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docx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资料共4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总结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第四章 数据库安全性
第五章 数据库完整性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总结 By Joshua_Guo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三代演变: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1.1.1 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储存的基本对象 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种类: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数字的含义称为语义,与之密不可分:如 93 是数据,可表示为成绩,体重等 数据是有结构的,记录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一种格式或方法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基本特征:1.数据按一定是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2.可为各个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易扩展 3.数据独立性较高 ·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应用和操作系统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用途: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操纵功能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不引起混淆前提简称数据库】 主要构成:·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 ·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员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中心问题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文件系统:程序员必须关注记录结构和不同文件中记录的联系,工作量大编程复杂, 开发速度慢 ·数据库系统:不用关注记录的存储和不同表之间的联系,不用编程,开发速度快 ·数据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数据之间有联系 数据记录可以变长,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可以被多个用户应用共享使用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 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2.1 两类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
1.2.2 概念模型 ·用途:1.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2.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中间层次 3.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4.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交流的语言 ·基本要求:1.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 2.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表示方法:1.实体-联系方法(E-R 图)
1.2.3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 ·组成:1.数据结构——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 ·用数据结构类型命名数据模型:层次结构-层次模型、网状结构-网状模型 2.数据操作——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 ·类型:查询、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 3.完整性约束 ·数据及其联系的制约和依存规则 ·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1.2.4 常用的数据模型 ·格式化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1.2.5 层次模型 ·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定义: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称为根节点 2.根以外的节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优点:1.简单清晰 2.查询效率高,性能优于关系模型,不低于网状 3.提供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缺点:1.多对多联系表示不自然 2. 插入和删除的限制多,编写复杂 3.查询子女节点必须经过双亲结点
1.2.6 网状模型 ·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定义:1.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没有根的限制】 2.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间接表示多对多联系,将多对多分解成一对多联系 ·优点:1.更直接的描述世界,如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双亲 2.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 ·缺点:1.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 2.语言发展,用户不容易使用 3.应用程序须选择存取路径,加重程序员负担。 1.2.7 关系模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支持关系模型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祖: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祖 ·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个属性取名即为属性名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祖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如性别的域是(男,女) ·分量:元祖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关系名(属性 1,属性 2,...,属性 n)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年级)
·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用户只需要指出找什么,不需要说明怎么找 提高了独立性,提高了用户的生产率 ·优点: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 2.概念单一,全部都用关系表示 3.用户不用关心存取路径 ·缺点:1.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查询效率不如格式化模型 3. 为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查询请求优化,增加了开发难度 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从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角度:数据库系统采用三级模式结构,是其内部系统结构】 【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1.单用户结构 2.主从式结构 3.分布式结构 4.客户-服务器 5.浏览 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模式:1.是对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某一时刻状态——模式的一 个具体值) 2.是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值(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
3.模式的相对稳定的(实例随数据库中数据更新而变动) 【每年这个数据库系统模式对应的实例是不一样的】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1.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2.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心 ·一般某个应用的数据库有一个模式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1.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 2.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 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对模式的某一数据,不同外模式中的结构等可不同 ·每个用户只看见和访问外模式的数据,简化视图 ·保护数据库安全性的有力措施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1.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2.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记录的 存储方式,索引的组织方式,数据是否压缩、加密等等)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3.3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外模式/模式映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的对应关系【包含在各外模式描述中】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模式改变时,映像改变外模式不变,应 用程序依据外模式编写,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包含在 模式描述中】 ·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映像使模式保持 不变,模式不变则应用程序不变】 ·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除非应用需求变化,否则应用程序一般不变
·以数据为中心:具有了数据和程序间的独立性,使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 序分离出去 ·数据的存取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 1. 硬件平台及数据库:1.足够大的内存 2.足够大的磁盘等外部设备 3.较高的通道能力,提高数据传送率 2.软件:1.数据库管理系统 2.支持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 3.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编译系统 4.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 5.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3.人员:1.数据库管理员 2.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 3.应用程序员 4.最终用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