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山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及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语言
2.旅游资源
3.经济地理位置
4.辛克莱模式
5.网尼克指数
6.距离衰减原理
二、简答∶(共 30 分)
1.试写出欧亚大陆语系的名称。(9 分)
2.旅游地有哪些种类?(6 分)
3.不同的产业在布局中对条件因素有何要求。(7 分)
4.大城市经济圈的扩散有何规律。(8 分)
三、南亚是以平原低地为主的地区,水热条件也比较好,但却是世界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
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这里不发达的原因。(35 分)
四、举例说明区域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30 分)
五、试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5 分)
区域经济学
一、简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
(一)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二)简述企业发展区域环境的内容构成。
(三)什么是距离衰减原理?简述距离衰减的机理。
(四)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五)简述区域发展战略的本质特点与主要内容。
(六)区域经济比较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二、综述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一)运用"绝对成本学说",综合分析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并阐述其发展途径。
(二)运用"核心-外围理论",分析城乡之间的关系,论述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中的意义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