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TI 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点光源跟踪系统(B)题设计报告
队号:512075
1
摘要:本设计以 TI 公司提供的 16 位超低功耗、高性能嵌入式微控制器
MSP430 为核心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检测并指示点光源位置的光源跟踪系统。点
光源用支架支撑距地面高约 100cm,可以沿预定的轨迹进行±45º范围内圆周运
动或直线移动。放置在地面的光源跟踪系统,通过运用光敏器件的检测、传感器、
MSP430 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及相关外围电路设计产生控制信号传递给步进电机,
使步进电机带动激光笔进行上、下、左、右等方向进行光源的实时检测及精确的
跟踪。本文着重讨论电机控制与光源检测定位方法。
关键字:MSP430 光源检测及跟踪 光敏器件 步进电机
1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字 ...................................................................... 1
1 引言 ...................................................................... 1
本设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 1
2 系统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 2
2.1 光敏器件方案的选择 ................................................... 2
2.2 LED 恒流驱动器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 3
2.3 电机选择方案的比较及论证 ............................................. 4
2.4 方案确定 ............................................................. 5
2.5 方案论证 ............................................................. 5
3 系统总体设计 ............................................................... 6
4 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 7
5 系统总体测试 .............................................................. 7
6 总结与展望 ................................................................. 8
7 参考文献 ................................................................... 8
1
1 引言
本设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检测并指示点光源位置的光源跟踪系统,系统示意图如
图 1 所示。
光源 B 使用单只 1W 白光 LED,固定在一支架上。LED 的电流能够在 150~
350mA 的范围内调节。初始状态下光源中心线与支架间的夹角θ约为 60º,光源
距地面高约 100cm,支架可以用手动方式沿着以 A 为圆心、半径 r 约 173cm 的
圆周在不大于±45º的范围内移动,也可以沿直线 LM 移动。在光源后 3 cm 距离
内、光源中心线垂直平面上设置一直径不小于 60cm 暗色纸板。
光源跟踪系统 A 放置在地面,通过使用光敏器件检测光照强度判断光源的
位置,并以激光笔指示光源的位置。光源跟踪系统中的指向激光笔可以通过现场
设置参数的方法尽快指向点光源;将激光笔光点调偏离点光源中心 30cm 时,激
光笔能够尽快指向点光源;在激光笔基本对准光源时,以 A 为圆心,将光源支
架沿着圆周缓慢(10~15 秒内)平稳移动 20º(约 60cm),激光笔能够连续跟踪
指向 LED 点光源;
图 1 系统示意图
1
2 系统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1 光敏器件方案的选择
点光源位置的光源跟踪系统中光敏器件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现有的光敏器
件主要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与光敏
二极管差不多,不过只受红外光控制,在这里不考虑该光敏器件。通过对光敏电
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器件的检测实验,包括对光的敏感程度、对光照的
响应速度、输出特性线性度及检测距离的测试比较,得出光敏感特性对照表 1
表 1 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对光敏感特性对照表
光敏元件 对光的敏感程度
对光照的响应速度
输出特性线性度 检测距离
光敏电阻 阻抗与外界光照有关,
同一光照下阻抗呈线
性
响应速度慢
在日 常光 照射下
的线性较好
光电流与外界光照有
关,同一电压下光照越
强光电流越大,呈非线
性
响应时间快,适用于
光 电 流 与 照 度 成 线
性 关 系 或 在 高 频 率
下工作状态
光敏 二极 管的光
电流小,不容易捕
捉,但输出特性线
性度好
检 测 距 离
有限,比较
近,3 米外
信号变弱
检 测 距 离
较远
光 敏 二 极
管
光 敏 三 极
管
光电流与外界光照有
关,同一电压下光照越
强光电流越大,呈非线
性
响应时间慢, 适用于
灵敏度高,工作频率
低的开关电路
光敏 三极 管的光
电流大,输出特性
线性度较差
检 测 距 离
较远
光敏电阻虽然响应速度较慢,但也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检测距离为 1.73
米左右,信号比较稳定,且电路简单。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光敏电阻
为光电传感器是可实现的方案。同时考虑光敏电阻易受外界环境光线影响,白天
