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上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上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 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 是()。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 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传递功能 B.创造功能 C.更新功能 D.传播功能 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 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类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A.事实性文献 B.工具性文献
C.理论性文献 D.经验性文献 6.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 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7.三(1)班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 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8.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生理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1.丽丽花 10 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 5 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 于()。 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与集中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 12.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 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正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13.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1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 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 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A.可操作性 B.可替代性 C.可转换性 D.可度量性 16.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 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 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A.生活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17.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 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18.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这种观点要求小学教 学应当遵循()。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20.《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 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 2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4.荣获第 62 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在颁奖大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 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去实 现这一切。” 问题:(1)说说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10 分)(2)结合材料, 说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10 分) 25.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同学们要从生活中捕 捉各种作文素材。”李老师正说着,忽然一位同学说:“不对,作文材料不像浪花,而是 各种各样的小鱼,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捕捉更多有价值的‘小鱼’。”听到这么一句话, 李老师很生气,想斥责他上课乱说话,后来李老师使自己冷静下来,平静地说:“这样的 想法和比喻很好,还有没有其他想法的同学?”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提出了自 己的想法,有的比李老师原来的比喻要好很多。
问题:(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10 分)(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 系。(10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27 题任选一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题计分, 共 40 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 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 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10 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27.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 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 分) (2)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他认为通过组织健全、合 理的教育集体来教育学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法。教育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 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 2.D[解析]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抓关键期。也就是题中所说“豫、时、 孙、摩”,即“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不超过 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这四个关键期。 3.D[解析]利用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播功能。 4.B[解析]癸卯学制是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是第一个颁布但并未实施 的学制。 5.A[解析]事实性文献是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包括古今中外已被 发现和证实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事实资料,如文物、教育史学专著、各种测验量表、 各类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名家教育实录等。 6.D[解析]学生出现轻微脑震荡症状后,24 小时内应冷敷受伤部位,目的是减少出血;24 小时后可采用热敷,目的是促使淤血散开。 7.D[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 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激励学生上 进、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有积极意义。通过评比活动,选出助人为乐的学生并张贴其照片 属于品德评价法。 8.C[解析]趋避式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 趋近和逃避的心态。想要得高分是趋,不想努力学习是避,属于趋避式冲突。 9.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 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突然飞进来的蝴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 10.A[解析]小红喜欢文学作品,是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因此上语文课认真,是受认知内 驱力的驱动。 11.D[解析]一般认为,当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在量上比适度学习 多 50%时,识记和保持的效果最好。丽丽的行为即属于适当过度学习。 12.A[解析]利用正强化,可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次数。王老师是利用鼓励的正强化方式来 帮助小明增加发言的次数。
13.C[解析]略。 14.A[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 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两个平行班测试的成绩基本一致,说明 试卷的信度高。 15.A[解析]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国家统一的课程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这说明课 程结构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调整使其更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16.C[解析]《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 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题干中的表述即是开放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故本题选 C。 17.A[解析]直接导入法就是教师一上课便切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导入方法。 18.B[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 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 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小学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使教学符合儿童具体形象 思维的特点。 19.D[解析]略。 20.A[解析]《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 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主要为: (1)教育目的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 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要求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协调发展。 (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重视 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独立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 22.[参考答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种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 兴趣。特点主要有: (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兴趣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23.[参考答案]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有: (1)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3)培养管理骨干,善于发挥榜样的力量。 (4)培养良好的班风,让每个同学都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1)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 的成长与进步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对学生充满期待 和信心,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并将学生始终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尊重他们的 意见和想法。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 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建立平等、友爱的师 生关系。坚信学生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2)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 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二是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一,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的学习方法 与态度是向老师学的。因而教师要能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认识、兴趣、注意力等特点灵活运 用教材,寻求与学生学习的共鸣点,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学习。 第二,教师要全心全意甘做学生的“铺路石”。在学习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 发展自己个人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有利的“平台”,使他们在这“平 台”上能充分体现出自己学习的价值和成果。 25.[参考答案](1)李老师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难”,能够正确、灵活、民主地处理, 体现了李老师本身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中存在很多预想之外的情况,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 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存在不利于正常教学 的一面,也存在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教师就能使偶发 事件经过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材料中,李老 师刚开始很生气,但冷静下来后,正确对待了学生的这一反驳,表扬并激发更多学生说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