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 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 现于下列那一地区 ( )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 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 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 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故选 B. 2.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 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从史实来看(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 正确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答】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西域各国的石榴、葡萄等传入中国.题目是秦朝的 电视剧,所以不可能有石榴、葡萄.但秦朝已经有了竹木简,②是正确的. 故选 D. 3.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考点】3R:司马迁与《史记》;6M: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化的类别,重点掌握《史记》和《资治通鉴》. 【解答】①《史记》是司马迁的史学著作,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 治通鉴》是司马光的史学著作,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史记》和《资治通鉴》 都属于史学著作,①③是同类,②《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行,④《红楼梦》是明清的 小说. 故答案选 C. 4.民族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 一主流的是() 4.民族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 ①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修建万里长城 ③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联姻 ④设立宣政院 ⑤左宗棠收复新疆 ⑥民族区域自治 ⑦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⑥ 【考点】49:北魏孝文帝改革;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E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 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题时注意关键词“民族融合”,即在备选项中找出其中符合民族融合的相关内容, 以此分析选项可知,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联姻,设立宣政院,民族区 域自 治,都有利于民族融合,以此可以得出①③④⑥符合题意,而②属于抵御外来入侵; ⑤属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D. 5.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
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考点】91:洋务运动;92:戊戌变法;94:孙中山的历史功绩;97: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 【解答】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②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变法图强是维新变法的思想; ④“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根据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可知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 故选 B. 6.如图这部著作的作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 A.严复 B.魏源 C.林则徐 D.张謇 【考点】B9: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分析】本题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魏源的相关史实. 【解答】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民族的危难,使魏源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 的长处,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 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故选 B. 7.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 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
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 【考点】8E:《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以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为切入点,考查《辛丑条约》 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1901 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 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所以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 与史实不符. 故选 A. 8.1895 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 参加( ) A.反荷兰侵略者 C.革命派起义 【考点】8B:《马关条约》. B.反割台斗争 D.反清政府的斗争 【分析】本题以 1895 年的台湾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解题时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1895 年”“生活在台湾”,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马关 条约》的签订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台湾人民发布 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意拱手而让台”,组织义军,誓与台湾共存亡. 故选 B. 9.《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 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考点】C1: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解答】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 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从 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中国人民“命运自 己主宰”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故选 C.
10.20 世纪 50 年代,在农村的某个地方流行着这样的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 ) A.土地改革时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考点】CE: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以在农村的某个地方流行着这样的一首民歌为依托,考查大跃进运动. 【解答】“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大 跃进”时期.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 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 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稻谷赶黄豆, 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正是浮夸风的表现. 故选 B. 11.“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考点】E4:祖国统一大业. 【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理解: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 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邓小平从维护 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基本方针. 故选 B. 12.14﹣﹣16 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 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三角贸易 D.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H2: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以“世界被发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答】14﹣﹣16 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 “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想运动,“世界被发 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 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 故选 D. 13.《金球通史》中写到:“(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 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主 要指( ) ①武士道精神 ②西方技术 ③欧美学制 ④欧美生活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JD: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以“明治维新”为切入点,考查了明治维新的内容. 【解答】注意材料中要求,“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什么.①②③④都是明治维新 的内容,但是学习的西方的内容同时又是能“增强了民族力量”的内容就只有,西方技术和 欧美学制.①武士道精神不是学习的西方的内容.④欧美生活方式起不到“增强了民族力量” 的作用. 故选 B. 14.“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 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 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 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 A.一党专政 独立与人权 B.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 C.多党执政 人权与法治 D.民主共和制 王权高于议会 【考点】H6:《权利法案》;HB:美国 1787 年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 【解答】为限制王权,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
机关.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美国独立战争后,在 1787 年颁 布宪法,确立了国会、总统、司法三权分立原则.依据题干“英国革命、新的政体”判断是 君主立宪制;依据“美国人、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判断是三权分立. 故选 B. 15.20 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 展变化,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是( ) A.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B.具有大国强权色彩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合作与对抗并存 【考点】LB: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LC: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O3:美苏争霸和两极 格局;OC:世界格局多极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一战后,列强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 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 分裂,实行冷战政策,1955 年,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 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加速发展. 【解答】据所学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下,大国作用都举足轻 重,也都体现了合作与对抗并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但有一点不同, 前两次世界格局都是通过世界大战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关系秩序建立起来的,而多极化趋势没 有经过世界大战,是通过和平手段而实现的变化. 故选 C. 二、识图题(共 6 分) 16.如图是一组不同时期的中国主要领导人照片,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长征中的毛泽东,在长征中他写了气势磅礴的诗词《七律•长征》。长征途中
在什么地方重新确立毛泽东为党的领导核心?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 思想? (2)图二是邓小平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南方视察的图片,请问实行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 所做出的重大决定?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3)图三被称为是“历史的握手”,这次“握手”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4)图四是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APEC 峰会期间的握手,请你为今天的中美两 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一条建议? 【考点】9P:遵义会议;AC:中共七大;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EC:中美建交; 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以确定毛泽东在党的正确领导地位和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会议为切入点, 考查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 (2)本题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 (3)本题以“历史的握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美建交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答】(1)依据“确定毛泽东在党的正确领导地位和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会议”可知, 1935 年 1 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5 年 4﹣6 月,中共 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定了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政 治路线,通过了新党章,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依据“邓小平南方谈话”可知,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 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 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依据“历史的握手”可知,1971 年 7 月,基辛格访华.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 中国.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 年 1 月 1 日,中国 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对当前两国关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上,中美有着共同的利益,也面对着共同的问题,中美应该在经济发展、反恐问题、环境保 护等问题上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发展. 故答案为:
分享到:
收藏