝织品和毛织 品 C.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对奶渍的清除效果更好 D.该洗衣粉清除异物上的油渍效果最好 4.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 pH 分别 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 量 5.下列有关 DNA 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B.DNA 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DNA 分子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6.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的腺嘌呤比鸟嘌呤多 40%,二者之和占 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 24%,
则以该 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为模板转录成的信使 RNA 中腺嘌呤含量为( ) A.44% B.24% C.28% D.14% 7.右图为根呼吸时 O2 的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 点时无氧呼吸最弱 B.b 点时仍能产生少量的酒精和乳酸 C.在 a 点若 cd=ca 时,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不能在该图上做出无氧呼吸释放 CO2 的曲线 8.某蛋白质由 m 条肽链、n 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 B.n-2m C.n+m D.n+2m 9.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ADP+Pi+能量→ATP B.丙酮酸→酒精+CO2 C.葡萄糖→丙酮酸 D.H2O→[H]+O2 10.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11.下列原因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的交换 ④一条染色体上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2.有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活动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 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C.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反馈调节 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为拮抗关系 13.下列遗传系谱图中,最符合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的是( ) 14.果蝇的长翅(E)对残翅(e)是显性,刚毛(F)对截毛(f)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 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让长翅刚毛和残翅截毛的两个亲本杂交,F1 的表现型及比 例如下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15.下图为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假定种子的无氧呼吸也 能产生 CO2。实验时同时关闭活塞,在 25℃下经过 20min 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在不考 虑其他环境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 O2 的体积,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向右移 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 CO2 和消耗 O2 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 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 吸 D.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
吸 16.对下列各图像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a 点时的根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乙图中,b 点对应的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C.丙图中,c 点时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丁图中,d 点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17.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精子,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 AB、Ab、aB、ab,若不考 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B.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C.AB、ab 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 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18.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 表示正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B.若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结束产生 4 个卵细胞 C.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3、4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19.动物和植物都能通过激素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B.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C.血糖含量较高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 节 20.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 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 21.活细胞与生物体一样,都要经历生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以下有关细胞 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C.所有生物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22.分析下表,可推测( )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23.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 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 种类不同 B.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4.给狗喂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 次结合后,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5.下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 X 是 mRNA,Y 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若 X 是 DNA 一条链,Y 含有 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若 X 是 tRNA,Y 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D.若 X 是 HIV 的 RNA,Y 是 DNA,则管内必须加入 DNA 酶 26.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阶段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7.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S”型(如下图所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原载畜量超过 K 值的放牧属于过度放牧 B.K/2 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C.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该曲线与“J”型曲线差异的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 28.转基因技术自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医药卫生、农牧业、 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实际应用领域展示出美好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任意改造生物 B.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没有影响
C.转基因生物一定不会威胁当地物种的多样性 D.转基因生物培育的核心技术是 DNA 重组技术 29.人类遗传病种类繁多且发病率高,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 遗传病。下列关于遗传病及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遗传咨询在遗传病的检测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B.21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 病 C.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D.红绿色盲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30.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 ②HIV 能攻击人的 T 细胞,使人免疫力下降 ③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④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⑤人类的感冒、肝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都是人体免疫低下引起的 ⑥效应 T 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⑦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计 40 分) 31.(8 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为了观察种 子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 脂肪颗粒。 (2)阶段 I 和 III 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 为 。阶段 III 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 O2 与释放 CO2 的体积比为 1:2,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 原料中的 ,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有氧呼吸后到终产物 中。 32.(7 分)人类的舌和软腭处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 100 个味细胞,每个味 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 连(图 1)。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表 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 G 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 致膜电位的改变(图 2),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 (1)分析材料,味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成分为 ,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 细胞数为 个。 (2)图 2 所示 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 (3)如图 3 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假设①、②、③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 A 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将沿着 条途径传到 B 处,其中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 经途径是:A B(依次用图中编号表示)。 (4)将 3 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 KCl 溶液(B)、等 滲葡萄糖溶液(C)3 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 (填 A、B、C 编号)培养皿中 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 。 33.(6 分)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 律,并命名为中心法则,经过科学家不断的深入研究,发展后的中心法则如图所示: (1)若提供模板、原料、酶、ATP 及适宜的条件,利用中心法则完成以下问题: ①以 DNA 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产物是 。 ②以 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蛋白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