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下半年上海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
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落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A )。
A,临时监护责任
B,委托监护责任
C,教育管理责任
D,收留抚养责任
2,“五脏”指的是(A)。
A,心肝脾肺肾
B,心肝脾肺胆
C,心肝脾肺胃
D,心肝脾肺胰
3,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A)。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4,尽管工作压力大,事情繁忙,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这体现了何老师(A)。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5,下列不属于牛顿研究领域的一项是(D)。
A,天文学
B,物理学
C,数学
D,化学
6,针对环境污染,张老师带领本组老师编写保护环境学生读本,这体现了张老师是(B)。
A,课堂教学组织者
B,课堂教学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
D,课堂教学管理者
7,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
A,纪律教育和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B,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C,艺术教育和培养审美情趣能力
D,体育教育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8,下列选项中,对“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B,小李不懂俄语,或不懂英语
C,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D,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9,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琵琶归类正确的是(A)。
A,弹拨乐器
B,吹奏乐器
C,拉弦乐器
D,打击乐器
10,以下和“张林和王明是同事”判断不同的是(D)。
A,李红和王彤是同学
B,张峰和赵勇是朋友
C,胡华和胡康是父子
D,李白和杜甫是诗人
11,下列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C)。
A,《复活》
B,《战争与和平》
C,《巴黎圣母院》
D,《安娜·卡列尼娜》
12,下列朝代中,发生“焚书坑儒”事件的是(D)。
A,商
B,周
C,汉
D,秦
13,发明地动仪的是(A)。
A,张衡
B,布鲁诺
C,哥白尼
D,毕昇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Internet 基本功能的一项是(D)。
A,远程登录
B,电子邮件
C,文件传输
D,实时监测
15,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
范老师的做法(D)。
A,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B,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C,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16,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D)。
A,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7,下列选项中,体现郑成功重大历史功绩的一项是(B)。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官渡之战
D,七擒孟获
18,教师方某经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
者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D)。
A,行政强制或拘留
B,行政处罚或解聘
C,行政警告或拘留
D,行政处分或解聘
19,下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中,属于壮族的是(B)。
A,带白色圆帽
B,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C,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
D,长及脚面的旗装,外罩坎肩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了建构灵活开放的教师教
育体系的改革目标。关于这一目标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
B,综合大学为主体,师范院校参与
C,师范院校为主体,校本培训参与
D,校本培训为主体,师范院校参与
21,某小学指派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电影院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
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D)。
A,李老师
B,电影院
C,李老师和电影院
D,学校和电影院
22,Word 中,要将某一文本段的格式复制到其他文本段,应选择的功能按钮是(B)。
A,图为一个箭头
B,图为一把刷子
C,图为一个硬盘存盘
D,图为两个文档相重叠
2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保儿童从多种的国家和国际获得信息资料,要求缔约国采取
措施不包括(D)。
A,鼓励儿童读物的著作和普及
B,保护儿童免受不良信息影响
C,散播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信息资料
D,鼓励开发有益于儿童的玩具和游戏
24,人们常说“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要求教师(C)。
A,淡化教师角色
B,消除角色印象
C,善于换位思考
D,拓宽知识视野
25,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某县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对城镇中心小学给予重点投入,该做
法(A)。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C,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26,有人建议朱老师对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一建议,这体现了朱老师(A)。
A,依法执教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乐于奉献
27,下列选项中,“狮身人面像”所在地正确的是(C)。
A,英国
B,法国
C,埃及
D,印度
28,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李老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景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
成效,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A)。
A,用于探索创新
B,具有奉献精神
C,关心爱护学生
D,学科知识扎实
29,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这句
话提示教师要(D)。
A,对学生严慈相济
B,对学生因材施教
C,团结和关心学生
D,尊重和欣赏学生
五、综合题
【案例 1】张老师带着孩子做这个模仿游戏,很受欢迎。有一天孩子对老师说:“老师,我
不想跟你那样做,我想和你做得不一样!”老师说好,老师拍手,她跺脚,老师扮小花猫,
她学大老虎。好多小朋友和老师说:“老师,我们也想做不一样的动作。”老师说好,游戏重
新开始,孩子们做得特别认真。他们做了很多平时没有做过的动作。老师发现规则改变后更
吸引孩子注意力。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发展了。
从儿童观角度,解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体现了张老师“育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儿童观。
(1)尊重儿童,关注个体差异。张老师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关注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对儿
童活动的需求。当一个孩子对老师说,想换一种方式做游戏时,老师并没有制止或是批评儿
童,而是同意儿童的提议,与儿童换角色来表演。这体现出张老师尊重儿童的人格,平等对
