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达州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6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 3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6 分)
1.【航母梦,强国梦】2019 年 12 月 17 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交付海军。这艘航空母舰
是(
)
A. 辽宁舰
【答案】D
B. 济南舰
C. 南昌舰
D. 山东舰
2.【举盛典,庆华延】2019 年 10 月 1 日,我国 20 余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隆重庆祝(
)
A. 澳门回日 20 周年
B.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C. 五四运动爆发 100 周年
D.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
【答案】B
3.【我自信,我自豪】2019 年 10 月 1 日。大江南北披上红色盛装,中国人脸上洋溢着自信自豪的笑容。下
列能够展现“自信中国人”形象的是(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外来有排斥
④时发展有信心
A. ①②③
【答案】B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谋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根据党的十九届
四中全会精神。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是(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社会主文计划经济体制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答案】C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不要难,迎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国际国内挑战,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
推向前进。我国需要应对的国内挑战是(
)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③城乡发展不协调
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A. ①②③
【答案】A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创新强,创新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之时,全国消费者几乎同时开启“宅”模式,电商成为“宅
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成功运用。说明(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我国现在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④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A. ①②③
【答案】C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厉法治,维正义】据新华社 2 月 6 日报道。重庆方面委托有关企业从海外采购一批口罩,其中包括帮
助湖北黄石代买的口罩,这批口罩到达云南大理时,被大理市截留征用。根据相关法律,因疫情需要,政
府有征用物资的权力。但涉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征用,应由国务院进行。下列与本案例相关的正
确说法是(
)
①必须推进科学立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大理市这一做法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疫情需要
④大理市这做法涉嫌违法。因为它没依法行政
A. ①②
【答案】D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8.【夕阳红,新孝梯】2019 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 3.2 万亿元,近 3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8%,预
计到 2020 年产业规模将突破 4 万亿元。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
A. 老龄化加剧
B. 人口素质偏低
C. 城乡分布不平衡
D. 男女性别比失衡
【答案】A
9.【创四城,兴达州】为了让达城更大气、更美丽、更宜居、更有发展活力、更能留住人吸引人,达州正
推进“四城同创”活动,争取到 2020 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到 2021 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
卫生城市。到 2023 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此活动有利于(
)
①建设美丽达州、健康达州
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留住达州所有人才并吸引更多外来人才
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 ①②③
【答案】B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同呼吸,共命运】赵老师布置了一道关于“中华一家亲”的连线题,下面是小丽同学的答案,其中连
线错误的是(
)
A. ①—b
【答案】D
B. ②—e
C. ③—c
D. ④—d
11.【读经典,联古今】“条仁善邻,国之宝也。”小娟同学在读到《左传》这句话时,联想到了我国面对
当今世界的态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追求和平发展,主导世界政治新格局
②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③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④讲究道德仁善,不必追求公平正义
A. ①②
【答案】C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青年强,国家强】3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回信中指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
①积极参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②专心学习课本,不用接受艺术与劳动教育
③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在担当中历练,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 ①②
【答案】B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忆往昔,憧未来】在初三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望成长,畅谈未来。下列同学的说法,你赞成的是(
)
①小冰:毕业后我要去读普高,因为读职高没有用。
②小婉:我很多时候都迷茫彷徨,但我要超越自己。
③小晓:我不仅身体长高长壮了,心理也成熟多了。
④小琴:我喜欢化学和生物,将来争取做防疫专家。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74 分)
A. ①②③
【答案】D
二、简答题(共 6 分)
14.【新民主,新生活】
某校在民主教育活动中,既传授民主相关知识,又开展民主体验活动。同学们有的收集体现民主制度
的图片。有的参与民主辩论会,有的参与“校长小助理”选举,有的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校园周边环境存在
的问题……,“我们的民主意识慢慢增强啦!”同学们高兴地说。
(1)下面是小达同学收集的体现民主制度的部分图片。能直接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哪一幅图?
(2)该校学生是如何增强民主意识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回容。
【答案】(1)图丙
(2)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首先公民要自觉遵
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
和协商的民主态度;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该校学生自觉遵守
宪法,积极参加民主教育活动,不断积累民主知识;还开展民主体验活动,通过参与图片收集、民主辩论、
民主选举等,在实践中增强了民主意识。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有 2 个小题,其中 35 题 11 分,第 36 题 12 分,共 23 分)
15.【民法典,百科书】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过程:
★2014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
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提出的 102 万条意
见建议。
★2020 年 5 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民法典高票通过。
(1)民法典的诞生过程是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缩影。小州同学绘制出如下示
意图来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示意图中的①②③各指什么?
材料二 民法典诞生后,小州同学的时政摘抄笔记中有了以下片段: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料书,所涉及领域贯穿每位公民的一生,大到房产买卖,小到针线交易,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旗帜鲜明地传递出保护善人善举的信号,为救危扶弱者撑腰,让“扶不扶”“救不救”等
问题不再成为困扰社会的两难选择。
(2)请根据小州同学的摘抄笔记,分析民法典诞生的意义。
(3)民法典涉及你我他切身利益。对此,你打算做些什么?
【答案】(1)1.党的领导 2.人民当家作主 3.依法治国。
(2)保障了公民的民事权利;协调了民事关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公平正义等。
(3)学习了解《民法典》的内容,宣传民法典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民法典的要求,利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
法权益。
16.【共行动,战疫情】
材料一 2 月 10 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一线的两位建设者回到达州。2 月 13 日,由 20 名医护人员
组成的达州援助武汉医疗队快速集结奔赴湖北……心怀梦想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疫情作坚
决斗争。
材料二 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介绍,为适应疫情防控的紧迫需求,我国部署启
动了 83 个应急攻关项目,已有 4 种灭活疫苗和 1 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1)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国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
心来源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截至 5 月 31 日,中国共向 27 个国家派出 29 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 150 个国家和 4 个
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向 150 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
资。
(2)小亮同学看此报道后抱怨说:“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况且疫情还没得到彻底控制,凭什么支援他
们?”请运用所学知识。反驳小亮同学的观点。
材料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之时,各地掀起“停课不停学”活动。小袁是九年级学生,她爸爸
叹气道:“家里最近网络信号太差了,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女儿没办法在网上学习。”
(3)假如你是小袁,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答案】(1)材料一: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材料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
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采取共同行动,承担
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3)让爸爸不要自责;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请他们帮忙检查网络;会和老师及时沟通说明家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