和晚上测试差异很大,为此专门在光敏电阻周围加上热缩管作为遮光套管,长短
合适的遮光管能有效地抑制环境光的干扰。
图 2 感光测试示意图
2
为进一步验证光敏电阻的适用性,通过图 2 所示用遮光板挡住光源,由近及
远,不断改变 h 的大小,观察 h 与对光敏电阻阻值的关系进行感光测试,所得结
果如表 2,表 2 中的结果显示,光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 h 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可
知,用光敏电阻作为光敏器件是可行的。
表 2 光敏电阻阻值感光测试表
距离 h(cm)
阻值(KΩ)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27
67.1
59
54
41.4
36.5
20.3
12.8
11.5
距离 h(cm)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阻值 (KΩ)
10.4
9.9
8.95
8.19
8.01
8.14
8.2
7.89
7.23
2.2 LED 恒流驱动器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设计要求 LED 的电流在 150~350mA 的范围内可调节,故采用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采用 PT4105 高精度恒流源进行大功率 LED 的驱动,输入电压:
2.5~18/V,内置功率 MOS 管,输出电流最大可达 1A,可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
围内驱动单颗 1W(电流 350mA)或 3W(电流 700mA) LED,或者各种大功率 LED
串/并联组合。内含欠压锁定、过热保护、限流保护等功能,应用设计方便,外
围电路比较简单,如图 3 所示。
方案二:采用低静态电流,低压差的 TAC7136 进行 LED 恒流驱动,输入电
压:2.7~6V,仅仅需要一个外接电阻就可构成一个完整的 LED 恒流驱动电路,
可使输出电流能在 100mA 到 400mA 范围内进行调节。内部自带软启动,过热保
护,低压保护。电路如图 4 所示
图 3 PT4105 高精度恒流源
图 4 恒流源驱动电路
3
基于电流能够在 150~350mA 的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方案二外围电路简
单,易于实现,采用方案二实现 LED 恒流驱动。
2.3 电机选择方案的比较及论证
点光源位置的光源跟踪系统中电机是主要的器件,对电机的选择有如下两种
方案。
方案一:如图 5 光源跟踪俯视示意图所示,多个固定在光源跟踪系统的不同
位置的光敏二极管将感应的不同电压送入比较器,比较器所得逻辑高低电平送入
单片机,单片机一控制端口输出的为宽度可变的负脉冲,这样直流电机电枢上的
电压也为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即电机的电枢电压即受单片机输出脉宽控制,实现
了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PWM)进行直流电机的变速,从而达到动态调节,直至
光源跟踪器(激光笔)直线对准光源位置(在 60cm 暗色纸板上不留光斑)。通过
试验电路,结果表明,利用直流电机驱动光源跟踪器的检测方案有诸多优点:单
片机端口资源利用少,无需多路 AD 口采集数据,只提取两路 AD 信号;电机控制
方法简单,无需程序设定旋转方向等,硬件自动实现光源精确定位;控制精确,
微量的光线入射量都会引起电机转动,调节到中心位置。但该方案也有许多不足
之处,直流电机不易受单片机控制,另外直流电机的响应速度慢,实时效应较差,
旋转角度无法程序有效控制,对于固定角度旋转比较困难。
3
1
5
7
6
2
8
4
光 源 跟 踪 系 统
光 源
光 敏 器 件
遮 光 板
图 5 光源跟踪俯视示意图
方案二:用步进电机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带动光源跟踪器。步进电机是将电脉
冲信号转换为角移位或线移位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
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
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
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得非常简单。
4
将电路处理后的信号送入单片机,经过单片机逻辑时序控制步进电机准确旋
转了一定角度,使得光源跟踪器旋转方位准确可控,更方便软件复位,反馈控制
电机角度偏差,形成闭环控制,通过实验可知,当利用其他多路 AD 信号采集处
理,将光源大致方位确定后,利用另外多路相近传感器进行微调,使得光源定位
精确,稳定,可靠。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比较,驱动器采用两台步进电机进
行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带动光源跟踪器,进行实时跟踪。
2.4 方案确定
3
1
6
5
8
7
4
2
遮 光 处 理 后 的 光 敏 器 件
遮 光 板
图 6 光敏电阻布局示意图
图 7 实物图
基于以上多种方案的优缺点的比较与论证,采用布局合理进行遮光处理的光
敏器件检测光源位置变化,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 MSP430 结合步进电机进行光源
寻踪。光敏器件布局如图 6 所示,其中 1、2、3、4 器件与 5、6、7、8 器件阻值
一样,且要求对称布置,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加精确的方位检测;同时将光敏电阻
紧贴遮光板放置,这样当光源转动时,相对应的光敏电阻所接收到的光线会有较
大的差异,那么处于背光面的光敏电阻会发生较大变化,送入单片机的信号就会
增大,从而提高了步进电机的灵敏度,使得光源跟踪器旋转方位更加准确。实物
图如图 7 所示。
2.5 方案论证
经过多种方案的论证,采用不同阻值的光敏电阻对称布置,进行点光源跟踪
检测,并把检测信号转换后传送给微控制器 MSP430 产生控制信号,通过控制步
进电机进行精确光源寻踪定位,实现点光源跟踪系统的设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