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共 36 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酒精挥发 C. 石蜡熔化 D. 菜刀生锈 2. 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牛奶 C. 蔗糖 D. 植物油 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取少量固体粉末 C.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测溶液 pH 4. 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 B. 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 C. 磁铁矿、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D. 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5.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 烧碱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生石灰 6. 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 pH 范围如下: 液体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 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 胰液比胆汁碱性 D.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7.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化学式为 C5H9NO4)转化而成的。下列关于谷 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谷氨酸是由 5 个碳原子、9 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构成的 B. 谷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 谷氨酸是有机物 D. 谷氨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5:9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 因为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 b 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 产生,则液体 a 和固体 b 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生石灰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2.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 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
C. 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 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 13.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 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 B.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8 14. 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 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B. 将时 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 C. 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M 点表示时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15.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元素的核电荷数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6. 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 铝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 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17. 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滴加 BaCl2 溶液 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 A B. B C. C D. D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 :通过 NaOH 溶液 C. NaCl 溶液:加入过量溶液,过滤 D. 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0 分) 19.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 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填化学式),可有效减缓温室效 应。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沉淀、 过滤、 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髙的是______。 (3)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 SO2 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发生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SO2+2NaOH=Na2SO3+H2O.Na2SO3 中 S 的化合价为______。 (4)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利用化石 燃料也造成不良影响。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燃烧放出热量多,燃烧产物 是______(填化学式),不污染空气。 (5)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 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 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1)一个丙分子共有______个原子。 (2)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参加 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21. 化学源于生活、生产、科技,又用于生活、生产、科技。 (1)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传播“低碳” 理念, 提倡“低碳”生活。请你写出“低碳”出行的一种方式______。 (2)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是在放电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 了氮的氧 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 稼施加了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3)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只有一层原子厚度,是目前世界上人 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它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正激励着科学家们不断去探索。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C.石墨烯具有还原 性 22. 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建设中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 (1)锰钢主要成分是铁、锰、碳,主要用于制造钢轨、挖掘机铲斗等,锰钢属于______ (填“纯 净物”或“混合物”)。 (2)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钢轨生锈。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______。 (3)地铁中常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材料,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可用海水中提取的氯化镁 与熟石灰 在溶液中反应制取,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3. 如图是 A、B 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______,该元 素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A 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 学式为______。 24.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 NH4 +)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向这两种
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 NaOH 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 BaCl2 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填 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 淀,该纯 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25. 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 上常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 (1)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若配制 5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 氢溶液 的质量是______。 26.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 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 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 NaCl 溶液。反应 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 CO2 的质量______。 (2)22.8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岀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27. 以空气等为原料可合成氨、尿素[CO(NH2)2],以下是简易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可从空气分离中获得。此空气分离的变化 属于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写出合成塔①中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写出合成塔②中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1 分) 28. 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 试管中实验现象是______。 (2)只通过 A 和 B 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 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 A.Cu、Ag、稀盐酸 B.Cu、AgNO3 溶液 (3)实验 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填编号)。 29. 某同学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 证其性质(如图所示),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提示 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发生浑浊的现象不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填化学式)。 (4)请写出乙装置中由浑浊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0.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 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 (2)B 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3)C 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 具有_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 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1. 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 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 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色 ______ 粉末为 Fe2O3 粉末 Cu 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定量实验: 取该粉末 4g 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 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 继续通入 CO 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