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慨念
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
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可以直接成为法官的裁判依据
D.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组成
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法系是以法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为划分标准的
C.英国威尔士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D.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已失去意义
3.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方略。关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 B.法治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排斥和反对德治 D.法治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我国《刑法》第 307 条第 1 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
指使他人 作伪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甲通过贿买等 方式阻止目击者作证,情节严重,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七年。法院在该案中运
用的迈辑推理方式是( )
A.演绎推理 B.辩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5.某日,交警甲在乙的小饭馆吃午餐,付给乙餐费 100 元。当天下午,乙驾车到超市购物
时违章 停车,甲依法对乙处以 100 元的罚款并出具罚单。根据法律关系原理,上述“吃饭”
与“罚款”两 次活动所引发的法律关系分别是( )
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 B.实体法律关系与程序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6.我国《宪法》第 33 条第 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
国《立法 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的制定、修改和废 止,适用本法。”关于上述两个条文中“法律”一词的理解,下列表
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条文中的“法律”含义相同
B.《立法法》第 2 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C.《宪法》第 33 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宪法》第 33 条中的“法律”包括《立法法》第 2 条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
方性法规”
7.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程序法部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8.下列关于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属于狭义的法律效力范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驻外使馆内不具有法律效力
D.折中主义是一种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法律效力原则
9.2014 年 11 月 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
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国家宪法日是( )
A.12 月 6 日 B.12 月 4 日 C.9 月 29 日 D.9 月 20 日
1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1.下列权利中,我国现行宪法有明确规定的是( )
A.沉默权 B.罢工自由 C.营业自由 D.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2.下列关于我国公民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因患有精神病而丧失选举权 B.乙被拘留,因无人身自由而不享有选举权
C.丙不识字,因无法填写选票而不享有选举权 D.丁因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丧失选
举权
1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区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进行合宪性审查。根据宪法监督方式的分
类,该宪法监督是( )
A.附带性审查 B.宪法诉讼 C.事先审查 D.事后审查
1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解释权
C.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在程序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D.宪法解释机制的目的在于激活宪法,保障宪法的最高效力
15.西周时期的契约制度比较发达,其中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使用的契券称为( )
A.傅别 B.白契 C.质 D.剂
16.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对法律条文、术语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解释的是( )
A.令 B.法律答问 C.廷行事 D.封诊式
17.唐高宗永徽年间,某地有婢女不堪主人欺凌,将主人毒杀。后该婢女被官府缉捕归案,
判处斩刑。根据唐律关于死刑复奏制度的规定,该案应复奏的次数是( )
A.无需复奏 B.一复奏 C.三复奏 D.五复奏
18.《宋刑统》共十二篇,其首篇的篇名是( )
A.具律 B.刑名 C.名例 D.法例
19.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是( )
A.大理院 B.大理寺 C.刑部 D.法部
20.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中,规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自主独
立,废 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是(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第 21 一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下列关于法学的认识,能够成立的有( )
A.法学以法为研究对象,通常先有法后有法学
B.法学作为科学,它与神学、哲学和道德学说之间没有联系
C.法学考察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D.法学为人们在规则下生活提供精神导向,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22.不同法学流派对于“法是什么”的认识不一。下列关于法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社会法学派认为,法是公意的体现 B.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C.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 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
体现
2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要求的有( )
A.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
B.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受国家监督,不受社会监督
C.司法权的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
24.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B.联邦制国家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
C.国家结构形式对立法体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决定我国一元立法体制的政治因素
25.港口税务官对船长说:“照章缴税!否则警察抓你。”海盗对船长说:“按规矩交钱!
不然把你抓走。”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角度来看,对上述两种情形理解正确的有( )
A.税务官的话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
B.税务官与海盗的话都体现了法的强制性
C.海盗的话不能体现船长有交钱的义务
D.税务官的话意味着船长有纳税的义务
26.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1958 年法国宪法属于典型的民定宪法
B.我国现行宪法既是成文宪法又是刚性宪法
C.英国宪法是成文宪法,而美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
D.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对宪法的分类
27.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行政长官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B.行政长官可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
C.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
D.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28.除了谋反、谋叛等重罪外,唐朝法律对其他犯罪的告诉有很多限制。下列情形中,为唐
律所禁止的告诉行为有( )
A.卑幼告尊长 B.在押犯告狱官虐待
C.八十岁以上者告子孙不孝 D.奴婢、部曲告主人
29.清朝中央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的专门法规,其中包括( )
A.《回疆则例》 B.《蒙古律例》 C.《理藩院则例》 D.《钦定西藏章程》
30.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内容与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B.采用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
C.婚姻家庭制度体现浓厚的固有法色彩 D.吸纳整合德、日等国民法最新学理与立法经验
三、简答题:第 31 一 3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31.简述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32.简述我国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33.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
四、分析论述题:第 34—38 小题.共 80 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
34.(15 分)赵某涉嫌杀人,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无期徒刑:赵某提起上诉,二审
维持原判。
多年后,真凶落网。此事经媒体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检察机关继而提起抗诉,
经再
审,赵某被宣告无罪。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中法律监督的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监督主体角度看,材料中涉及哪些法律监督?
(2)法律监督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有何意义?