待儿童,培养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儿童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儿童的动作协调能
力。以适当的教学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平等对待儿童,促进儿童人格发展。当一个儿童提出改变游戏规则,很多小朋友都效
仿时,张老师欣然同意,体现出张老师平等对待儿童,尊重儿童人格。张老师促进儿童富有
个性、自主的人格发展,实质上是为儿童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老师采取恰当的方法组
织儿童活动,促进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同
时,发展他们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3)挖掘儿童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当游戏规则改变后,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
做了很多平时没有做过的动作,发展了儿童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儿童智力得
以进一步提高。轻松的教学活动为儿童带来欢乐的同时,使其感受美的存在,满足了儿童全
面发展需要。
【案例 2】莎莎爸爸很有钱,艳艳长得漂亮,孙老师一会抱莎莎,一会亲艳艳。我悄悄望孙
老师,鼓起勇气对她说:“老师,您也抱我一下”,孙老师说:“混蛋,看你那两筒鼻涕,脏
样!”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忍不住放声大哭。这时,宋老师来到我身边,抱起我,用
她的手帕给我擦去了鼻涕,又抱我到房间给我洗脸梳头,带我到镜子前,甜甜地亲了下:“看
莉莉是多么漂亮的孩子”。此时,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两位教师的保教行为。
【参考答案】
孙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要求。
从保教行为角度看:
第一,孙老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思想行为规范。因为莎莎爸爸有钱,艳艳漂亮,孙老师就喜
欢她们,孙老师没有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做到教书育人,更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违反爱岗敬业的要求。
第二,孙老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因为学生家境贫富差距和相貌不同,孙老师
就以此去挖苦讽刺学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损害了幼儿的人格。
第三,孙老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言语行为规范。“混蛋,看你那两筒鼻涕,脏样!”这样的话
语有明显的讽刺和挖苦的意味,不符合教师的言语行为规范要求。
宋老师的行为与孙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要求。从保教行为的角度看:
第一,宋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思想行为规范。面对“我”出现的问题,宋老师以素质教育
观念为出发点,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书育人,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爱岗敬业,坚守高尚情操。
第二,宋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宋老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一视同仁,不讽刺或
挖苦幼儿,用积极的话语去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树立信心。
第三,宋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言语行为规范。宋老师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和需要,以感情
为基础,以爱为核心。“看莉莉是多么漂亮的孩子”之类的言语给孩子以无比的鼓励,语气
平和,态度和蔼,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增加亲和力,促进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案例 3】观看视频“故宫”的片段,回答问题。
(1)故宫又称紫禁城,“紫”和“禁”分别代表什么?“紫禁”体现了什么?
“紫”:“紫微星坛”位于中天,天帝的居所。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
子;而他们所居住的皇宫,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禁”:皇帝出于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和尊
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条件、侍卫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
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紫禁”体现了皇帝希望自己身居紫宫,可以
施政以德,四方归化,八面来朝,达到江山永固,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
(2)谈谈你对紫禁城的建筑“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而又超越“居民房”的理解。
【参考答案】
“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紫禁城的建筑中轴对称、院落冲门,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
式,满足居住的需要。跟民居有相似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
“超越民居房”:
(1)满足居住、办公、外交等多重职能。
(2)建筑中考虑到宫廷大家庭维护王朝秩序的需要,房间设置。机构职能多于民居。
(3)房屋面积大、数量多、高度高,体现了地位和权利。
(4)精巧的雕刻、精美的装饰装潢、高超的艺术价值。
(5)建筑中融入人文理念,“家”“国”意识。
【案例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
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
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
重于实践。
其实把所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相比无论是谁也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
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之”之名也正代表他的“行动—
—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
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
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
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
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是空论,那不
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侵,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
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
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的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
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
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的“知”。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
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
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有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器官参与学习,实现闻、
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