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36 分) 1.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装 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解:A.图标为腐蚀品,故 A 错误; B.图标为有毒气体,故 B 错误 C.乙醇为易燃液体,图标为易燃液体,故 C 正确; D.图标为爆炸品,故 D 错误.故选 C A. ①②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解:由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 燃,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不变.故选 D 3.(4 分)(2015•东营)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雾霾是由粉尘和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 PM2.5 等复杂成分组成,雾霾属于混合物 B.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 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时放出能量,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 化学学肥料[CO(NH2)2、KH2PO4 等]的叶面喷施,提高了化肥的使用效率,其中 KH2PO4 属于复合肥 B、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C、根据葡萄糖分解分析; D、根据复合肥定义分析. 解:A、雾霾是由粉尘和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 PM2.5 等复杂成分组成,雾霾属于混合物,故 A 正确; B、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过多或添加禁止使用 的物质才有害,故 B 错误; C、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时放出能量,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故 C 正确; D、化学肥料[CO(NH2)2、KH2PO4 等]的叶面喷施,提高了化肥的使用效率,其中 KH2PO4 属于复合肥,故 D 正确;故选:B 4.(4 分)(2015•东营)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 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 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解: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 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故选: D. 5.(4 分)(2015•东营)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 两个氮气分子:2N2 B. 淀粉的化学式:(C6H10O5)n C. )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 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CuO+CO Cu+CO2 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N2.故正确; B、淀粉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6H10O5)n.故正确;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3;故错误; D、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故正确;故选 C 6.(4 分)(2015•东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在加压条件下,6000L 氧气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 B.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 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 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 故选项解释错误; 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 确;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 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B 7.(4 分)(2015•东营)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 4 种粒子结 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 B. 氯化钠是由 a、d 两种粒子构成的 C.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g D. a 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解:A.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而氯元素的偏旁是“气”,可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a 核内有 11 个质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是钠离子, d 核内有 17 个质子,核外有 18 个电子,是氯离子,故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而不是“g”,故错误; D.a 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错误.故选 B. 8.(4 分)(2015•东营)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制取氧气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粗盐过滤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A、实验室用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时,为防止产生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 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 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 9.(4 分)(2015•东营)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C. 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相同质量的 Mg、Fe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解: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质量比为 1:8,故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剩余固体的质 量减少,因此其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错误; C.氢氧化钠显碱性,加水稀释后,碱性减弱,但是不会显酸性,故错误; D.相同的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后,镁产生的氢气多,因为镁比铁活泼,所以镁最 先反应结束,故正确.故选 D.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35 分) 10.(7 分)(2015•东营)水和空气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 (1)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 存在 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 ;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 些因素 不能选气体反应物 、 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答出两条即可). (2)人如果不吃饭,也许还能活上几周,但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我市是一个水资 源短缺的城市,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用 洗菜水冲马桶等 . (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ac . a.水的电解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 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 肥皂水 来检验.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解:(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的方法是:风是空气的 流动或吹气球等;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的因素有:不能选气 体反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等;故答案为: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等;不能选气体反 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2)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用洗菜水冲马桶、淘米水浇花等;故答案为:用洗菜水冲马桶等;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水的电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故 答案为:ac; (4)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 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答案为:煮沸; 肥皂水; 11.(11 分)(2015•东营)据报道,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约有 1000 亿吨,其中,约 300 亿 吨是加工过的食品.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图中的脱氧剂在食品防腐保鲜,特别是对 延长含高油脂食品的保质期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或油脂) (答出一种即可),检验这包脱氧剂中 含铁粉的方法是 用磁铁吸引有铁粉吸出(或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入硫酸铜溶液有 红色固体析出) . (2)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4Fe+3O2+6H2O=4Fe(OH)3 .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 因是 bc (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3)钢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2Fe+3CO2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清洁球,就是用不锈钢丝制作的,这 是利用了金属铁具有的 较高的硬度或延展性 ;铝、铁、铜三种金属在历史上被人类使 用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铜、铁、铝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越容易 被冶炼(合理即可) . (4)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4%,防止金属 腐蚀具有重要意义.答出一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保持铁制品干燥(或涂油、刷油漆、 镀其它金属等) . 