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下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下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 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第一大题为客观题,第二至第五大题为主观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在作答前,请参考人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 号,并用 28 铅笔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本、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题本、答题卡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制定班级幼儿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B.便于教师管理 C.让幼儿学会服从 D.维持纪律 2.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 A.个性的发展 B.情感的发展 C.社会认知的发展 D.感觉的发展 3.认为“游戏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游戏理论是()。 A.预演说 B.剩余精力说
C.复演说 D.松弛消遣说 4.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A.陈鹤琴 B.福禄贝尔 C.杜威 D.蒙台梭利 5.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 B.班集体活动 C.全园活动 D.个别活动 6.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这个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 倾向于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7.某 5 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 童画的特点是()。 A.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表象符号的形成
D.绘画技能稚嫩 8.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 A.发展适宜性原则 B.价值性原则 C.基础性原则 D.兴趣性原则 9.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 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A.手的动作 B.重复连锁动作 C.抓握动作 D.玩东西 10.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A.好奇心强 B.说谎 C.移情 D.想象与现实混淆 二、简答题(共 2 道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12.分析下表所反映的幼儿记忆特点。 表: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效果的比较
(对 10 个物或词能回忆出的数量) 三、论述题(共 1 道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13.实习生小赵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那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 坐,从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 叫我”,请从学前教育原则和教育公平的视角论述上述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共 2 道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4.材料: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不,一百种是在那里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念头 还有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有一百种快乐,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去探索去发现 一百种世界去发明 一百种世界去梦想 (1)你能从诗中读到幼儿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
(2)依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幼 JL? 15.李老师发现大班“理发店”的顾客很少。“顾客”对理发店不感兴趣。于是李老师 带幼儿到理发店参观,看理发店的设施,鼓励幼儿向理发师咨询问题,记录幼儿的问题, 还拍下照片,幼儿在理发店看到顾客躺着洗头,梳理发型。回到幼儿园,李老师组织幼儿 讨论“如何开好理发店”,并把照片给孩子回顾,有的幼儿反映没有躺椅,有的反映没有发 型梳,李老师则启发幼儿自己用积木做躺椅。自己画发型,之后。“理发店”生意又红火起 来。 请分析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五、活动设计题(共 1 道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新人园的小班幼儿在洗手时出现许多问题,有的把袖子弄湿、不洗手背、冲不净皂液、 有的争抢或拥挤、玩水忘记洗手、擦手后毛巾乱放在架子上,有的握不住大块肥皂,有的 因毛巾离水池远,一路甩水把地面弄的很湿…… 请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份改进洗手环节的工作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工 作目标,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班级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帮助幼儿适 应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所以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 学会自我管理。 2.【答案】A。解析:幼儿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是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 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构成.而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 法,这反映幼儿个性的发展。 3.【答案】A。解析:哲学家 KarlGroos 认为,游戏不是消除原始本能,而是加强未来 所需的本能。游戏的目的就是提供儿童一种安全的方法.帮助他们去预演成人生活所需要 的本能。即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预演。 4.【答案】A。解析:陈鹤琴,现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中国现代 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化新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 系。 5.【答案】A。解析:小组活动是指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可为幼儿提供更多 的交流与操作机会,使其减少等待时间。 6.【答案】C。解析:胆汁质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
迅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 7.【答案】A。解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包括透视画法、拟人化画法、丰富的想象力和感 觉的强调与夸张等特点。感觉的强调与夸张是指幼儿 3 岁以后,有了观察力,会产生印象 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的很大。题干中所提到的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牙齿占人体的大部 分,体现了幼儿绘画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的特点。 8.【答案】A。解析: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 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进行学前教育与课程的 设计、组织、实施都应着眼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 不能滞后。按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即要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要“跳一跳,摘 桃子”。 9.【答案】B。解析:该现象叫做重复连锁动作。婴儿这个动作多半发生在 9 个月以后。 婴儿通过这个重复动作,达到主动和他人交往的目的。 10.【答案】D。解析: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是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 的现象。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 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 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 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 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12.【答案要点】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在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 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
高于词语记忆的效果。幼儿对熟悉的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熟悉的词,而对生疏的词的记忆 效果显著低于熟悉的物体和熟悉的词。对熟悉物体的记忆依靠的是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所 借助的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所以效果最好。熟悉的词在儿童头脑中与具体的形象相 结合,因而效果也较好。至于生疏的词,在幼儿头脑中完全没有形象,因此效果最差。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幼儿期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在发展。研究表明,3~4 岁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还是语 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其后,两种记忆的结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各种研究显示,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距日益缩小。两种记忆效果之所以逐渐缩小, 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语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 的联系。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 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 是不可分割的。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在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语 词在其中也起着标志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在语词记忆中,主要记忆内容是语言材料, 但是记忆过程要求语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形象和词的相 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两种记忆的差别也相对缩小。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1)学前教育原则角度 根据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 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 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儿童,使每个儿童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师 要保证每个儿童在学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必须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儿童。 (2)教育公平角度 从课堂交往看,在师生互动中,有些教师有意地对幼儿实施一种差异性交往。从课堂 心理因素看,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和规范着幼儿的学习行 为,而教师心理活动中的动机和看法又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表现。同时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也 会影响课堂的教育效果,如眼神、手势、身体姿态等。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注 意教育中的机会均等.就是给予孩子同等的关注。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要点】 瑞吉欧理论体系创始人马拉古兹的 UL 童的一百种语言》这首诗歌,这个标题饱含了瑞 吉欧创办者对儿童无限潜能的尊重、赞赏和期待,要追随儿童,真正尊重、体现并维护儿 童的权利。瑞吉欧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真正地追随儿童,真正地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他 们十分强调要尊重、体现并维护儿童的权利。 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1)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积极个体,是一个主动的环境探索者。 (2)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差异性,每个儿童心理发展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如有的儿童 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有的儿童在动作发展上有着相当强的协调能力。在同样的心理发展过 程中,每个儿童在其发展水平上呈现出差异性。 给教师的启示: 我们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现代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告诉我们,儿童是人, 他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他一切基本人权;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 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教育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儿童,儿童有其特有的身心 发展特点,学前课程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 法体系。 15.【答案要点】 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 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采用的是外部干预的介入方式来指导游戏,外部干预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 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该案例中,李老师采用了如下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1)及时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 李老师观察游戏中孩子的表现以及游戏主题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孩子在游戏 中的特点,帮助幼儿把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以不断到重复与提高。另外, 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参观、记录、提问的方式发现问题,自己来制作躺椅、自己画发型来参 与游戏。通过这些,不断的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 (2)以交流体验为媒介 李老师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幼儿向理发师咨询问题,记录幼儿的问题),积极地表 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自 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自发交流改变了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的自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