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重庆渝中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B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員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憎恶(zēng)
雏形(zhú) 玷污(diàn)
拾金不昧(mèi)
B. 悖论(bèi)
奢侈(chǐ)
确凿(záo)
大名鼎鼎(dǐng)
C. 内疚(jiù)
铁锹(qiū)
猖狂(chāng)
南辕北辙(chè)
D. 滇池(diān)
客栈(jiàn) 寝室(qǐn)
谆谆教诲(zhūn)
【答案】B
【解析】A.“雏形”的“雏”读作 chú;
B.正确;
C.“铁锹”的“锹”读作 qiāo,“南辕北辙”的“辙”读作 zhé;
D.“客栈”的“栈”读作 zhàn;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
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
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 下列词语数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 B. 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
C. 浏览巍峨 怒不可遏失魂落魄 D. 贿赂 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
【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篷头垢面”写作“蓬头垢面”;
故选:D。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平时要多留心,牢记成语和一些固定短语及词语的正确写法。
考查字形的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
心,以达到正确书写。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月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 胡场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 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 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答案】C
【解析】A.“紊乱”指 1.杂乱新陈代谢紊乱 2.纷乱秩序紊乱。根据语境可知,文句意思“年轻人经常熬
夜加班”,新陈代谢紊乱。正确。
B.“镶嵌”,以物体嵌入,作为装饰。分析语境可知,那潭碧水在沙漠中心,如同镶嵌的宝石。正确。
C.“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此成语不能用来修饰海浪,不正确。
D.“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根据语境分析,“怪鸟的哀啼”在月夜的松树林给人一种恐怖
之感,故此成语使用正确。
故选:C。
此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解答成语的使用问题,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适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
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4.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是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答案】A
【解析】此语段讲了面对生活的烦恼,要选择停下来,③开启了话题,是第一句;④“那么”衔接第③句,
应为第二句;②写“停下来”的感受,紧接第④句,为第三句;①句
总结,为最后一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④②①。
故选:A。
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
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
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
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
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
5. 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如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
式不限。
示例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
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
【答案】按照所给出例句的格式“……是……”,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
理,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表述正确即可。
答案示例:
善良是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活着的心态;善良是在最孤独的时候安慰自己的一剂良药;善良是让人看到希望
的一缕阳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语句的能力。仿写句的类型有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
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仿写语句时要注意: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
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语意连贯,合理顺畅。平时作文中也要多运用一些
排比的句式,有助于提高仿写的能力。
仿写题的一般步骤是:
(1)整体感知文段,分析例句内容,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和语境,看清要求,确定仿写内容;
(2)体会所给例句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力求形似,兼具神韵;
(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
(4)注意锤炼语句,尽量与例句达到和谐、照应。在考试时,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就一定会得出答案。
6.名著阅读(4 分)
6. 名著阅读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一个情节?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
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斯性命!”放将起来。
(2)《水浒传》中,“李逵打死殷天锡”这一情节表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
【答案】(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水浒传》内容熟悉,才能准确
把握所给语段是什么故事情节。通读文段,这是李逵在回家接老娘上梁山的路上遇到拦路抢劫之人,此人
冒充李逵,真名李鬼。李逵把他打倒在地要杀他之时,他说家里有九十多岁老母,李逵不忍杀他放他回家
的事。是真李逵遇上假李逵。
(2)此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故事内容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来分析人物性格。
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在高唐州居住,因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赐要强占其花园,呕气卧病。柴进、李逵带
人来给做主。柴皇城去世第三日,殷天锡带人要强占房屋。李逵一顿拳脚,打死了殷天锡。高廉抓住柴进
好生痛打,关进牢里,强占了房屋园院。此事件表现了李逵富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有勇无谋、做事不
计后果的性格。
答案:
(1)真假李逵。
(2)富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有勇无谋、做事不计后果。
【解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
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
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解答此题,学生不仅要熟悉名著中人物及相关情节,还要了解与人物相关的经历,从而解读人物性格。读
了原著,方可轻松应对这些题目。
7.综合性学习(10 分)
7. 综合性学习
班上准备举办“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请弥完成下列任务。
(1)晚会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了上联,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
A.丝竹韵悠悠绵长
C.琴音起首首入梦
下联:选______项
B.鼓点响阵阵送暖
D.琵琶响嘈嘈切切
(2)晚会共有三项活动,请你策划另外两项活动,并填入下表。要求:句式与“活动三”基本一致。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名称
______
______
活动内容
______
______
活动三
歌声大秀场
自由献歌,展示风采
(3)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末尽:作为主持人,
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你该怎么说呢?
【答案】B;名歌尽欣赏;轻松听歌,享受魅力;歌曲由我写;快乐写歌,表达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对联的选择。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
相关。
A.“韵”为名词与“飘”动词不相对应,“绵长”为形容词与“传情”动词不相对应,此句不合适;
B.结构、词性、内容都与上联相对应,合适;
C.“琴音”与“笛音”重复用字,不合适;
D.“嘈嘈切切”与“声声传情”结构、词性不符,不合适;
故选:B。
(2)本题考查活动名称与内容的设计。活动的名称要求与内容相匹配,并注意与所给出的活动三的名称结
构一致;活动的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与“音乐”相关,其表述形式也应与所给出的示例相同。如:轻松
听歌,享受音乐的魅力,可拟写名称为:名歌尽欣赏等。
(3)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此题主要是劝说王丽,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王丽;
其次针对情况:王丽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末尽,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参与;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
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答案:
(1)B
(2)活动一:名歌尽欣赏;轻松听歌,享受魅力;
活动二:歌曲由我写;快乐写歌,表达情感;
(3)示例:王丽,你的歌唱的真好,大家还想免费再听呢,但你何不歇一歇,既可让嗓子得到及时的休息,
还可以吊吊大家的胃口,多好呀!
本题以“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活动为背景,第一题考查对联的选择;第二题考查活动名称与内容的设
计;第三题语言的表达能力。
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
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
用书面语。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10 分)
8.默写填空(每空 1 分)
(1)关关雎鸠,______(《诗经•美唯》)
(2)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
(3)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______,______”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的诗句,编辑短信,发给父
母,表达美好祝福。
【答案】在河之洲;山岛竦峙;沉舟侧畔千帆过;忽如一夜春风来;梦回吹角连营;山河破碎风飘絮;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答案:
(1)在河之洲;(重点字:洲)
(2)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3)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4)忽如一夜春风来(重点字:忽)
(5)梦回吹角连营(重点字:营)
(6)山河破碎风飘絮(重点字:絮)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庇)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
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
求不出错别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 9-12 题。(15 分)
8.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
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
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淫雨霏霏”,鄂教版写作“霪雨霏霏”;“日星隐曜”,鄂教版写作“日星隐耀”。
9 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
②百废具兴______
③则有去国怀乡______
④至若春和景明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__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抨击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12 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景象;通“俱”,全,皆;国都;日光;B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
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观:景象。
②词语所在句句意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是通假字,通“俱”,全,皆。
③词语所在句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
④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
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话,注意“庙堂”指在朝廷作官;故翻译为:在朝廷作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
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句中重点词有: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句意为: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ACD 正确;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故选 B。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
理即可。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可以看出不管何时都应该
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答案:
(1)①景象②通“俱”,全,皆③国都④日光
(2)①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B
(4)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是我
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
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
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
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