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广西钦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6 分)
1.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
)
A.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
B.电路两端的电压
C.电路中的电流
D.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A、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功,即可以测量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故 A 正确;
B、电路两端的电压用电压表测量,故 B 错误;
C、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故 C 错误;
D、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可以用伏安法测量,故 D 错误。
答案:A
2.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的措施是(
)
A.
B.
C.
D.
摩托车的消声器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间蛟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解析: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间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1N
B.真空中的光速近似为 3×105km/s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80mm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 1.5V
解析: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 100g=0.1kg 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 F=G=mg=0.1kg×10N/kg=1N.故 A 符合
实际;
B、真空中光的速度约为 3×108m/s=3×105km/h,故 B 符合实际;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故 C 不符合实际;
D、一节新电池的电压约为 1.5V,故 D 符合实际。
答案:C
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
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
B.
塑料吸盘被紧压在平滑的墙上
C.
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D.
锅炉外面安装水位计
解析:A、纸外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内受到管中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管中的水产生
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利用了大气压.故 A 不合题意;
B、用力将吸盘压在光滑墙壁上,排出里面的空气,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
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 B 不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
故 C 不合题意;
D、锅炉水位计和锅炉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不流动时,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我们通过观察水位计
中水位的高低就可以知道锅炉中水的多少,以便及时加水.因此,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与大气压无关.故 D 符合题意。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1)光由池底某点发出,经水面射入人的眼睛,故光线是从水中到空气中,图 A 和图 C 光线的传播方
向画错了,故 AC 错误;
(2)光由池底某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人眼;眼睛观察到的是该
点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故 B 错误,D 正确。
答案:D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B.
C.
搬而未起
推着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
D.
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解析:A、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
B、搬而未起,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
C、推着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对小车做了功;
D、举着杠铃静止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
答案:C
7.一小车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 F 后,小车将(
)
A.继续做加速运动
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D.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小车原来是运动的,当撤去外力之后,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则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任何力的
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小车将以原来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 和通
过电流表的电流 I 变化情况是(
)
A.R 减小,I 增大
B.R 减小,I 减小
C.R 增大,I 增大
D.R 增大,I 减小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
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小,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故 CD 错误;由 I= 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A 正确,B 错误。
答案:A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 A、B 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和
p 丙(ρ水>ρ煤油),则 p 甲、p 乙和 p 丙的大小关系为(
)
A.p 甲=p 乙>p 丙
B.p 甲>p 乙>p 丙
C.p 甲<p 乙<p 丙
D.p 甲=p 乙<p 丙
解析:乙、丙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乙点所处的深度大于丙所处的深度,所以 p 乙>p 丙;
甲、乙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A 中的液体为水,B 中的液体为煤油,由于ρ水>ρ煤油,所以甲点的压强大于
乙点的压强,即 p 甲>p 乙。所以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 p 甲、p 乙和 p 丙的大小关系为关系为:p 甲>p 乙>
p 丙,故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10.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做功冲程发生的
能量转化是(
)
A.内能转化为电能
B.内能转化机械能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电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其中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
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发动机获得动力。
答案:B
1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研究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解析:A、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 A 不符合题意;
B、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机的原理,故 B 不符合题意;
C、是通电螺线管的实验图,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有磁场,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电路中有电流,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 D 符合题意。
答案:D
1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
B.
C.
D.
解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流,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流,符合题意;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不合题意;
C、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 L2 的电流,不合题意;
D、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 L2 支路,而实物图中的开关控制干路,不合题意。
答案:A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满分 16 分)
13.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平面镜前 1.5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向镜面靠近 0.5m,则镜中的
像与平面镜相距________m。
解析: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1.5m
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5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 1.5m×2=3m;若他向镜面靠近 0.5m
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5m+0.5m=1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 1m。
答案:31
14.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 9km/h 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 2.25km 道路所用
的时间为________h。洒水车 1s 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m。
解析:(1)v=9km/h,s1=2.2.5km,根据公式 v= ,可得,通过 2.25km 道路所用的时间 t=
=
=0.25h;
(2)v=9km/h=9× 1
3.6 m/s=2.5m/s,根据公式 v= s
t ,可得 s=vt2=2.5m/s×1s=2.5m。
答案:0.252.5
15.农民用盐水选种,要把盐水的密度从 1.05×103km/m3 配成 1.1×103km/m3,应向盐水中加________(选填
“盐”或“水”),将谷种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密度小于 1.1×103kg/m3 的将________在液面上。
解析:已知 1.05×103km/m3 小于 1.1×103km/m3,因此要把盐水的密度从 1.05×103km/m3 配成 1.1×103km/m3,
应向盐水中加盐;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 物<ρ 液,上浮,将谷种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密度小于
1.1×103kg/m3 的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
答案:盐漂浮
16.人们外出旅游时不再用纸质地图,而是利用手机导航来识别旅游线路,手机上显示的线路图象信息是通
过________来传送的,这些图象信息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手机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且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电磁波能
17.如图所示,物体重 G=50N,在 F=5N 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若不计细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受到
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向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是水平使用动滑轮,不计细绳与滑轮的摩擦,拉力 F= 1
2 f,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2F=2×5N=10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0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