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信息技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组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图片,提出如下的问题:
1.大家都知道这些计算机组成部件的名称吗?
2.这些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作用呢?
引出课题——计算机组成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的组成
通过图片展示,带领大家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组成。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老师的讲解,认识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有显示器、音箱、话筒、
鼠标、键盘和主机箱等。
教师要求同学熟记这些部件的名称,然后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况。
学生通过老师随机地提问给出相应的答案。
2.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教材,然后通过实际演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习了解到:
(1)主机箱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内部的电路相当于人的大脑。主机箱有立式和
卧式两种,功能完全一样。
(2)显示器的外形与电视机很相像,计算机所做的工作一般都能通过它表现出来。
(3)键盘与鼠标用来操纵计算机。鼠标也叫鼠标器或滑鼠。
(4)话筒也叫传声器、麦克风,用来把声音送到计算机里。
(5)音箱用来播放声音。
接下来学生通过自己实际操作,认识和掌握计算机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
3.计算机的种类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计算机的种类有很多,现在大家阅读一下教材,了解一下常见
的计算机种类有那些,现在最常用的计算机是那种类型的计算机呢?”
学生给出如下答案:
计算机常见的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一般我们现在最常用的
是微型机,如笔记本电脑和掌上型计算机。
(三)巩固提高
1.通过“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游戏,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作用。
2.小组讨论计算机可以连接哪些外部设备?学生给出答案:打印机、扫描仪等。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作业:熟记和掌握计算机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计算机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
【参考答案】
(1)主机箱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内部的电路相当于人的大脑。
(2)显示器把计算机所做的工作表现出来。
(3)键盘与鼠标用来操纵和控制计算机。
(4)话筒用来把声音送到计算机里。
(5)音箱用来播放声音。
2.什么是任务驱动法?谈谈任务的设计要求及任务驱动法的执行过程。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在课前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与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求:
(1)必须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重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3)有层次性和扩展性。
(4)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
(5)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执行过程。
任务驱动法的执行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共同探讨、分析任务→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展示评价。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全屏广播全国电脑制作获奖作品——电子报刊(重点介绍文本框)。
2.文本框可以帮助我们灵活地排版,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还能实现文字的横排与竖排,让
电子小报更美观。
3.展示用文本框设计排版的电子小报。
4.交流讨论、明确任务。
有了文本框的灵活排版和多样的修饰方式,让电子小报锦上添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
来学习用文本框设计我们的“班级成果展示台”。
(二)探究新知
1.添加文本框
(1)教师演示并讲解:插入文本框并移动文本框的位置。
(2)学生模仿探究:在自己的小报中合适的位置插入文本框。
(3)交流讨论:还有别的途径插入文本框(绘图工具栏),并有竖排与横排文本框两种。
(4)学生继续操作:添加文字,并尝试调整文本框的大小及位置。
2.修饰文本框
(1)教师:刚才上课时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文本框还有漂亮的边框和纹理,怎样才能设置
出这些效果呢。
(2)学生参考教材,自主探究文本框样式。
(3)教师重点讲解,并提醒学生:文本框边框和纹理色彩的选择应根据自己小报的色彩
进行搭配,以达到协调美观的效果。
(4)学生继续设置,力求协调美观。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帮助。
(三)巩固提高
1.让打开文件《望岳》一文,将诗歌内容放到文本框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选用
横排或竖排文本框,并对文本框进行效果美化。效果美化文本框。
2.学生完成后,进行作品展评。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发言,总结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教师随后进行补充。
文本框也有不足之处——形状单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编辑排版的好助手“自选图
形”。
课后请同学自己探究“自选图形”,用自选图形来重新制作《班级成果展示台》。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文本框的作用有什么?怎样插入文本框?
【参考答案】
文本框是在文档的编辑区独立划出的一个区域,有“横排”和“竖排”两种。横排的文
字从左向右水平排列,竖排的文字从右向左垂直排列。在文本框中可以输入文字、绘制图形、
插入图片等。文本框的使用为我们更好的排版提供了过多的方法。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方法一、用插入菜单插入文本框
(1)打开菜单中的“插入”下拉菜单,选择“文本框”选项,在级联菜单中选择“横排”
或“竖排”。
(2)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形,单击插入点光标,生成一个默认尺寸的文本框;如果鼠标从插
入点光标处拖动,到适当的位置松开,就生成一个任意尺寸的文本框。
(3)在生成的文本框中输入文字,绘制图形等操作,对文本框里的内容可以进行编辑。
在文本框外的其它位置单击鼠标,结束文本框操作。
方法二、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可以确定插入空文本框的操作。
2.你是如何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
【参考答案】
本课的开始是运用文本框制作班级成果展示的板报,通过对于文本框的设置,展现了班
级的成果;最后的巩固提高环节通过文本框结合语文古诗的例子,体现了信息技术可以为其
他学科进行服务的特点,以上两点体现了学科的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