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2. 有效积温: 3. 竞争排斥原理: 4. 群落演替: 5. 边缘效应: 6. 他感作用: 7. 协同进化: 8. 生态系统: 9. 生物学的放大作用: 10. 全球变化: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的区别:(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2. 中日照植物与日中性植物: 3. 群落与群丛: 4. 建群种与优势种: 5. 正反馈与负反馈: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 1866 年首先提出生态学定义的科学家是( )。 A. Tansley B. Liebig C. Haeckel D. Shelford 2.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
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 A. 阿伦定律 B. 贝格曼法则 C. 红皇后效应 D. 多态效应 3. ( )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A. 光照强度 B. 光周期 C. 低温 D. 昼夜变温 4.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 A. 团粒结构 B. 片状结构 C. 块状结构 D. 柱状结构 5.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生态幅可随生长而变化 B. 生物的分布受其生态幅最窄的因子的影响最大 C. 生物的分布范围完全由生态幅决定 D. 当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下时,对其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会变宽 6. 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同资源种团 D. 基因库 7. 在逻辑斯蒂克方程中,参数 K 值的含义是( )。 A. 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个体数量最大值 B. 表示种群增长速度的一个参数 C. 表示种群在初始态下的数量 D. 表示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时间” 8. 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 A. 随和分布 B. 均匀分布 C. 集群分布 D. 泊松分布 9. 大型兽类和人类属于存活曲线属于( )。 A. Ⅰ型 B. Ⅱ型 C. Ⅲ型 D. Ⅳ型 10. ( )对策者通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系列。 A. r-K 连续体 B. K-选择者 C. r-选择者 D. S-选择者
11. 赤潮现象属于种群数量变动中的:( )。 A. 周期性波动 B. 不规则波动 C. 种群爆发 D. 季节性消长 12. 欧洲的穴兔于 1859 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 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 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 A. 种群大发生 B. 生态入侵 C. 不规则波动 D. 种群大爆发 13. 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称为( )。 A. 偏利共生 B. 互利共生 C. 偏害共生 D. 寄生 14. 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 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在生态学上称( )。 A. 破坏 B. 干扰 C. 灾难 D. 失调 15. 有关种群遗传与进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巨大的随机交配种群世代基因型保持不变 B. 种群的进化过程表现为种群内世代间基因频率保持稳定 C. 种群越大,漂变强度越大 D. 经历过遗传瓶颈的小种群遗传变异会降低 16. 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 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 C. 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D. 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 17. 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A.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 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18. 生物多样性具有两种涵义:其一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寡,即丰富度;其二是( )。 A. 多度 B. 均匀度 C. 优势度 D. 频率 19. 一般( )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反映了其所在地植物生长季节中温热多湿的季节。 A. 高位芽 B. 地上芽 C. 地面芽 D. 地下芽 20. 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 A. 草本群落 B. 苔藓群落 C. 大型真菌群落 D. 地衣群落 21. ( )生态椎体不可能出现倒置的情形。 A. 生物量 B. 数量 C. 能量 D. 营养 22. 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 A. 马尾松林 B. 毛竹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杉木林 23. 下列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 ) A. 磷循环 B. 碳循环 C. 氧循环 D. 水循环 24.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有( )级组成。 A. 一、二级 B. 三、四级 C. 四、五级 D. 八、九级 25. 按 Whittaker 估计,全球陆地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群落类型是( )。 A. 热带林 B. 沼泽 C. 灌丛 D. 温带林 26. 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 )。 A. 大气层 B. 岩石圈 C. 海洋 D. 化石燃料 27. 景观是由多种类型的景观要素构成的异质性地域,其中面积最大、连接度最高、对景观 功能的控制最强的景观要素称为( )。 A. 基质 B. 斑块 C. 廊道 D. 优势斑块 28.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有三种,( )是最有效的途径。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回归引种 D. 基因库保护
29. 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 季相现象 B. 光周期现象 C. 积温作用 D. 地形因子作用 30. 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反应是( )。 A. 气温升高 B. 冰雪消融 C. 海平面上升 D. CO2 浓度升高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2. 什么是种群的生活史对策?阐述 K-对策与 r-对策的特点与区别。 3. 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4. 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规律? 5.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 五、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了解种间相互作用在农林业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 2. 阐释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中的最小面积方法,并叙述最小面积确定的主要步骤,以及常绿 阔叶林地区常用标准是多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