解:(1)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等;铁能够被磁铁吸引,能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氢 气,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红色物质等;故答案为:蛋白质(或油脂);用磁铁吸引有铁粉吸出 (或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入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 (2)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4Fe+3O2+6H2O=4Fe(OH)3;铁与氧气、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原理,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分,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答 案为:4Fe+3O2+6H2O=4Fe(OH)3;bc;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 CO 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 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清洁球,就是用不锈钢丝制作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铁具有的较高的硬度或延展性;金属的 活动性越弱,越容易被冶炼,因此铝、铁、铜三种金属在历史上被人类使用的时间先后顺 序是铜、铁、铝; 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较高的硬度或延展性;铜、铁、铝;金属的活动性 越弱,越容易被冶炼(合理即可); (4)防止铁制品生锈,除了保持铁制品干燥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如隔绝氧气可以防止 铁生锈,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镀一层金属等方法可以使铁制品与氧气隔绝;故答案为: 保持铁制品干燥(或涂油、刷油漆、镀其它金属等). 12.(7 分)(2015•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 30℃时,甲的溶解度是 60g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增加溶质 (写出一种),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 40g 甲物质放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 50℃(不考虑蒸发 ),溶液中变化的是 abc (选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答出一条). 解:(1)P 点的含义是 30℃时,甲的溶解度是 60g; (2)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方法有增加溶质、降低温度等;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因此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甲的溶解度是 60g,将 40g 甲物质放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只能够溶解 30g, 并且析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7.5%; 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 50℃(不考虑蒸发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增大,溶 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有: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温度小于 t℃时,乙的溶解 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等. 故填:30℃时,甲的溶解度是 60g;增加溶质;降温结晶;37.5%;abc;t℃时,甲和乙的 溶解度相等. 13.(10 分)(2015•东营)已知 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 元素.其中,只有 A 为单质,B 和 C 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 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
别,E 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 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D 的化学式为 H2CO3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2C+O2 2CO ;B→E: CO2+Ca(OH)2=CaCO3↓+H2O ; 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 C 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 要装烟囱,并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3)请写出 A 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 金刚石、石墨 .A 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 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结构不同 .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 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又什么认识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物质 的用途 .A 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石墨用于电极 . 解:(1)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B 和 C 含有的元 素完全相同,B、C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B、C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 会转化成二氧化碳 和一氧化碳,所以 A 是氧气,E 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 和 B 可以相互转化,所 以 B 是二氧化碳,C 是一氧化碳,E 就是碳酸钙,D 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D 和 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D 是碳酸,结构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D 是 H2CO3; (2)A→C 的反应是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O2 2CO; B→E 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3↓+H2O; 通过推导可知,C 是一氧化碳,是燃料燃烧比充分造成的,所以应该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 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通过推导可知,A 是碳,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金刚石、石墨,单质之间组成 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结构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 用途之间的关系是: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物质的用途,A 的单质 的用途是: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石墨用于电极. 故答案为:(1)H2CO3; (2)2C+O2 2CO;CO2+Ca(OH)2=CaCO3↓+H2O;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 并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金刚石、石墨,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结构不同,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石墨用于电极.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 14.(4 分)(2015•东营)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E (填序号). A.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遵循自下而上,先左后右的原则;
B.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为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要尽可能多地添加实验药品; C.振荡试管内溶液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动,以防液体溅出; 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得少于容积的; E.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F.测定溶液的 pH 时,应先将 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解: A、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故正确; B、根据药品的使用原则,本着节约的原子,不能为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要尽可能多地添加 实验药品,故错误; C、振荡试管内溶液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动,以防液体溅出;故正确; 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得少于容积的;故正确; E、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故正确; F、根据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测定溶液 pH 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 取待测溶液并滴在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 pH 值.不能先将 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这样造成测定数值不准确,故错误. 答案:ACDE 15.(14 分)(2015•东营)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 关问 题. (1)仪器 a、b 的名称是 锥形瓶 、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 AC 或 AD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 装置的 气密性 .简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 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 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用玻璃片 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 ;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 纯度 .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 cd (填 序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