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3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概论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3 年 1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概论真题 课程代码:000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 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 ) 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 ) A.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C.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且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C.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 4.发展是硬道理,要使发展速度过得硬,必须( ) A.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C.始终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D.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于 2010 年( )
A.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国( ) A.对公有制经济认识方面的重大突破 B.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方面的重大突破 C.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认识方面的重大突破 D.对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认识方面的重大突破 7.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它的主要特征是( ) A.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实行规模经营 D.追求利润最大化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国有企业改革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分配制度改革 9.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构成( ) A.市场机制 B.市场体制 C.市场体系 D.市场主体 10.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 ) A.加强经济计划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调整产业结构 11.邓小平认为在分配领域能影响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是( D.转变政府职能 ) A.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打破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工程主要是改革和健全( ) A.社会保障制度 B.宏观调控体制 C.法律制度 D.社会分配制度 13.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 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A.国体 B.政体 C.我国的根本制度 D.一般政治制度 15.精神文明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 ) A.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成果 B.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C.人们文化生活的改善 D.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16.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 ) A.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B.价值观念和社会权利的总和 C.价值观念和思想修养的总和 D.价值观念和社会义务的总和 17.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应对其实行( )
A.国民待遇 B.公民待遇 C.特殊公民待遇 D.非国民待遇 1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 ) A.对外友好关系 B.对外经济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政治关系 19.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 ) A.政治管理制度 B.社会经济制度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 D.税收制度 2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矛盾问题 B.阶级斗争问题 C.民族冲突问题 2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D.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A.香港问题开始的 B.台湾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2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 A.是完全一致的 B.本质上是统一的 C.本质上是矛盾的 D.是互不相关的 23.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坚持( ) A.各民族相互团结 B.各民族共同进步 C.各民族相互融合 D.各民族一律平等 2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5.2002 年 7 月 1 日,江泽民主席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 A.三周年大会 B.四周年大会 C.五周年大会 D.六周年大会 26.2002 年 7 月,我国水利部门进行了“调水调沙”试验,利用小浪底水库人造洪水,对 ( ) A.长江中游进行冲刷减淤 B.长江下游进行冲刷减淤 C.黄河中游进行冲刷减淤 D.黄河下游进行冲刷减淤 27.第 14 届亚运会在韩国釜山举行,中国代表团连续第 6 次获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这次 共获得金牌( ) A.80 块 B.120 块 C.150 块 D.180 块 28.2002 年 9 月 12 日至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 ) A.物价工作会议 B.再就业工作会议 C.农业工作会议 D.经济工作会议 29.受到欧美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不稳定因素的影响,2002 年 7 月以来,金融风暴席卷 ( ) A.拉丁美洲 B.中美洲 C.非洲 D.中东 30.2002 年 11 月 8 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 1441 号决议,此决议的内容是关于( ) A.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 B.解决巴以冲突问题 C.反对恐怖主义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 D.阿富汗重建问题 3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的需要 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2.下列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C.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 D.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可能有同种实现形式 E.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33.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有( )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营管理法制化 E.社会保障社会化 3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 ) A.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B.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创造 C.除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却是创造价值的条件 D.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E.生产要素属于不同所有者所有 35.邓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 ) A.能否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 B.是否实行公务员制度 C.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D.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E.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爱祖国 B.爱人民 C.爱劳动 D.爱科学 E.爱社会主义 37.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正面的宣传激励人 D.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E.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8.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引进最先进的技术 B.应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创新相结合 E.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39.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力量在坚持依靠人民 E.保证在坚持加强党的建设 40.中共十六大确定,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在 41、42、43、44、45、46、47 七小 题中任选五道题作答,如果七道题全部作答,则 46、47 题无效。 41.邓小平为什么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 4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43.简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 4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5.什么是对外贸易?它有什么作用? 46.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 47.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在 48、49、50 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 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 50 题无效。 4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 49.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50.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 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