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3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答案】A 32.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 4 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答案】B 33.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 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线粒体 D.细胞核 【答案】D 34.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B.受粉后的 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雄 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 【答案】C 35.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被子 植物的生命周期中,既要进行细胞分裂,也要进行细胞分化 B.植株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只包括水和无机盐 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 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D.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 【答案】C 36.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含有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C.重吸收作用发生在原尿流经肾 小管时 D.在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答案】B 37. 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答案】A 38. 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变异现象 B.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C.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1/3 【答案】D 39. 下列与人的免疫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是所有的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患过天 花的人不会再得天花,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C.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D.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答案】C 40.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 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夹膜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它们 【答案】B 九.填空题(共 10 分,每空 1 分) 58.如果草原适度放牧,牧草能不断生长而维持原状,牲畜则因此获得稳 定的食物,可持 续高产,但如果过度放牧就会破坏草场植被,甚至沙漠化。 这一事实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 定的 ▲ 能力。草原上牧草与牲畜的关系是 ▲ 。 【答案】自动调节 捕食 59.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方面 用来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 也养育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 所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呼吸作用 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 【答案】叶绿体 能 量 60.2011 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 70 亿,不同个体表现的性状各不相同,即使同卵双胞胎也有 差异,这是因为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到 ▲ 的影响。70 亿人口,70 亿副面孔,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的多样性。 【答案】环境(环境因素) 基因 61. 科学家提取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移植到生活在小麦根旁的细菌中去,能使这些细菌具 有固氮的本领,这种育种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细菌的 ▲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同生 活在一起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 【答案】遗传物质(遗传信息 基因 基因组成) 共生 62. 今年 5 月,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该患者立即被隔离治疗,这属于 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其结构由 ▲ (填一种有机 物)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控制传染源 蛋白质
十.实验与探究题(5 分,每空 1 分) 63.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 500 米的平原到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 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 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题: (1)a 组和 b 组、c 组和 d 组都是原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 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 验结果只能是由 ▲ 引起的。 (2)a 组和 b 组的对照中,实验组 是 ▲ ,c 组和 d 组的对照中, 实验组是 ▲ 。 第一组 第二组 海拔 500 米 a 组海拔 500 米 海拔 500 米 b 组海拔 3000 米 海拔 3000 米 c 组海拔 500 米 海拔 3000 米 d 组海拔 3000 米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 均值”)为该组植 株的株 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答案】(1)海拔高度(变量) (2)b 组 c 组 (3)平均值 (4)D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