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浙江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年浙江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1,3,5,6,8},A={1,6},B={5,6,8},则(CUA)∩B= (A){6} (B){5,8} (c){6,8} (D){3,5,6,8} cos(  2 )   3 2 | |   2 ,且 (2)已知 ,则tan= 3 3 3 3 (B) (A)- (3)“x>1”是“x2>x”的 (C) - 3 (D) 3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直线x-2y+1=0关于直线x=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C)2 x+y-3=0 (B)2 x+y-1=0 (D) x+2y-3=0 (5)要在边长为16米的正方形草坪上安装喷水龙头,使整个草坪 都能喷洒到水.假设每个喷水龙头的喷洒范围都是半径为6米的 圆面,则需安装这种喷水龙头的个数最少是 (A) ( x  (6) 6 91 ) x (B) 5 (C) 4 (D) 3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36 (C) -84 (7)若P是两条异面直线l、m外的任意一点,则 (B)36 (D) 84 (A)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平行 (B)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垂直 (C)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相交 (D)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异面 (8)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规则为“3局2胜”,即以先赢2局者为胜.根据经验, 每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则本次比赛甲获胜的概率是 (D)0.648 (C)0.432  一b  |=|b  、b (A1 0.216  (9)若非零向量 a  (A) |2b  (C) |2 a (B)0.36  满足| a   |>| a 一2b   一b |>|2 a |,则  | (B) |2b  | (D) |2 a   一2b |<| a   一b |<|2 a | | (10)已知双曲线 2 2 x a  2 2 y b  1 ( a 0, b 0)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准线上一点,
且P F1⊥P F2,|P F1| |P F2 |=4ab,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2 (B) 3 (C)2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y  x 2 x 2  1 ( x R  ) (11)函数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 (12)若sinθ+cosθ= 1 5 ,则sin 2θ的值是________. (13)某校有学生2000人,其中高三学生500人.为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采用按年级分 层 抽 样 的 方 法 , 从 该 校 学 生 中 抽 取 一 个 200 人 的 样 本 . 则 样 本 中 高 三 学 生 的 人 数 为 ___________. z  2 x (14) (15)曲线 y  y  中的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x 22 x 4   x 3 5 0  2 y x     3 x     y x    0 0 则 z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2  在点(1,一3)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 . (16)某书店有11种杂志,2元1本的8种,1元1本的3种.小张用10元钱买杂志(每种至多买一 本,10元钱刚好用完),则不同买法的种数是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7)已知点O在二面角α-AB-β的棱上,点P在α内,且∠POB=45°.若对于β内异于0 的任意一点Q,都有∠POQ≥45°,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14分)已知△ABC的周长为 2 +1,且sinA+sin B= 2 sin C (I)求边AB的长; (Ⅱ)若△ABC的面积为 1 6 sin C,求角C的度数. (19)( 本 题 14 分 ) 已 知 数 列 { na } 中 的 相 邻 两 项 2 1ka  、 2ka 是 关 于 x的 方 程 2 x  (3 k  k 2 ) x  3 k k  2 0  的两个根,且 2 1ka  ≤ 2ka (k =1,2,3,…). (I)求 1 , a a a a 及 2na , , 3 5 7 (n≥4)(不必证明); (Ⅱ)求数列{ na }的前2n项和S2n.
(20)( 本 题 14 分 ) 在 如 图 所 示 的 几 何 体 中 , EA ⊥ 平 面 ABC , DB ⊥ 平 面 ABC, AC ⊥ BC , 且 AC=BC=BD=2AE,M是AB的中点. (I)求证:CM ⊥EM: (Ⅱ)求DE与平面EMC所成角的正切值. D E A C M B (21)(本题15分)如图,直线y=kx+b与椭圆 2 x 4 2 y  1 交于A、B两点,记△AOB的面积为S. (I)求在k=0,0<b<1的条件下,S的最大值; (Ⅱ)当|AB|=2,S=1时,求直线AB的方程. y O A B x (22)(本题15分)已知 ( ) f x |  2 x 1|   x 2 kx  . (I)若k=2,求方程 ( ) 0 f x  的解; (II)若 关 于x的 方 程 ( ) 0 f x  在 (0, 2)上 有 两 个 解x1 ,x2 , 求k的 取 值 范 围 , 并 证 明 1 x 1  1 x 2  4 .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B (2)C (3)A (4)D (5)C 参考答案
(6)C (7)B (8)D (9)A (10)B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28分. (11)[0,1) (12)一 24 25 (13)50 (14)一 5 3 (15)5 x y   2 0 (16)266 (17)90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确定三角形边、角关系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 能力.满分14分. 解:(I)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 AB+BC+AC= 2 +1. BC+AC= 2 AB, 两式相减,得 AB=1. (Ⅱ)由△ABC的面积= 1 2 BC·ACsinC= 1 6 sin C,得 1 3 , BC·AC=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C=600. cos C  AC 2 2 BC   2 AC BC  2 AB  1 2 (19)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运算及推理能力.满分14分. (I)解:方程 2 x  (3 k  k 2 ) x  3 k k  2 x 0  的两个根为 1  3 , k x 2 2k  . x 当k=1时, 1 23, x x 当k=2时, 1  26, x x 当k=3时, 1  29, x 2  ,所以 1 a  ; 2 4  ,所以 3 a  ; 4 8  ,所以 5 a  ; 8 x 当k=4时, 1  12, x 2 16  ,所以 7 a  ; 12 因为n≥4时, 2 n na n ,所以 2 3  n 2 ( n  4) ( Ⅱ ) S 2 n  a 1  a 2    a 2 n  (3 6     3 ) n  (2 2  2    2 )n = 2 3 n 3 n  2 n 1   2  2 .