35.(15 分)正义是现代法律的核心价值,司法是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3 年
我国各
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达到 1400 多万件。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
到公平
正义”,成为司法机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论述通过司法实现正义的途径与措施。
36.(15 分)某县人民政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①经
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进行调整,合并了三个部门,增设了两个部门;
②在
全县公开竞聘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中的四个局的局长,并由县长任命;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撤销
某乡,改设为镇;④在某乡实行直接选举,由该乡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乡长。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该县人民政府的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说明理
由。
37.(15 分)联系实际,论述宪法上的平等保护与合理差别的内涵。
38.(20 分)
材料一:
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
逆、杀
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
刑;即
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
疾者,
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
——《唐律疏议·名例》
材料二: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唐律疏议·名例》
(1)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体现了唐律的何种刑罚原则?该原则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②材料一中允许“收赎”的情况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阐述材料二的内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 题)
【答案】C
【解析】不可抗力属于法律事件,不是客体法律概念。客体法律概念是指法律关系客体,它
是
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法律事件,
是法律
规范规定的、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根
据事件
是否由人们的行为而引起可以划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
可以把
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得
到广泛
承认并被奉为法律的公理。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决策、指示、决定及目
的、目
标。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婚姻法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等等。法
律原则
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
与局限,
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所以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可以直接作为法官
的判案
依据。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三部分
构成的。
2.(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2 题)
【答案】A
【解析】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和整合的基础上,引进、采纳、摄取和同化外国
法,
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律移植反映了一国对同时代其他
国家法
律制度的吸收与借鉴,法律移植促进法律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法系
是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形式上某些特点对法律所作
的分类。
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前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属于大陆
法系。
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土耳其、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中国的
澳门等
地区的法律也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英国威尔士属于英美法系。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
渐缩小,
但是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未失去意义。
3.(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3 题)
【答案】C
【解析】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生存的两大支柱,人类社会和文明要求法律与道德并举并重,相
互
配合,相互协调。只有法律与道德互助共生,才能真正形成和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因
此,法
治并不反对和排斥德治。所以 C 选项错误,应选。
4.(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4 题)
【答案】A
【解析】演绎推理又可以称为三段论推理,它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即从一般的知识
推
出特殊知识的推理活动。它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在成文法国家,这是一种主要的法律推理方
式。在
法律推理过程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法院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大前提),也有
通过审
理确定的、可以归入该规则或原则的案件事实(小前提),由此法院可以作出一个确定的判
决(结
论)。由此可知,答案选 A。
5.(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5 题)
【答案】D
【解析】基本法律关系是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所确认或创立的、直接反映该社会经济制
度
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是依据宪法以外的法律而形成的,存在于各
类权利
主体和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中的大部分是普通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是
存在于
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
求他方
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指的是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
的法律
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甲在餐馆
吃饭时,
与乙之间发生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甲依法对乙处以 100 元的罚款并
出具罚单
的行为,属于依法行使职权,与乙之间发生的是隶属型法律关系。本题中发生的两种法律关
系都依
据实体法发生,是实体法律关系。
6.(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6 题)
【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第 33 条第 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的
法律指的是法律、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立法法》第 2 条
第 1
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
法”中
的法律特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
7.(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7 题)
【答案】B
【解析】程序法部门指规范因诉讼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由诉
讼
程序法与非诉讼程序法两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我国的刑法部门,不属于
程序法
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属于程序法部门中的非诉讼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民法院
组织法》是国家机关组织法之一,属于宪法部门,不属于程序法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圆著
作权法
实施条例》也不属于程序法部门。因此,答案选 B。
8.(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8 题)
【答案】A
【解析】“法律不溯及既往”这一原则是各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法
律效力属于广义上的法律效力范畴。B 选项错误。作为领土延伸的驻外使馆内适用中国的法
律,C
选项错误。折中主义,是指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入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这是近
代以来
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D 选项错误 D
9.(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9 题)
【答案】B
【解析】2014 年 11 月 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设立国家
宪法
日为 12 月 4 日。
10.(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0 题)
【答案】B
【解析】 《宪法》第 67 条第 17 项规定,全国人大会常委会行使下列职权:“决定特赦„
„”
特赦的“决定权”仅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是全国人大。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
大常委
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紧急状态令、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国家主席有权发布特赦令,
但是
无权决定。
11.(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1 题)
【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第 125 祭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国公
民的
基本权利有: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平等权,政治权利
和.自
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特定主体的权利,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没有规定沉
默权、
罢工自由和营业自由权利,所以 D 选项正确 D
12.(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2 题)
【答案】D
【解析】在我国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
二是年满 18 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在我国,精神病人享有选举权,只是因为其无
法辨认
自己的行为性质而可能被中止行使,在其恢复行为能力后再恢复其选举权。我国公民的选举
权具有
平等性,不因选民不识字而不享有选举权,所以 A、C 错误。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于县级
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
加剥夺
政治权利的人,对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
止行使
选举权利的人,均准予其行使选举权。由此看出,被拘留的人享有选举权。B 选项错误。依
据刑法
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所以,丁因被判处死缓而附加剥夺政治权
利,不
享有选举权。D 选项正确。
13.(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3 题)
【答案】C
【解析】事先审查也是一种预防性审查,是法律、法规或其他的法律文件在发生效力前,或
行
为还没有实施前,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一般性审查。这种审查往往带有一种抽象性和非针对
性,而
且并不是为了维护具体利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区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进行合宪性审查
属于事
先审查,C 正确。事后审查是指法律、法规或其他的法律文件在发生效力后,或者行为已经
实施后,
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具体审查,事后审查包括两种形式:附带性审查与宪法控诉。附带性审
查是指
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提出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违宪问题,
而由
法院对该法律、法规所进行的审查。附带性审查也是个别性审查,局限于特定案件的审理上,
维护
的是具体的利益。宪法控诉是公民就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向宪法法院提出控诉的
一种方
式。宪法控诉也是一种具体的审查,是因特定公民提出申请而引起。
14.(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4 题)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