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考
生
须
知
2.本试卷共 8 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 个小题(共 50 分);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 50 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
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受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C.殷商后裔
B.异姓功臣
D.先代贵族
2.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笼络皇亲国戚
C.削弱王国势力
B.增加财政税收
D.推动民族交流
4.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意图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加强对地方控制
C.使各部门互相牵制
D.加强皇权专制
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
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
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创立拜上帝会
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7.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8.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端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八七会议”的召开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9.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
A.发动大规模会战
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B.进行积极抗战
D.坚持游击战争
10.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提出“双百”方针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12.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3.古代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
14.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C.《权利法案》
B.《大宪章》
D.《独立宣言》
15.美国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
A.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B.选举产生政府官员
C.确立联邦共和体制
D.承认黑人享有公民权
16.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8.唐诗《田家》中写道:“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19.下列农作物原产于中国的是
①玉米
②水稻
③棉花
④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1.“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
列企业的创办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清政府“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这发生在
A.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 9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24.近代有竹枝词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
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铁路运输业
C.航空业
B.水运业
D.电报电信业
25.“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这类报道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6.“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这段话
描述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27.下列属于1980年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海南
28.下图所示新航线的开辟者是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
生产部门是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航运业
D.化学工业
30.“幻想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可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
大的,最终危及苏维埃政权的生存。”为扭转这种局面,苏俄开始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D.工业化政策
31.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推行“新政”的是
A.华盛顿
B.林肯
C.胡佛
D.罗斯福
32.20世纪50年代,西欧的联合开始于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
3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缓和社会矛盾,许多西方国家
A.组成区域经济集团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4.APE的成员国是
A.亚洲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西方国家
D.环太平洋国家
3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其表现有
①发达国家优势丧失
③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②世界市场日益扩大
④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思想家是
A.荀况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37.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
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核心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C.提倡经世致用
B.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君主立宪
3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
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39.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
B.造纸术与火药
D.印刷术与造纸术
A.《齐民要术》
C.《农书》
B.《汜胜之书》
D.《农政全书》
40.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其内容反映了贵族大家庭兴衰变化的是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41.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阐明“中体西用”思想
C.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42.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是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平均地权
43.1977年,我国在教育方面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
A.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
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颁布《义务教育法》
D.恢复高考制度
44.“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B.十二大
D.十五大
45.流行词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词语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上山下乡、样板戏——新中国成立初期
B.抗美援朝、走资派——“大跃进”时期
C.赶英超美、放卫星——“文革”时期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46.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
A.因信称义
C.社会契约
B.人民主权
D.三权分立
47.下列观点反映出人文精神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人非工具
③君权神授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48.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时间、空间和物体质量随着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的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C.相对论
B.万有引力定律
D.量子论
49.在西方,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是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50.下列作品为20世纪西方C.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代表作是
A.《等待戈多》
C.《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时政新闻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记录,它反映了不同时期政治文明的风貌。回答下列
问题。(本题共16分)
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新闻摘编:
1875年1月30日,关于总统权力的修正案以一票的微弱多数在议会中通过,修正案在总
统的修饰语中用了“共和国”一词。
1877年法国一家君主派报纸写道:“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
泥浆。”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君主派”的言论说明了什
么?(4分)
1919年5月的中国新闻摘编: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
州(即山东青岛)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2日,《晨报》在头条位置登载林
长民的文章:“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2.材料中的“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的是什么?这引发了哪一重大事件?其结果如
何?(6分)
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摘编:
1949 年 9 月 21 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在北平召开,毛泽
东在政协会议上宣告: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
来了!”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国际贸易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以摆脱危机。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提高了
关税,实行限制进口的政策。英美放弃货币的金本位,导致通货膨胀,56个国家货币贬值,
世界金融陷入混乱。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29~1933年国际贸易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6分)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
“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
——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
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
2.根据材料和所学,
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
些主要机构?(6分)
——怀特(1944年7月)
指出二战后以
济体系包括哪
2001到2011的10年中,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倍,年增长率达到了10.5%。官
方统计显示,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00多美元增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中国
在全球经济的排名迅速上升,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强劲发展成
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源泉。
3.根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6分)
三、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6分)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问,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著
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
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苏格拉底
星),居其所而众星共(环绕)之。
——孔子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观点,并指出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6分)
近代以来,欧洲和中国先后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各自文化的发展。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
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
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
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上新的科
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
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
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
乐等运动。
自己的理智!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2.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陈独秀为弥补旧文化“不足
的地方”而付出的努力。(6分)
3.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谈谈你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想法。(要求:围绕当今
世界时代特征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观点明确,逻辑清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