(20).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空 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满分14分. 方法一: (I)证明:因为AC=BC,M是AB的中点, 所以CM⊥AB. 又EA ⊥平面ABC, 所以CM⊥EM. (Ⅱ)解:连接MD,设AE=a,则BD=BC=AC=2a, 在直角梯形EABD中, AB=2 2 a,M是AB的中点, 所以DE=3a,EM= 3a ,MD= 6 , 因此,DM⊥EM, 因为CM⊥平面EMD, 所以CM⊥DM, 因此DM⊥平面EMC, 故∠DEM是直线DM和平面EMC所成的角, 在Rt△EMD中, EM= 3a ,MD= 6 , tan∠DEM= MD EM  2 E A M D B C (21)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解析几何的 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满分15分. (I)解:设点A的坐标为( 1( x b ,点B的坐标为 2( , ) , ) x b , 2 x 4 由 2 y  1 x 1,2   2 1  b 2 ,解得 S  1 | b x 1 2 所以  x 2 | 2 b  1  b 2 2  b 1   b 2  1 b  2 2 当且仅当 时,.S取到最大值1.     (Ⅱ)解:由 y  2 x 4 kx b   2 y  1 得 2 (4 k  1) x 2  8 kbx  2 4 b   4 0
  16(4 k 2  2 b  1) 1  k 2 | x 1  x 2 |  1  k 2 |AB|=  1)  2 2 b  1  ① ② 16(4 k 4 k 2 2 又因为O到AB的距离 d  | 1 b  | k 2  2 S AB | |  1 所以 2 b k 2 1  ③ ③代入②并整理,得 4 4 k 4 k 2 1 0   2 k  1 2 2 , b  3 2 解得, 故直线AB的方程是 ,代入①式检验,△>0 y  2 2 x  6 2 y  或 2 2 x  6 2 或 y   2 2 x  6 2 或 y   2 2 x  6 2 . (22)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方程与函数的关系等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5分. (Ⅰ)解:(1)当k=2时, ( ) f x |  2 x 1|   x 2  2 x  0 ① 当 2 1 0 x   时, x ≥1或 x ≤-1时,方程化为2 2 x 2 x 1 0   x  x  1   2 1   2 解得 所以 3 3 0  1   2 3  1 ,因为 ,舍去, . ②当 2 1 0 x   时,-1< x <1时,方程化为 2 x   1 0 x   1 2 , 解得 f x  的解所以 3 x  1   2 或 x   1 2 . 由①②得当k=2时,方程 ( ) 0 (II)解:不妨设0<x1<x2<2, | 1 1 | kx x   | 1 1 | x  22 x kx  ( ) f x      因为 所以 ( ) f x 在(0,1]是单调函数,故 ( ) f x =0在(0,1]上至多一个解,
若1<x1<x2<2,则x1x2=- 1 2 <0,故不符题意,因此0<x1≤1<x2<2. 由 1( f x  得 ) 0 k   1 x 1 , 所以 k   ; 1 由 2( f x  得 ) 0 k  1 x 2  2 x 2 , 所以     k 7 2 1 ;     k 7 2 故当 1 时,方程 ( ) 0 f x  在(0,2)上有两个解. 因为0<x1≤1<x2<2,所以 k   1 x 1 2 2 x 2 kx 2 1  =0 , 消去k 得 1 x 1  1 x 2 即 2 2 x x 1 2  x 1  x 2  0  2x 2 , 1 x 因为 x2<2,所以 1  1 x 2  4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